【摘要】新聞報道在大眾傳媒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不僅是傳播信息的主要方式,更是非語言信息的載體,如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力等,從而影響人們的判斷。筆者搜集2012年到2016年CNN中有關釣魚島事件的相關報道,自建小型語料庫,從評價的角度進行批評話語分析。以Wordsmith為研究工具,通過詞表功能對詞頻進行分析,通過關鍵詞檢索確定主題詞后對相關主題詞進行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CNN 語料庫 批評話語分析
一、引言
批評話語分析(CDA)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是由英國語言學家Fowler等人于1979年在《語言與控制》一書中提出的語篇分析方法。CDA主要關注公共語篇,如電視、廣播、報刊新聞、官方文件等,“旨在透過表面的語言形式,從語言學、社會學、心理學和傳播學的角度揭示意識形態(tài)對語篇的影響,語篇對意識形態(tài)的反作用,以及兩者是如何源于社會結構和權力關系又是如何為之服務的”。然而,由于批評話語分析對話語的解釋缺少充分且客觀的證據而一直說服力不夠大,語料庫語言學恰好能彌補這個缺陷,二者的互補結合使結果更具有說服力。
語料庫和話語分析的結合由Hardt Mautner(1995)首次提出。Stubbs,Piper等從高頻實詞、搭配的角度進行過相關研究。本文從批評話語分析的角度,搜集2012年至2016年CNN中有關釣魚島事件的相關報道自建小型語料庫,借助語料庫技術解讀CNN中對釣魚島的相關報道。
二、語料庫技術
語料庫,作為經驗數(shù)據的源點,被用于輔助調查以語言為中心的研究命題。語料庫技術包括詞叢、詞頻、搭配詞、索引分析、語義韻等多個方面。主題詞是新聞文本中的關鍵信息,高頻語言型式往往隱含著特殊的意圖,需要結合上下文理解。
1.詞頻。詞頻可以通過分析軟件自動提取,是語料庫基本的統(tǒng)計手段之一。詞頻表往往能幫助找到切入點進行研究,所以高頻詞往往是備受關注的焦點。但是,除了高頻詞本身,其左右共現(xiàn)的搭配詞同樣值得研究,因為搭配能夠展現(xiàn)這個詞的習慣性結構。
2.主題詞。將目標語料庫和參照語料庫進行對比,出現(xiàn)詞頻差異較大的詞,將這些詞提取出來,生成主題詞表進一步研究。統(tǒng)計主題詞時,參照語料庫并不是一個固定的語料庫,其大小、體裁、時間跨度等都需要依據研究目的而定。主題詞在批判話語中具有意義,因為研究者可根據主題詞提供的信息進一步解讀某種語言現(xiàn)象。
3.搭配。搭配的工作定義是:在某一語法型式下兩個或多個詞(特別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的反復共現(xiàn)。按照Firth的觀點,詞語搭配是一種意義方式,詞語搭配現(xiàn)象與類聯(lián)接有一定聯(lián)系。要了解一個主題詞,往往看它的搭配詞便能知曉一二。
4.索引分析。索引分析是語料庫語言學的核心,因為他可以讓我們看到文本中許多重要的語言型式。索引分析可以延伸到搭配分析、語義偏向和語義韻的研究。衛(wèi)乃興認為,語義韻并非指關鍵詞本身有多少積極或消極意義,而主要看其搭配詞是否具有某種語義特征。語義韻是將語言表達者的內在態(tài)度表示出來。
三、案例分析
本文搜集CNN中2012-2016總共40篇有關釣魚島的新聞報道文本,自建小型語料庫,總計3.5萬詞次。文本中共有35664個詞,其中有5296個不同的詞,可見CNN中關于釣魚島的報道信息較為集中,閱讀所需的單詞量不大。
本文首先對自建語料庫的詞頻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CNN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是China, Japan, Japanese, islands, Chinese等實詞,這些高頻詞反映出釣魚島爭端涉及中日兩個國家,主要圍繞一個島嶼進行的爭奪。
在關鍵詞的前20行索引中發(fā)現(xiàn),高頻詞中存在dispute,tensions等此類消極詞匯,表現(xiàn)出釣魚島一直處于緊張的局勢中。此外,前20行關鍵詞索引中出現(xiàn)senkaku較多的情況,senkaku是日本官方對釣魚島的稱呼。
進一步檢索senkaku和Diaoyu在庫中的使用情況,senkaku出現(xiàn)45次,Diaoyu出現(xiàn)86次。但在詞語出現(xiàn)的順序上,20行索引中有10次Diaoyu是以對senkaku補充的形式出現(xiàn),且Diaoyu的出現(xiàn)基本是跟中國相關的詞,如East China Sea,China等。命名與主權息息相關,報道中做出這樣的安排,其意識形態(tài)昭然若揭。
四、結語
本文運用語料庫結合CDA的方法分析CNN對釣魚島爭端的意識形態(tài),介紹并驗證了語料庫技術如何有效地運用到話語分析中。根據自建語料庫,確定Chinese,Japanese,Diaoyu,senkaku等詞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分析美國媒體的話語。在批評話語分析視角下,借助語料庫技術對大量語料進行分析,在量化的基礎上進行探討,發(fā)現(xiàn)媒體在信息傳播中意識形態(tài)的體現(xiàn)及策略。因此,讀者在新聞閱讀時要加強自身的批判閱讀能力,注意其中隱藏的意識形態(tài),解讀新聞報道背后的真相,做出正確判斷。
參考文獻:
[1]Sinclair.J.M.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濮建忠.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類連接、搭配及詞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6):428-445.
[3]衛(wèi)乃興.衛(wèi)乃興談語料庫語言學的本體與方法[J].語料庫語言學.2014(2):27-34.
[4]辛斌.語言、權力與意識形態(tài):批評語言學[J].現(xiàn)代外語,1996 (1):21-26.
作者簡介:張倩(1992-),女,安徽宣城人,浙江工商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料庫語言學、CDA、翻譯理論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