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梅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除了少數(shù)病態(tài)的人之外,社會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種對于自尊、自重和來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边@一闡述表明,尊重需要是社會中一切健康人所具有的一種心理需要。幼兒是社會的人,因而,他們有一種對于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毒V要》中指出:“尊重幼兒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應從根本上關心、熱愛和尊重每位幼兒。作為教師,在新課改理念下如何找準適當?shù)那泻宵c,把尊重幼兒自覺內(nèi)化為教育行為,我以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深刻領會,全面了解
眾所周知,自尊心在人的成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尊重幼兒首先應象保護自己的眼睛那樣,保護幼兒的自尊心,特別是關注那些發(fā)展緩慢的幼兒,多給他們積極的鼓勵和期望;尊重幼兒還應尊重幼兒的個性,由于每個孩子的心理素質(zhì)不同,生長環(huán)境有別,因而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我們不僅要尊重幼兒的個性還要想方設法發(fā)展幼兒的個性,同時,幼兒期是自我意識開始形成的時期,他們看問題的方法和角度往往是成長所始料不及的,對成人的“擺布”也常常不愿或抗拒,可見,尊重其意愿也是尊重幼兒的重要方面。當然,尊重幼兒的內(nèi)涵遠非這些,我們一方面應深入學習理論知識,把握其深刻含義,另一方面,應善于觀察幼兒,全面了解每個孩子的能力、水平、興趣、習慣等,知道他們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傊?,應把幼兒看成一個個獨立的人,有自尊、有思維、有人格的發(fā)展中的人。作為尊重幼兒的前提,二者缺一不可。
二、舉止言行中尊重幼兒
1.蹲下來面對孩子
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態(tài)度民主,尊重幼兒意愿,遇事常和幼兒商量,孩子就會保持良好的情緒,活動主動積極,與教師關系密切;反之則退縮,沉默,情緒低落,甚至表現(xiàn)出逆反心理。因此,一日活動中,教師應放下架子,蹲下來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與他們一起活動,和他們同玩共樂,與他們促膝談心,為他們排憂解難,與孩子相處時應多說:“想想看,你肯定會的”、“你真了不起”、“試試看,你能行”、“失敗了不要緊,咱們在想想辦法”等,而忌說:“xx你趕快到那邊去,否則……”,“我叫你干什么的,你長耳朵了嗎?”等等,讓孩子感到老師是信任我的,喜歡我的,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
2.慎重評價幼兒
心理學研究揭示,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水平仍處于低級階段,他們還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或他人,成人尤其是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幼兒自我概念的建立。因此,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應以正面評價為主,用發(fā)展的眼光評價幼兒,多進行縱向比較,讓孩子和自己的過去比,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閃光點,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希望的,在教育過程中充分運用羅森塔爾效應,這對幼兒的發(fā)展有很大裨益。
3.公正處理幼兒之間的糾紛
由于幼兒心理發(fā)展不成熟,缺乏交往技巧,幼兒間的糾紛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正確認識,冷靜處理。決不可動輒發(fā)火,厲聲呵斥或憑主觀推斷偏袒一方,或不分青紅皂白各大五十大板,而應弄清事實真相,容許幼兒爭辯,引導他們辨別是非,學會解決沖突的技巧,例如;我班的李x小朋友,一向攻擊性較強,一次又有幼兒告狀,李x把王x打哭了,李搶著申辯:“他打樊x的!”這時教師如不冷靜,很可能沖著李就是一頓訓斥,后來我經(jīng)過了解,原來王x欺負了弱小的樊x,李屬義氣相幫,通過引導李不但主動承認自己的不是,還想出了妥善解決的辦法,就這樣,漸漸讓孩子學會了許多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學會了自尊和尊重他人。
三、解放兒童
解放兒童是指遵循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眼、嘴巴、時間和空間。他的教育主張啟示我們:應創(chuàng)造條件,保證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大膽地想,主動的做,積極地探索,充分地觀察,盡情地講述,讓孩子在活動中求發(fā)展。陳鶴琴先生經(jīng)過系統(tǒng)研究也總結(jié)出兒童好奇,好動,喜歡游戲,喜歡野外生活等基本心理特征。然而實際工作中,往往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意味地抓常規(guī),怕亂,怕難管理,怕麻煩,因而總要求幼兒正襟危坐,規(guī)規(guī)矩矩,又因場地小,幼兒多,怕出危險,教師情緒不佳等因素,指令幼兒這不能去,哪個不準玩,嚴重剝奪了幼兒的天性和權利,扼制了幼兒的個性發(fā)展,這與尊重幼兒是相悖的,我們應自覺地扭轉(zhuǎn)自己的觀念和行為。除此之外,尊重幼兒還應滿足其一些正常需要如被關注的需要,自主的需要,好表現(xiàn)的需要等。
當然,滿足并不等于遷就,尊重決不姑息放縱,寬容也應有度??傊?,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多一份寬容與理解,多一份平等和尊重,讓孩子在受人尊重的同時,培養(yǎng)起自尊,自信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把“尊重幼兒”看成“完整兒童”教育和“全面素質(zhì)”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引起足夠的重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