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有了更高更嚴的要求,教師要在教學中取得更高的教學成效來完成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任務。那么閱讀教學作為教學內(nèi)容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應分析好教學環(huán)境,更加針對性地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開展好閱讀教學活動。并且閱讀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技能,在幫助初中生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提升閱讀技能方面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運用有效策略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從小學升入到初中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然而又面臨著三年之后的中考,作為傳統(tǒng)主要科目的語文在中考成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初中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階段,而閱讀在教學與考試中占有極大的比重,從某種意義來說,閱讀學習的成效直接關系到語文整體學習的成效。而在小學語文閱讀學習中,學生接觸到的文章或素材都是比較淺薄的,而進入初中后,由于學業(yè)難度的增大,自然在閱讀方面也有一個較大的飛躍。所以在初中階段的閱讀學習中,學生遇到了不小的難題,使得教師的教學成效與教學目標難以達成。
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是一次挑戰(zhàn)也是一次機遇,所以在這場改革浪潮中,教師要借助各方力量優(yōu)化教學模式,運用有效的策略組織好閱讀教學活動,那么我將從以下幾方面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一、 更新教學觀念
新課程改革猶如一場風暴席卷課堂,最先刮起旋風之處就是教學觀念。教學觀念作為指導教學活動的精神指示,掌握著教學前進的方向,自然也就是決定課堂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所以要改變以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不佳的窘境,首先就必須更新教學觀念,使教學觀念能夠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培養(yǎng)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人才。過去的教學中,是培養(yǎng)考試型人才,希望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解決考試中的難題。而現(xiàn)在,是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不拘泥于通過考試,而是能夠利用知識進行實踐,解決實際的問題,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與學習都至關重要。所以教師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qū)⒗碚撝R用以實踐。那么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互動,給學生實踐的機會。比如在教授《桃花源記》的時候,教師教學生理解文中的美景,那么現(xiàn)在可以要求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描繪一幅屬于現(xiàn)代的“桃花源”,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得以實際運用,并加深記憶。
二、 進行生活化教學
我們常說的:“知識是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那么對于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也是如此,學生所學習到的閱讀知識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而又由于閱讀知識具有一定的理論性與抽象性,使得其在某種程度高于生活實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一定的策略,讓學生的閱讀學習變得更加生活化,能夠獲得更高的教學成效。我認為要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現(xiàn)生活化最為可行的方法就是進行情境式教學,將特定的生活情境有機融合到閱讀教學中,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進行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保持閱讀的激情。比如在教授《裝在套子里的人》的時候,教師可以舉出生活中與其相似的人群,比如墨守成規(guī)不思創(chuàng)新的工作者、保守謹慎的頑固派都是“裝在套子里的人”,幫助學生理解好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閱讀能力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僅僅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是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很高的成效。并且語文是一門與生活積累息息相關的學科,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抽出時間進行閱讀,并且對閱讀充滿一定的興趣。同時從本人以往的經(jīng)驗來看,學生積累知識提升能力的場所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所以在課堂以外,教師要抓住機會,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在每天的學習之余,還能有部分富余的時間來做其他的事情,那么初中語文老師就要抓緊這個機會,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從而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文學內(nèi)容,提升文學素養(yǎng),鍛煉閱讀能力。由于教師可以組建一個家長微信群,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閱讀的書籍,由家長購買或借閱,還可以借助家長的力量進行監(jiān)督。
四、 加強課外補充學習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材上有限的知識已經(jīng)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利用有效的手段做好教學內(nèi)容的補充將是提高教學成效的一個重要途徑。并且在當前的大背景下,要求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所以適當?shù)匮a充課外的知識,是使學生得以長遠發(fā)展的保障。然而過去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輔助工具相當有限,補充其他教學內(nèi)容比較困難,而現(xiàn)在多媒體技術十分便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系統(tǒng)直接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補充。比如在某些單元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列舉相似的文章或者同一個作者的作品進行對比閱讀,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直接將文章通過多媒體系統(tǒng)進行放映,并且可以利用激光筆直接在一旁批注,幫助學生獲得課堂內(nèi)難以獲得的知識。
結(jié)語
以上是本人的淺薄見解,總而言之,運用有效的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成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幫助初中語文順應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在學習中有必要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與閱讀技能,使得自身成為新時期的可造之材。由于教師是課堂的主要建設者,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仔細研究、大膽實踐,摸索出最適合自己與學生的教學模式,切實提升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曹明海,陳秀春.語文教育文化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
[2]孫開仁.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拓展遷移訓練[J].教學與管理,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