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奎亭,李勇勤,孔垂輝,陳家起
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
高奎亭1,李勇勤2,孔垂輝2,陳家起3
采用德爾菲法構建包含編輯出版國際化、辦刊質量國際化等2個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和17個三級指標在內的中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權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綜合采用理想解法、秩和比法的評價原理與方法,以16種體育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指標值與最優(yōu)值的相對接近程度值Ci及其對應的概率單位值Y分別為因變量與自變量,估計我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水平線性回歸方程,并對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的國際化水平進行實證評價。結合RSR法合理分檔規(guī)則,將我國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分成國際化水平優(yōu)、良、中等和差4個檔次,其中,《天津體育學院學報》和《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國際化水平相對較高,Ci值超過0.5。研究結果旨在促使期刊編輯部能夠正視自身在國際化道路上存在的問題,并能及時尋找有針對性的措施,助力中國體育學術期刊積極“走出去”,將中國優(yōu)秀學術研究成果推向世界,進而為提升我國國際學術話語權做出貢獻。
體育期刊;國際化;評價;熵權法;理想解法;秩和比法
學術期刊作為研究成果發(fā)布和學術交流的重要載體,其出版內容與國際影響力關乎國家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術核心競爭力和國際話語權[1]。然而,受語言、國內期刊辦刊體制機制、國際競爭環(huán)境等因素的制約,我國學術期刊國際化仍面臨重大挑戰(zhàn)。
中國體育學術期刊是我國體育科學研究成果展示的最主要平臺,是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載體。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就是讓中國的體育學術期刊“沖出國門,走向世界”,積極融入到國際體育信息交流之中,讓世界看到我國優(yōu)秀體育科學研究成果,為提升我國體育科學研究國際話語權、推動我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和發(fā)展做出貢獻。沒有評價,就沒有科學的決策與管理,進而就不會有科學的發(fā)展,任何評價的前提和基礎是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學術期刊國際化同樣如此。目前,能搜集到的相關研究僅有《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分析》《上海市139種學術期刊國際化(國際化顯示度)試評價結果》和《科技期刊國際化程度評價指標和方法》3篇文章,對學術期刊國際化評價進行了初步探討。總體而言,國內關于學術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的研究尚顯薄弱,這將不利于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化發(fā)展。
基于此,本研究嘗試采用德爾菲法,遵循系統(tǒng)性、科學性、可測性以及定性與定量綜合評價的原則,按照“綜合評價指標→分類評價指標→單項具體指標”的設計思路,以中文體育學術期刊為實例,構建學術期刊國際化的評價指標體系,并綜合采用熵權法、理想解法、秩和比法的評價原理與方法,對16種體育核心期刊進行實證研究。
研究以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為研究對象,對我國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進行實證。
1.2.1 熵權法(Entropy) 用于計算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熵是反映信息無序化程度的一個度量值,其值越小,系統(tǒng)的無序度越小,反之則越大。基于熵這一原理,將熵引入到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指標權重的計算中來,通過采集數(shù)據(jù)形成數(shù)據(jù)序列,并計算該數(shù)據(jù)序列的熵,通過數(shù)據(jù)序列的變異程度來確定各指標在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中的權重值[2-3]。
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涉及國際化初期、中期以及國際化成熟期多個階段,不同階段的不同評價指標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各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也應該是處于變動的。因此,選取熵權法計算權重能較好地體現(xiàn)出不同時期各個指標權重系數(shù)的變化。
1.2.2 理想解法(Topsis) 用于對所有評價指標數(shù)值排序。Topsis法,又稱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是一種多屬性決策方法,其基本計算步驟詳見下文具體實證部分。
1.2.3 秩和比法(RSR) RSR法是在一個N行(N評價對象)M列(M個評價指標)矩陣中,通過秩轉換獲得無量綱的統(tǒng)計量RSR,以RSR值對評價對象的優(yōu)劣進行排序或分檔排序[4],其基本計算步驟詳見下文具體實證部分。Topsis法不能進行合理的分檔,且易受測量值中異常值的干擾,RSR法可以較好地彌補其現(xiàn)存的不足。同時,Topsis法又較好地彌補了RSR法在對指標進行非參數(shù)轉化的過程中造成的原始信息量損失的缺陷,二者結合使用效果最佳。
1.2.4 德爾菲法(Delphi) 主要用于評價指標的遴選與確定。本研究專家選擇依據(jù)“權威性和代表性”相結合的原則,從體育學期刊編輯部、高校、國內知名期刊評價機構等選取熟悉期刊工作流程,精通評價、期刊評價過程,且熱心并支持本課題研究的具有高級職稱的高校期刊作者、期刊編輯部主任、社長、編輯和期刊評價人員21人,其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遴選專家基本情況一覽表
(1)專家的積極性。本研究進行了2輪專家函詢,均采用“E-mail問卷填寫”的形式,對回收的問卷進行詳細的整理、統(tǒng)計,2輪問卷調查21名專家均進行了仔細填寫,有效回收率均為100%。
(2)專家的權威程度(Cr)。在專家問卷填寫的最后部分,要求各位專家對自己進行問卷填寫的“判斷依據(jù)(Ca)”以及“熟悉程度(Cs)”進行評判,并據(jù)此對專家的Cr進行計算賦值量化。根據(jù)對各位專家的量化打分以及求值公式:
對本次遴選專家的權威程度進行量化求值。計算結果顯示,2次問卷填寫的專家權威系數(shù)分別為0.757 7和0.790 5。根據(jù)“專家權威系數(shù)不低于0.7”的基本原則,斷定本研究所選取的專家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3)專家意見的協(xié)調系數(shù)( )反映了不同專家意見的一致性,也是咨詢結果可信程度的指標[5]。協(xié)調系數(shù) 的計算公式:
式中:dj為j方案等級和與全部方案等級和的算術平均值之差,;n為方案數(shù);m為專家總數(shù)(下同)。值介于0~1之間,值越高表明專家意見越趨于一致。經(jīng)過計算,2輪問卷咨詢的專家意見協(xié)調系數(shù) 分別為:0.39(P>0.05)和0.54()。專家意見協(xié)調程度的統(tǒng)計顯著性水平一般規(guī)定為小于5%,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則可以認為評價指標遴選結果是可取的,即表明專家組意見隨機協(xié)調的概率越大,最終選定的指標可信。
(4)專家咨詢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對第2輪專家問卷選擇采取克朗巴赫α系數(shù)法進行信度檢驗。結果顯示,三級指標的信度分別為0.900 3,0.845 2和0.821 3。根據(jù)信度系數(shù)在0.9以上問卷信度較佳,信度系數(shù)在0.8以上問卷可以接受的準則[6],據(jù)此得出最終確定的中國體育學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問卷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
2輪專家對“問卷結構效度、內容效度”的評判分別為0.853和0.887,斷定專家一致認為所設計問卷具有較好的效度。
在查閱現(xiàn)有期刊國際化研究文獻的基礎上,遵循“系統(tǒng)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可測性原則以及定性與定量綜合評價”的原則,按照“綜合評價指標→分類評價指標→單項具體指標”三步曲的設計思路,逐層搭建中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j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頒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和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lián)合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見》中,關于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化的基本要求以及同方(知網(wǎng))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汪新紅在有關期刊學術會議上關于《學術期刊出版?zhèn)鞑デ把赜^察》的講稿,結合專家深度訪談以及課題組反復討論,初步擬定了《中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評價初級指標體系(草案)》。為了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以準確評價中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水平,研究期間,與中國科技文獻評價研究中心副主任伍軍紅老師進行了2次面對面的深度訪談;課題組成員在參加期刊培訓學習班時,專訪了同方(知網(wǎng))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汪新紅,專訪了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首席學科帶頭人,情報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南京大學信息技術開發(fā)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副主任蘇新寧教授;借參加第十一次全國體育學術期刊編輯研討會之際,專訪了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司長、原中國奧委會秘書長史康成教授,以及中國知網(wǎng)、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副社長肖宏編輯,《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王子樸教授。專家訪談為評價指標的篩選、確定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jù)。同時,還走訪了國內國際化學術期刊編輯部主任和知名編輯。
為了進一步對所構建的《中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草案)》進行修正,提高指標的準確性與代表性,以準確評價中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水平,研究進行了2輪專家問卷咨詢。根據(jù)各位專家的修改意見,課題組進行了討論,最終根據(jù)“指標的代表性以及可操作性”這一重要原則對指標體系做出相應的調整。在第2輪專家咨詢的同時,要求專家對《中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二輪)》所設計的指標按照合理程度(劃分為很合理、合理、一般、不合理和很不合理5個層次)的不同進行評判,然后對專家評判進行賦值計算(根據(jù)合理程度的依次遞減對應賦值5~l分)。根據(jù)得分以及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最終確定《中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終表)》(見表2)。
表2 中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
最終評價指標體系包含編輯出版國際化、辦刊質量國際化等2個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和17個三級指標,其中載文選題國際化、編輯水平國際化、版式設計國際化、英文翻譯、合作出版國際化、網(wǎng)絡數(shù)字化出版指標為定性指標,其數(shù)據(jù)的獲取采用“專家評定”的方式。2016年3月,邀請5位專家對16種核心期刊的以上指標進行打分(每個指標的滿分賦值是1分,專家根據(jù)對各個期刊的審查進行主觀判斷,分別對16個期刊的6個定性指標給出介于0~1之間的分值,最終對所有指標數(shù)值通過Topsis法進行歸一化處理,進而消除各指標量綱不同對評價結果帶來的影響),最終選取5名專家每個指標打分的平均值作為該期刊該指標的評價值。其余指標均為定量指標,通過編輯部電話咨詢、編輯部官方網(wǎng)站信息瀏覽、CNKI數(shù)據(jù)庫信息查詢、《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15年第13卷》公布的相關數(shù)據(jù),國際影響力指數(shù)、國際影響因子、國際他引頻次3個指標數(shù)據(jù)由中國科技文獻評價研究中心提供(見表3)。
(1)構造評價指標的判斷矩陣R:
式中:i對應評價對象;j對應評價指標;R即為第i個期刊的第j個指標所對應的評價值(下同,見表3)。
(2)對判斷矩陣R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歸一化判斷矩陣R′=(Yij)nm。除“國內權威排名”這一指標之外,各評價指標均為正向指標,即數(shù)值越大越好,因此,計算公式為:
式中:Xmax為第j個指標所有期刊評價值中的最大值;Xmin為第j個指標所有期刊評價值中的最小值。而“國內權威排名”這一指標數(shù)值越小代表質量越高,因此,屬于逆向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表3 16種中文體育學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數(shù)值一覽表
式中:Xij,Xmax,Xmin表示同公式(3)。根據(jù)公式(3)(4)計算歸一化矩陣Yij如下:
(3)計算第j個評價指標的熵Hj,計算公式為:
式中:n為評價指標數(shù)。
式中:Yij為第i個期刊的第j個指標所對應的歸一化后的評價值。
(4)計算第j個評價指標的熵權系數(shù)wj,計算公式為:
式中:m為方案數(shù),本例中即為被評價的期刊數(shù);Hj表示第j個評價指標的熵,計算所得的熵權系數(shù)即為權重。
根據(jù)Entropy法以及公式(3)~(7),求得17個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W(見表4)。
表4 16種中文體育學術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指標熵權W一覽表
3.3.1 建立數(shù)據(jù)矩陣A 建立各評價指標的數(shù)據(jù)矩陣A,即搜集獲取所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的17個評價指標的具體、真實數(shù)據(jù)值(見表3)。
3.3.2 建立歸一化矩陣Z 由于所選取的各評價指標代表期刊國際化的不同角度與側面,各指標間數(shù)據(jù)存在不可比性,因此,為了實現(xiàn)評價的目標,需要對17個指標數(shù)據(jù)進行歸一化處理,進而消除各指標量綱不同對評價結果帶來的影響,歸一化處理公式:
式中:i=1,2,3,…,16;j=1,2,3,…,17。按照上述計算步驟以及計算公式(8),求得16種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指標歸一化矩陣Z如下:
3.3.3 建立加權數(shù)據(jù)矩陣Z′根據(jù)3.2中對17個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進行的賦權計算,所求得的各指標權重向量為ω=(0.106 9,0.078 2,0.063 6,0.050 9,0.061 3,0.040 9,0.049 6,0.051 7,0.036 9,0.031 4,0.054 1,0.057 6,0.068 1,0.054 4,0.054 3,0.053 4,0.0869)。加權數(shù)據(jù)矩陣Z′為歸一化矩陣Z與各指標權重系數(shù)ω的乘積,即:
3.3.4 確定理想解X+和負理想解X-依據(jù)Topsis法的基本理念以及加權決策矩陣Z′,求得我國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指標數(shù)據(jù)矩陣中理想解X+和負理想解X-分別為:X+=(0.052 7,0.022 4,0.052 9,0.014 0,0.016 0,0.011 1,0.013 1,0.014 4,0.010 1,0.015 1,0.013 9,0.030 8,0.028 2,0.031 6,0.032 1,0.032 5,0.042 5);X-=(0.000 0,0.009 5,0.000 0,0.010 9,0.014 2,0.008 5,0.009 3,0.011 2,0.008 3,0.004 4,0.012 8,0.008 0,0.001 8,0.002 7,0.000 0,0.002 9,0.000 0)。 其 中 ,
3.3.5 計算di+和di-di+、di-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i=1,2,3,…,16;j=1,2,3,…,17; 為第i個期刊的第j個指標所對應的加權值; 為第j個指標所對應的理想解; 為第j個指標所對應的負理想解。據(jù)此計算di+和di-數(shù)值見表5。
3.3.6 貼近度Ci值的計算,并進行排序 根據(jù)公式
式中:i=1,2,3,…,16。計算我國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指標值與最優(yōu)值的相對接近程度值Ci,其值在0~1之間,越接近1,表示該期刊國際化程度越高。并據(jù)此對我國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進行評價排序(見表5)。
表5 我國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Ci值及排序一覽表
(1)通過Topsis法計算得出的相對接近程度值Ci與RSR法中的秩和比值類似,取值都介于0~1,因此,將我國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Ci值替代RSR值進行排序。根據(jù)Ci值從小到大排序,列出不同組段的頻數(shù)(f)、累計頻數(shù)(f(R)↓),再計算出累計百分率P(R/n)%,然后對照《百分數(shù)與概率單位對照表》找出所對應的概率單位值(Y)[7](見表6)。以Ci為因變量、Y為自變量估計回歸方程,其中k=16,r=0.981,P=0.000<0.001,表明自變量Y對因變量Ci的影響顯著,同時r2=0.963(判定系數(shù)r2用來判斷回歸方程的擬合程度,表示擬合直線能多大程度上反映因變量的波動,r2越接近1表示擬合程度越好,一般認為大于0.8即可認為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比較高),求得回歸方程為Ci=-0.248+0.116Y。方差分析結果顯示,F(xiàn)=361.424,P=0.000<0.001,表明本研究所求得線性回歸方程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6 16種期刊Ci值對應的概率單位值一覽表
(2)根據(jù)秩和比法所提出的最佳分檔原則,結合合理分檔數(shù)表[8],對我國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Ci值進行分檔,經(jīng)反復檢驗、測試最終將其劃分為4檔(見表7)。
表7 分檔結果一覽表
結合RSR法合理分檔規(guī)則,將我國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分成國際化水平優(yōu)、良、中等和差4檔。經(jīng)Levene分析法進行方差齊性檢驗,其中 =4.470,P(Sig.=0.664)>0.05,表明各檔間方差一致性良好;方差分析F=36.994,P=0.000<0.001,表明各分檔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認為將我國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分成國際化水平優(yōu)、良、中等、差4個檔次符合分檔要求,分檔有效。
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涉及的面比較寬泛,用于評價其國際化水平的指標不局限于本研究所選取的2個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和17個三級指標。除此之外,還有期刊自主網(wǎng)絡化出版比率、H指數(shù)、國際訂閱數(shù)量、轉載率、國際傳播、國際下載頻次和瀏覽情況、國際5年影響因子等。本研究在進行指標選取時堅持“系統(tǒng)性、科學性、可測性、定性與定量相綜合”的基本原則,緊緊圍繞目前我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的現(xiàn)實狀況進行遴選。目前,我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程度較低,部分反映國際化水平的指標數(shù)值較低,甚至為0,如“語言國際化指標”。眾所周知,語言國際化指標是期刊國際化的重要指標之一,然而目前大陸體育學期刊除《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JSHS)》外均為中文出版,期刊間的區(qū)分度不大,即使納入評價指標體系,也將難以體現(xiàn)差異。隨著各個編輯部對期刊國際化重視程度的提高,國際化水平的逐步提高,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指標體系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完善,這也是本課題組將一直關注的問題。
本研究劃分的國內體育學期刊國際化水平是一種相對水平,是基于目前國內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的現(xiàn)實水平,各期刊之間的相對水平,隨著各個期刊國際化道路的逐步深入與邁進,各水平的指標值是處于動態(tài)變化的,而非一成不變的。
依據(jù)表6的排序與分檔結果可以看出,目前《天津體育學院學報》(Y=7.144 4,Ci=0.564 8)《北京體育大學學報》(Y=6.532 8,Ci=0.542 1)的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Ci值均遠遠超過0.424 8的分檔線。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注重國際編委會的作用,積極吸引國際體育學知名專家學者,如吉力立(美國)、周石(澳大利亞)、Stuart J.H.Biddle(英國)、Ian P.HENRY(英國)加入期刊編委會。歷年來,十分重視國際稿件的刊載,自2000—2014年,幾乎每年都會刊載1~2篇英文文獻,雖然數(shù)量較少,但是持續(xù)性較好。同時,注重載文選題與國際化體育研究前沿接軌,并有著較高的辦刊質量和社會關注度。《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天津體育學院學報》影響因子在體育學排名中多次名列前2位。此外,積極尋求國際出版平臺,目前期刊已經(jīng)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等多家國際知名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收錄,對于其國際影響力提高有著較好的促進作用。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亦十分注重國際編委會的建設,編委會成員中的國際編委包括高俊雄(臺灣)、KANDO KOBAYASHI(日本)、OLEG MATYTSIN(俄羅斯)、TONY.A.MOBLEY(美國)、WALTER TOKARSKI(德國)和STEVEN N BLAIR(美國),是目前國內中文體育學期刊中國際編委最多的。其次,十分注重國際前沿選題的組稿工作,在2012—2016年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圖書館發(fā)布的“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yōu)秀學術期刊”中,《北京體育大學學報》連續(xù)5年摘得“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的殊榮,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其國際影響力狀況。
根據(jù)劃分原則,《山東體育學院學報》《體育科學》的Ci值也超過了0.424 8的分檔線,劃入“優(yōu)秀”行列;《上海體育學院學報》《體育學刊》等5種期刊劃入到“良好”行列;《中國體育科技》《沈陽體育學院學報》等5種期刊劃入到“中等”行列;《體育與科學》《體育文化導刊》在國際化評價中相對處于較弱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期刊國際化的理念較弱,編委會成員中沒有國際編委成員,載文與國際接軌程度不高,不注重在國際環(huán)境中的宣傳。此外,《體育文化導刊》是目前我國16種體育學核心期刊中唯一沒有使用國際普遍采用的投稿-審稿系統(tǒng)的期刊,且期刊版式設計缺乏國際化元素,甚至缺少基本的英文摘要,是制約其國際化程度的重要原因所在。
研究采用Delphi法,構建了一套包含編輯出版國際化、辦刊質量國際化等2個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和17個三級指標在內的中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綜合利用Entropy法對各評價指標進行賦權量化,融合TOPSIS法與RSR法的評估優(yōu)勢,將多個評價指標綜合,以16種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評價指標值與最優(yōu)值的相對接近程度值Ci及其對應的概率單位值Y分別為因變量與自變量,估計我國體育學術期刊國際化水平線性回歸方程:Ci=-0.248+0.116Y(k=16,r=0.981>0.975)。結合合理分檔規(guī)則,將我國16種中文體育核心期刊國際化水平分成優(yōu)、良、中等和差4個檔次,提高了統(tǒng)計分析的效能,進而確保了評價結果的客觀、準確。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和《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國際化水平相對較高,Ci值超過0.5,而《體育與科學》《體育文化導刊》目前國際化水平較弱。排序和分檔旨在促使期刊編輯部能夠正視自身在國際化道路上存在的問題,并能及時尋找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提高自身的辦刊水平與質量,助力中國體育學術期刊積極“走出去”,進一步提高國際影響力,將中國前沿體育學術研究成果推向世界,進而為提升我國國際體育學術話語權做出貢獻。
[1]中國學術文獻國際評價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2016)[R].北京:《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2016.
[2]楊茂,宋偉.基于熵權法的河南糧食生產(chǎn)方式轉變指標權重研究[J].河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3,47(5):629-633.
[3]趙新好,姚安林,史爽,等.基于熵權屬性識別理論的管道第三方破壞可能性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1,21(4):71-77.
[4]李國,馬德森,孫慶祝.第30屆奧運會女子籃球項目參賽球隊技術統(tǒng)計的RSR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3,49(3):43-50.
[5]王春枝,斯琴.德爾菲法中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方法及其應用研究[J].內蒙古財經(jīng)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9(4):94.
[6]蘇俊.四川省衛(wèi)生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四川:四川大學,2007:21.
[7]高奎亭.體育公共服務水平評價ETR模型構建與實證[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5,2(6):17-21
[8]田鳳調.秩和比法的應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5.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Sports Academic Journals
GAO Kuiting1,LI Yongqin2,KONG Chuihui2,CHEN Jiaqi3
(1.Dept.of PE,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Hebei,Qinhuangdao 066102,China;2.Eiditor Board,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3.Dept.of Sport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index system,this study used the Delphi method to construct two first-level indicators,includ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itors and publishing,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publication,and four second-level indicators,17 third-level evaluation indica?tors,using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each index.And then used the ideal solution method and rank sum metho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value of Ci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bability unit Y of 16 kinds of Chinese sports core journals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index value and optimal value respectively Dependent variables and independent variables,we estimated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sports academic journals in our country,and conducted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16 kinds of Chinese sports core journals.Finally,combined with the RSR method,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16 kinds of Chinese sports core journals was divided into international level,excellent,medium and poor,among them,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Journal of Tianjin Sport University,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is relatively high,and the value of Ci is more than 0.5.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imed to promote the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to face up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oad,and can find timely and targeted measures to help China's academic journals actively“going out”to China's outstanding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to the world,And then to 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discourse to make a contribution.
journals in sports field;internationalization;evaluation;Entropy;RSR;Topsis
G 80-05
A
1005-0000(2017)03-190-06
2017-01-15;
2017-05-11;錄用日期:2017-05-1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3BTY022);河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SQ171134)
高奎亭(1987-),男,山東濰坊人,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人文社會學;通信作者:李勇勤(1957-),女,山東濟寧人,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體育人文社會學、期刊編輯學。
1.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體育系,河北秦皇島066102;2.《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編輯部,北京100084;3.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江蘇南京210046。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7.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