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源
摘要:播音主持人的工作需要不斷地實踐和學習,作為學生,要對播音主持有正確的理解才能夠在以后的崗位上有更為出色的表現(xiàn)。因此當前的學習首先要從文學修養(yǎng)方面進行理解,只有具備了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夠在節(jié)目當中表現(xiàn)得更加靈活,提升播音主持的鮮明性,要有不同的情感表達,讓自我魅力也能夠在其中顯現(xiàn)出來。文學修養(yǎng)是播音主持最為關鍵和重要的修養(yǎng),文章對文學修養(yǎng)對播音員主持人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對我們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文學修養(yǎng);播音員;主持人;重要性
播音主持的經歷和個人能力都是不斷積淀而來的,要不斷的積累提升才能在節(jié)目中有更好地表現(xiàn),其中文學素養(yǎng)是播音員主持人必備的素養(yǎng),只有對文化有更多地吸取和積淀才能夠使用較為豐富的語言去表達自我對節(jié)目的多方面理解。在吸收文化精華的過程中還要對語言的表達形式和表達內容進行豐富,注重文采,注重情感,能夠感染觀眾。
一、文學修養(yǎng)對播音主持人的作用
(一)汲取語言精華,蓄積語言力量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從多部文學作品當中進行了解和分析,每一個播音主持以及文藝工作者都需要使用自身不竭的源泉力量去熏陶和感染觀眾。例如,播音主持人的談吐和語言都可以在書籍中找到源泉,播音主持在一個節(jié)目中不僅僅是完成自己的信息傳達任務,更為關鍵的是屬于媒體在社會上的形象代表,肩上具有傳播文化的重任,因此從事物的多方面發(fā)展情況來看,播音主持在長期的工作當中不但要有自己的語言風格,還要有自我的語言特性。播音支持人要不斷地關注自己的精神財富,豐富的精神財富對于自我成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若是能夠誦讀經典,對不同的書籍和人物以及文化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那么語言上也會更加豐盈有力,不會出現(xiàn)干澀蒼白的現(xiàn)象,極大的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精神內在。
(二)強化語言表達的文采
語言是播音主持人信息表達的支柱,語言有一定的穿透力,更能夠把握住事物的主要屬性,力量無窮。播音主持在整個節(jié)目當中就是對一個事物不斷賦予生命的過程,可以對經典故事進行有利的傳送,還能夠細膩的觀察到觀眾的反應,在語言表達上更有層次感和清晰感。一個優(yōu)秀的播音主持人員面對受眾時,更需要自強不息,能夠聽懂觀眾的內心聲音,使用語言和文化去打動觀眾,去渲染情感,使觀眾、節(jié)目、播音主持融為一個整體。語言方面更有張力,更有色彩。文學素養(yǎng)的修煉能夠讓播音主持人不斷提升對節(jié)目的感受力,提升在節(jié)目上的嗅覺,迎合觀眾的訴求。優(yōu)秀的文化素養(yǎng)是語言表達的基石,更是觸碰心理聲音的線索,能夠融合更多的風格[1]。
二、播音主持人文學修養(yǎng)提升的途徑分析
(一)閱讀經典文章,積累文學知識
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學知識之間有著非常大的關聯(lián)性,知識的積累和文學作品之間更是緊密相連,因此播音主持人誦讀經典才能夠掌握文化的脈搏,了解歷史文化。若是從文化作品上來看,經典文學作品當中有更多的精神財富與文化內涵。拿出一本書籍,要了解怎樣去閱讀,怎樣去鑒賞。例如,學習詩詞的過程中,在詩詞當中有很多經典,更有豐富的內涵,要有更多的文學修養(yǎng)去展示。在閱讀古詩詞的過程中,只有不斷地沉淀才能夠更加用心的去讀書,這樣才能夠細細地品讀,以此了解更多的中華民族經典名著。每一部作品當中都有自己的不同特點,在節(jié)目當中有更多語言表現(xiàn)[2]。
(二)誦讀詩歌散文
文學作品的種類有很多,散文和詩歌以及小說等諸多的分類,因此詩詞歌賦的學習對于播音主持來講就像是精神上的一種水源澆灌。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能夠讓人受到多種情感上的渲染,和詩詞以及作者之間產生一種共鳴。在詩詞當中出現(xiàn)的名詞佳句很多,讓歷史沉淀更多的寶貴財富得以在節(jié)目主持當中保存下來,很多詩詞主持人都要熟背于心。小說的閱讀更需要增加,小說這種載體當中有很多生動的故事,故事曲折深入人心,更加體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背景。這種歷史觀的正確性判斷能夠讓主持人看待事物的觀點更加正確和直觀,更加成熟,讓文學作品在節(jié)目播音主持當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和效果。散文是一種融合知識、藝術以及思想的文章體裁,對人的思想和心理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讓人們的情感融入到字里行間當中,閱讀散文能讓播音主持人員有更高的思想深度,不斷地提升播音主持的藝術修養(yǎng)。例如,在節(jié)目《一站到底》當中,節(jié)目主持人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對于天文歷史知識都有較多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觀眾對主持人有全新的看待,并且對節(jié)目也產生更多的興趣[3]。
(三)古今中外,同時學習
在文學素養(yǎng)提升的道路上,要列舉出不同的類別,國外文化的精髓也要更多的汲取,作為播音主持人員在自我視野上更需要不斷的拓寬,了解西方經典名著,汲取經典文化的精髓,例如,誦讀雨果和普希金以及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和我國經典文學作品之間形成對比,對中外的文學有更深入地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我的視野得到拓寬,才能夠在主持節(jié)目中侃侃而談,才能夠列舉出更多的文化案例,才能夠讓觀眾對不同的節(jié)目有不同的理解[4]。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文學修養(yǎng)對播音員主持人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文學修養(yǎng)能夠讓播音主持人在節(jié)目中有更加生動的表現(xiàn),還能夠傳播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樹立起播音主持人良好的形象,由此打動觀眾。但是文學素養(yǎng)的積累還需要時間,需要沉淀,厚積薄發(fā),形成獨特的節(jié)目風格和語言風格,給觀眾帶去不一樣的感受,深深的打動群眾、感染群眾。
【參考文獻】
[1]姚麗勤.文學修養(yǎng)對播音員主持人的重要性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21):162-164.
[2]孟慧娜.基層播音員在“走轉改”中的聲情并用——2012年度河南省播音主持獲獎作品《高速路上寫大愛》播音創(chuàng)作體會[J].西部廣播電視,2014(14):130.
[3]王怡璇.論廣播播音主持人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J].西部廣播電視,2016(03):130.
[4]王紅英.淺談播音主持的文化價值與藝術魅力[J].神州(下旬刊),2016(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