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傳剛+袁章龍+侯章梅+侍超+陳偉
摘 要:蘇玉44是宿遷中江種業(yè)有限公司以自選系SY35位母本、G44為父本選育而成的中熟緊湊普通玉米新品種,2017年同時通過江蘇省淮南春播、淮北夏播地區(qū)審定,同時進入黃淮海夏玉米生產試驗,熟期早、廣適性好、品質優(yōu)。該文介紹了蘇玉44品種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蘇玉44;品種選育;制種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22-0052-02
根據(jù)我國玉米審定生態(tài)區(qū)域的劃分,江蘇省淮北地區(qū)夏播玉米種植類區(qū)屬國家黃淮海夏玉米區(qū)、江蘇省淮南地區(qū)春播玉米屬國家東南春玉米區(qū)。2017年同時通過江蘇省淮北夏播地區(qū)、淮南地區(qū)春播審定,并進入國家黃淮海夏玉米生產試驗,審定編號分別為:蘇審玉20170001。品種具有早熟穩(wěn)產、優(yōu)質廣適等特點,適宜江蘇全省種植并有望通過國家黃淮海審定。通過對蘇玉44特征特性、親本特性制種技術要點的介紹,為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1 親本來源及特征特性
蘇玉44由宿遷中江種業(yè)有限公司以自選系SY35為母本,自選系G4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1.1 母本來源及特征特性 母本為SD7,1995年引進美國玉米新組合進行二環(huán)系選育,經過10a8代加代選育穩(wěn)定。出苗整齊長勢強,株型緊湊,葉色深綠,株高210cm左右,穗位90cm左右,全生育期總葉片數(shù)19葉。筒型,穗長18cm左右,每穗16行,硬粒型,白軸。雄穗分枝2~3個左右,花藥紫色,花絲紅色。全生育期春播115d左右。
1.2 父本來源及特征特性 父本為G44,1980年從引進武早玉米雜交種F1選二環(huán)系,經5a8代加代于1986年穩(wěn)定。出苗齊長勢強,葉鞘紫色,子葉橢圓形;株型緊湊,葉色深綠。株高170cm左右,穗位低70cm左右,全生育期總葉片數(shù)19葉。穗長17cm左右,每穗14行,半硬粒型,白軸,籽粒黃色。雄穗分枝3~5個,花藥紫色,花絲紅色,雄穗主軸長側枝短,全生育期春播93d左右。
2 蘇玉44品種特征特性
2.1 植株性狀 幼苗葉鞘紫色,子葉橢圓形,葉色深綠,生長勢強。株型緊湊,莖稈粗壯。成株葉色深綠,花絲粉紅色,果穗筒形,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硬粒型。江蘇省區(qū)試平均結果:(淮南)株高263cm,成株葉片19片,穗位高107cm,穗長15.9cm,穗粗4.9cm,禿尖長0.7cm,每穗14.9行,每行29.1粒。千粒重343g,出籽率84.7%,全生育期116d,倒伏率1.2%;(淮北)株高282cm,成株葉片19片,穗位高113cm,穗長17.1cm,穗粗4.9cm,禿尖長0.9cm,每穗15.1行,每行32.2粒,千粒重320g,出籽率85.3%,全生育期101d,倒伏率0.9%。
2.2 品質分析 農業(yè)部谷物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淮南)容重721g/L,粗蛋白9.23%,粗脂肪3.88%,粗淀粉72.96%,賴氨酸0.33%;(淮北)容重758g/L,粗蛋白8.11%,粗脂肪4.01%,粗淀粉71.08%,賴氨酸0.27%。
2.3 抗病性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接種鑒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莖腐病,高感紋枯病,感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銹病、粗縮病。
3 產量表現(xiàn)
3.1 蘇玉44江蘇省試驗結果 2014—2015年參加江蘇省普通玉米區(qū)域試驗:淮南地區(qū)2a區(qū)試平均產量8320.5kg/hm2,比對照蘇玉29增產5.5%;淮北地區(qū)2a區(qū)試平均產量8785.5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1%。2016年參加生產試驗:淮南平均產量7744.5kg/hm2,比對照蘇玉29增產5.4%;淮北平均產量9804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7%。
3.2 蘇玉44國家黃淮海區(qū)域試驗結果 2015年進入國家黃淮海夏玉米區(qū)域第一年試驗:平均產量10864.5kg/hm2,比均值對照增產3.9%,比對照鄭單958增長8.5%,極顯著;2016年進入國家黃淮海夏玉米區(qū)域第二年試驗:平均產量10615.5kg/hm2,比均值對照增產3.1%,比對照鄭單958增長6.5%,極顯著。
3.3 示范產量結果 2016年江蘇省生產試驗品種豐產性測試,大豐稻麥原種場春播田塊專家實測產量達10434kg/hm2;宿遷市洋河新區(qū)馮橋村夏播田塊專家實測產量達10679.25kg/hm2;2017年江蘇東臺華農種業(yè)春播示范,實收產量10689kg/hm2;2017年連云港市贛榆區(qū)金潤澤農資經營部栽培試驗密度86640株/hm2,實測產量達11560.5kg/hm2。通過近幾年的試驗示范,該品種具有株型好、產量高、品質好尤其是適應性廣等諸多優(yōu)點,受到示范戶一致好評,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4 栽培要點
4.1 合理密植 蘇玉44屬于緊湊型、中大穗、抗倒性強的品種。根據(jù)幾年的試驗及田間調查,蘇玉44的平均果穗重150g左右,高的可達165g,60000~75000株/hm2田間基本無空稈。一般肥力水平,適宜密度60000~67500株/hm2,高產田塊可以在75000株/hm2左右。
4.2 合理施肥 產量9000kg/hm2的田塊,每hm2需施純氮270~285kg(折合尿素585~630kg),P2O5 90~120kg(折合標準過磷酸鈣630~720kg),K2O 225~270kg(折合硫酸鉀285~315kg),高肥地取低限指標,中肥地取高限,每hm2增施15kg硫酸鋅。分基肥、穗肥、花粒肥3次施用。基肥在玉米播種前將氮肥總量40%+全部磷、鉀、硫、鋅肥,以促根壯苗;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第11~12葉展開)追施總氮量的50%,深施以促穗大粒多;花粒肥,在籽粒灌漿期追施總氮量的10%,以提高葉片光和作用能力,增加粒重。endprint
4.3 病蟲草害防治 玉米播種后用莠去津加甲草胺封閉,4~5葉期用莠去津加煙嘧磺隆進行苗后除草。蘇玉44是包衣種子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蟲,確保播種全苗,同時減少種子帶菌,預防絲黑穗病等真菌性病害的苗期感染。2葉1心期防止稻飛虱、薊馬等刺吸式害蟲,減少病毒傳染;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可采用顆粒型觸殺劑(如辛硫磷、克百威等)灌心的方法。注意防治玉米粗縮病,近幾年粗縮病發(fā)生較輕,應根據(jù)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田間灰飛虱蟲口量加以有效防治。一是玉米出苗前,用吡蟲靈藥液對田間麥茬、雜草間進行噴霧,減少灰飛虱蟲源,壓低病毒來源;二是出苗后即苗期采用吡蟲靈與菌克毒克混合液噴霧,根據(jù)當?shù)剞r業(yè)部門的病蟲預測預報,灰飛虱遷飛規(guī)律,靈活掌握防治次數(shù)。
4.4 適期收獲 適當推遲收獲,有利于利用9月下旬的灌漿有利條件,增加干物質積累量從而提高產量。蘇玉44籽粒灌漿快,成熟期較早,一般9月底成熟,10月上旬苞葉蓬松后收獲。
5 制種技術要點
5.1 基地選擇 在水光熱資源充足的基地,選擇土地肥沃,隔離條件好的田塊,是保證制種產量與質量的基礎。
5.2 合理密植 制種田父母本行比1:5,母本密度一般52500~75000株/hm2(肥水條件好的田塊選擇上限),父本67500株/hm2;第一期父本(50%)與母本同期播種,第二期父本(50%)6d后播種。
5.3 嚴格去雜去劣,及時去雄 分別在拔節(jié)期和抽雄前2次拔除父母本雜株。母本抽雄前帶1~2片葉拔除雄穗,抽出的雄穗帶出田間,防治做到及時、干凈、徹底。最后要把弱苗一次性連根清除,防止二次授粉情況發(fā)生。授粉結束后去除父本行,促進母本灌漿、提高制種產量同時也防防止人為收獲混雜。
5.4 加強田間管理 出苗后及時放苗、定苗,去除病弱苗。施足底肥,抽穗前追施復合肥,促進植株生長,注意防治病蟲害。
5.5 適時收獲 種子成熟后要適時收獲,并及時烘干晾曬。
參考文獻
[1]謝慶春,賈波,嚴衛(wèi)古. 玉米新品種蘇玉42的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6,44(12):144-145.
[2]稅紅霞,王秀全,何丹,等. 不同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狀與產量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種業(yè),2014(5):50-51.
[3]陳國清,胡加如,陸虎華,等. 高產優(yōu)質玉米新品種‘蘇玉30的選育研究[J].上海農業(yè)學報,2012,28(4):30-32.
[4]李玉,彭海燕. 高密度玉米制種田母本摸包帶葉去雄對產量的影響[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3(6):50-51.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