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玥
語文閱讀的關鍵是對文本的理解和挖掘,讓學生從中受到思想的啟迪和情操的培養(yǎng),并形成閱讀的習慣和技能。閱讀教學是語文課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學習語文的方式和途徑。為此,教師要根據(jù)語文新課標的要求,按照“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閱讀情趣和習慣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注重學生閱讀體驗,讓學生合作交流”等方面去做。為此,語文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并有效指導學生學習,從而提升閱讀教學實效,發(fā)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一、讓學生對閱讀內容感興趣
有很多教師很困惑,究竟該如何讓學生保持持久的閱讀興趣呢?這其中的關鍵還是要從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等方面入手。小學生天生對周圍的世界感興趣,小事情或者是不起眼的事物,都能引發(fā)他們的興趣。為此,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進入他們感興趣的世界。
比如,聽一位教師講《秋姑娘的信》,這位教師是這樣談話引導學生的:“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秋姑娘長什么樣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見見她。”學生就很好奇,有的說秋姑娘長得很漂亮,是金黃色的,也有學生說秋姑娘就是秋天的美景等。而老師卻笑而不答,并跟學生說:“我們一起來學《秋姑娘的信》,看一看秋姑娘是誰,說了些什么?!比缓箝_始本課的學習,這樣學生對文本就產(chǎn)生了閱讀興趣。如果教師一上來就讓學生翻開課本,直接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學生就沒有興趣,而是將其當成了一種任務,這顯然與學生的發(fā)展不相符合。
要讓學生對閱讀內容感興趣,我們剛開始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精心設計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閱讀興趣,就能提升閱讀的效果。在后期的閱讀教學中,我們提出與課文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再進行文本的深入閱讀,讓學生保持持久的閱讀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展示。
二、對于細讀的內容重點指導
細讀是閱讀的一種方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采用。對文本的細讀,主要是為了把握文章主要思想,挖掘其深層次的內涵,特別是作者情感和寫作技巧。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細讀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做好兩點:第一,就是要從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對文本的細讀,應整體把握文章的線索以及作者的情感等,而不能斷章取義,否則沒有理解內容,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閱讀。例如,學習《將相和》這節(jié)課的時候,學生在確立文章主旨的時候出現(xiàn)了偏差,有的學生告訴我廉頗心胸狹窄,認為廉頗做得不好等。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只讀了一半就忙著去解決問題。特別是剛開始,文章講到藺相如的功勞大,廉頗妒忌他,導致兩人不和。而后來寫什么,學生根本沒看,就認為自己已經(jīng)理解文章了。第二,就是要品味細節(jié)。語文課本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和用詞,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從而去理解文章的真正內涵以及寫作藝術等。例如,對于“僧敲月下門”這句詩的理解,我們關鍵還是要對“敲”字的用法進行理解,思考為什么用“敲”而不用“推”等問題,讓學生思考語言的巧妙之處在什么地方。這些都是值得品讀與思考的內容。我們只有讓學生在讀中去思考,在讀中去解決疑惑,才能讓學生真正讀懂文本,提升閱讀的實效。
三、對于閱讀難點要注重策略
要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教師采取的方法是非常關鍵的。為此,教師要理解新課標的要求,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入手,采用有效的方法,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fā)揮。
為此,可以從三方面入手:首先,教師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提升閱讀教學實效。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閱讀情趣和習慣的培養(yǎng),注重閱讀體驗,讓學生合作交流等,有根據(jù)地制訂相關的策略,把握好閱讀重點,突破閱讀難點,從而實現(xiàn)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其次,教師要采用靈活的閱讀方法,只有閱讀方法得當適合學生,才能突破難點。很多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教學手段和閱讀方法上需要改變,要采取多元化的閱讀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突出解決閱讀難點內容,讓閱讀更高效,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最后,教師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能夠調動學習閱讀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等。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對于他們在閱讀中遇到閱讀的難點,可以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與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等;不能解決的,可以由教師引導,直到他們能夠真正理解課文,這樣閱讀難點才能得以突破。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才能讓知識和能力得到提升,這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和途徑之一。而閱讀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面臨的問題,教師要研究教學的新方法,而學生則需要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建立閱讀信心,并形成閱讀的能力,這樣我們的閱讀教學實效才能得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得到進一步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