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轉林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多種教學方法被廣泛運用到教學中,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高中化學教學中,才能為其他學科的理解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需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習的效率,并且還能記錄和引導思維過程,還可以通過圖形和色彩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高中化學 思維導圖 應用
在教育改革的環(huán)境下如何讓思維導圖適應改革的需求是高中化學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師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只注重單方面的講解,這就降低了學生對于高中化學的興趣。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完美的知識體系,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化學教學中,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和完成
一、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與其他學科相比高中化學具有一定邏輯性,要想讓學生提高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現(xiàn)實問題,并掌握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象、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大腦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協(xié)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fā)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因此,思維導圖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在預習中的應用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充分的預習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淺顯的知識點,這是為之后的教學奠定基礎的良好措施。另一方面,預習活動能夠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這有助于學生矯治短處并促使其積極深入思考問題。在預習過程中,做好筆記是深化預習效果的有效途徑。思維導圖是一種良好的筆記形式,能夠加強知識內化速率,并構建起一定的知識結構。因此在高中化學預習階段,學生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佐助預習活動。例如:高三復習噴泉實驗原理時,讓小組學生按以下的問題討論制作相關思維導圖:氨氣、氯化氫為什么可以做噴泉實驗?還有哪些氣體可以做這個實驗?做這個實驗的關鍵是什么?產生噴泉的途徑有哪些?我們怎樣設計一個噴泉?之后,組織學生開始繪制思維導圖。在不斷地繪制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由混亂到清晰,態(tài)度由被動到主動,學習興趣由弱到強,很好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深化了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有效達成了課前預設的目標。通過這樣的構圖形式,學生能夠有效矯治自身認知層面的不足,并確定知識重點,抓住學習的核心內容,以此提升學習效率。
(二)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前景展望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研究,筆者感覺到,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思維導圖有著它無可估量的價值。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它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空間智能的開發(fā)。不但能使師生雙方都從新的視角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梳理、深化拓寬,從而實現(xiàn)知識的活學活用,而且還有助于教師的科研和學生的自學。正因為思維導圖有著眾多的應用價值,將來它在教育方面的應用應該會有更廣闊的前景。而且更重要的是思維導圖易學易懂,關鍵就看學習者能否把它真正作為一種提高記憶、完善計劃、鍛煉思維、提高能力的方法而加以運用,并堅持下去。
(三)利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記筆記的習慣
教師進行講解時,學生可使用思維導圖做筆記。利用一些簡單的圖形和箭頭連線繪制簡單的思維導圖,把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制成關系圖,并配以簡略的文字或圖形加以概括。例如,筆者在制作高中化學電離平衡章節(jié)的預習教案時,就按照教以上的模式進行。首先,明確教學目標:掌握強弱電解質的概念、理解離子反應以及離子方程式;其次,明確教學內容:電離平衡的知識點、酸堿滴定的知識點、溶液酸堿性的原理;接下來就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及其移動判定、鹽溶液的水解方程;最后,教師需要為學生總結該章節(jié)的教材特點,邏輯性、抽象性、圖示性等,都是需要學生注意的。利用思維導圖,該章節(jié)的教學要點清晰易懂,學生對照思維導圖對號預習。教師可以將該思維導圖印刷成教案,要求學生行整理完善。
(四)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化學知識梳理
教師應向學生充分講解重點化學知識,并充分發(fā)揮個人歸納和演繹能力,保證思維導圖知識的梳理過程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并向學生傳輸應有的知識。教師的講課內容應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內容之間應相互關聯(lián),讓學生構建系統(tǒng)的學習模塊。比如,阿伏加德羅的兩個推論原理。學生對這個問題感到十分陌生,教師應用正確的推導過程,向學生講述相關原理和概念,并引入思維導圖,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各個公式的演變過程,加深對化學公式的理解和印象。
(五)思維導圖在課堂討論中的運用
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小組討論”成為高中教學的最普遍的教學方式。但是小組交流的方式存在著很多弊端。一方面,成績較差的學生一般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充當著聽眾這一角色,難有發(fā)言機會。另一方面,小組討論使課堂變得一片混亂,成員之間會因為意見不同而發(fā)生爭吵。而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解決以上弊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首先,在小組討論過程當中,可以選擇一位同學扮演記錄者,將小組成員的意見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記下來,大家通過觀看紀錄,能清晰地看出討論的重點,并圍繞重點展開進一步討論研究,可以避免跑題的情況出現(xiàn)。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思維導圖模式被廣泛運用到高中化學教學中,這一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重點內容,同時對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有很大幫助。思維導圖教學方式能充分利用整個大腦的思考模式,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大腦潛能,有利于大腦均衡協(xié)調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赫立萍.“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03):112-113.
[2]湯興國.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業(yè)概念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01):18-20.
[3]梁曉康.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1):123-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