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期望的情緒才是好情緒
根據(jù)美國心理學會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人們表達了他們所想要表達的情緒時會感覺到更快樂,即使這些情緒是負面的情緒,比如憤怒、憎惡。
“幸福不只是簡簡單單的避免痛苦、感到愉快,而是擁有珍貴有意義的經(jīng)歷,包括你認為你使用了正確的情緒。不管是快樂還是不快樂,所有的情緒在某些特定的環(huán)境下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希伯來大學的Maya Tamir教授說。
在此項研究中,受試者被要求說出他們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情緒以及他們平時生活中真正感受到的情緒,還包括他們對自己生活滿意度和抑郁狀況的評價??缥幕茉囌哒J為自己能更多地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后,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和更少的抑郁,不管他們所想要表達的情緒是快樂還是不快樂的。不過,對于他們表達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情緒是否是真的影響幸福感,還是僅僅只是與其有關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通過單一觸摸皮膚就能夠促進傷口愈合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俄亥俄州威克什納醫(yī)療中心(Wexner Medical Center)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fā)了一種名為組織納米轉染的新技術(Tissue Nanotransfection,TNT),該技術能夠幫助產(chǎn)生患者機體自身所需要的任何組織類型,相關研究或有望被用來修復損傷的組織或恢復老化組織的功能,包括器官、血管和神經(jīng)細胞等。
研究者Sen說道,基于該技術,我們就能夠通過單一觸摸的方式將皮膚細胞轉化成為任何器官的基礎元件,而且該技術是無創(chuàng)且不到一秒時間就可以完成;所植入的芯片并不會停留在機體中,而重編程的細胞會不斷增值,還會在機體免疫監(jiān)督下活動,因此患者并不會出現(xiàn)免疫抑制反應。
后期研究人員還將繼續(xù)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嘗試理解這種新技術在機體中的運作機制,研究者計劃在2018年開展臨床試驗,在人類機體中檢測這種技術的效用。
干細胞技術能夠再生心臟
根據(jù)最近由USC的研究者們做出的一項發(fā)表在《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的研究,一些人的心臟受損后的修復能力相比其他人群要明顯高一些。
在這項研究中,第一作者,來自亨利·塞客實驗室的博士后麥可·帕特森等人將研究重點放在一類叫作“MNDCM”的可再生的心臟肌肉細胞上。斑馬魚以及新生的哺乳動物體內(nèi)存在著大量的MNDCM,其心肌的再生能力也相對較強。然而,對于成年哺乳動物來說,這類細胞的減少會導致其心臟在受損之后的再生能力受到阻礙。
不過,利用基因組水平的分析手段,研究者們找到了與MNDCM相關的一種叫作“Tnni3k”的基因。在小鼠實驗中,通過阻斷該基因,研究者們能夠提高小鼠心臟中MNDCM的水平,進而促進心臟再生的過程;與之相反,當研究者們敲低斑馬魚體內(nèi)該基因的表達水平,則其MNDCM的水平以及心臟再生的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來自干細胞與再生醫(yī)學系的教授塞客則解釋了這一發(fā)現(xiàn)能夠為治療心臟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我們通過藥物干預的方法激活Tinn3k基因也許能夠成為治療心臟病,尤其是心臟衰竭的新興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