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非洲??
摘要:《課程標準》倡導以“學生為本”。在學校,受教育者才是主人,所有的日常習慣、知識的接受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進行再加工,才能成為有效的習慣和知識。作者結合這幾年的工作實際,實踐研究出一套小組合作策略與實施方案,在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組合作;探究;小組考核;共同進步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也是當代教育的走向。合作探究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日常教學與管理中,可采用小組合作完成。以下是我的小組分組策略及具體實施:
一、 指導思想
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針對班級實際情況,合理分組,盡可能讓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合作中來,在行為習慣和學習上能共同提升。
二、 小組組建
按學生的綜合實力六類,再分成九個小組,每組六類學生各一名,基本達到使組間公平分配。組長由班內綜合實力排名前九名同學擔任,分組時組長輪流挑選六類學生各一名加入本組。
三、 小組文化
1. 組名
以組長的名字命名,增強組長榮譽感,針對性更強。
2. 組規(guī)
組內成員一起制定組規(guī),包括日常行為規(guī)范,上課紀律和作業(yè)完成考核等,確保組內成員都能明確知道哪些必須做到,哪些堅決不能做。
3. 目標
共同制定出組內目標,具體包括:①日常行為目標:九個小組排名的名次目標;②學習目標:小組成員的日??荚嚻骄?、優(yōu)秀、合格人數(shù)排名;月考、期中、期末考試達標人數(shù)。
四、 方案及措施
組織學生觀看《士兵突擊》,感受主人公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以及鋼七連士兵的集體榮辱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集體意識。
1. 小組實施具體方案:
(1)制定目標
小組成立后,組織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和組規(guī)。學習目標制定要根據(jù)每位同學實情,不搞一刀切,每位學生的成績可在班級排名的某個段內,如5到10名,給出一個合理的波動區(qū)間,對于沒有完成目標的小組內成員要寫出說明、原因及整改措施;組規(guī)制定要結合校規(guī)與班規(guī),可以有自己特色的一些規(guī)定,但要在校規(guī)班規(guī)的約束范圍內。組規(guī)每周一匯總。
(2)組內合作,互幫互助
組內座位選擇由組長來確定。如數(shù)學課時,按照數(shù)學的優(yōu)劣,1、6,2、5,3、4分成三個同桌,一幫一扶,相互監(jiān)督,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通過幫、扶、帶,使組內成員共同進步。每科的組內成員座位可能都不盡相同。作業(yè)由組長指定的負責人統(tǒng)一收發(fā),記錄員做好記錄。對沒有按時交納作業(yè)的同學要記錄并適時給予幫扶。
(3)組間競爭,量化比較:
組間公平競爭,主要通過日常行為和學業(yè)成績進行量化,由值周班長記錄,每周一匯總,一月一評比,期末大評比。主要考核內容及量化標準如下:
①遲到、早退每人次扣1分;
②上課不認真聽講老師提出批評的一次扣1分;
③自習課不認真學習,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者,每人次扣1分;
④不交作業(yè)每人次扣1分
⑤月考成績優(yōu)秀者,班級前10名每人3分,前20名每人2分,前30名每人1分,不累計積分
⑥小組衛(wèi)生打掃干凈,受到年級表揚,每次1分;
⑦寢室衛(wèi)生打掃干凈,受到表揚者,值日生所在小組每人次加1分;
⑧積極參與年級或學習組織的大型活動,加1分每人次,獲得名次的加分翻倍;
⑨罵人,打架等情節(jié)惡劣的,按照班規(guī)、校規(guī)處理,小組周末評比直接末尾;
⑩每周末匯總,評比出前三名小組,進行表揚,后兩名小組,要接受適當?shù)膽土P。
2. 小組獎懲措施:
(1)獎勵
每周小組排名前三的小組,進行表揚,按本周具體情況獲取最佳管理小組或最佳合作小組或最佳成績小組等稱號,接受班級同學祝福。期末評比中,小組榮獲榮譽多的可優(yōu)先參與評優(yōu)評先。
(2)懲罰
每周量化最低的兩組周末留下來一小時,解決兩個問題:
①組內每位同學發(fā)言,批評與自我批評,反思上周扣分問題及整改措施,形成文字,連續(xù)兩周倒數(shù),班主任跟進督查。
②對本周的作業(yè)進行周清,重做本周周考內容,完成后再離校。
通過獎懲措施,讓學生意識并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對集體的影響,潛移默化的形成好品質習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五、 困惑與思考
在組建小組的過程以及小組合作探究的實施過程中,也還有很多的疑惑和思考:1. 按學生的綜合實力分類,難度較大不好操作,實施中很難嚴格把握,會造成組間較大差異,如何處理;2. 是否所有學生都適合小組學習,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更適合自我學習,交流性學習反倒會干擾他的積極性,如何應對;3. 部分學生集體榮譽感不強,我行我素,缺乏擔當,造成組內不團結,如何解決;4. 制度與實施脫節(jié),有些規(guī)定制度難以有效實施,如何改進;5. 小組成員或組長多長時間重新劃分,還是固定不動,有待商討;6. 分組時都不想要的問題學生如何處理;7. 每天組內所有同學的活動,記錄員負責記錄,是否影響了記錄員的正常學習,記錄員是否公正記錄,如何監(jiān)督;8. 某些小組成員很難參與課堂活動,并且從來不愿展示,怎么辦;9. 關于獎勵,怎樣獎能最大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10. 關于懲罰,怎樣做才能夠有真正起到震懾并不會對學生產(chǎn)生負面影響。等等問題,這是我在實際教學急需解決的一些疑問,也是我的一些思考。
總之,合理建設小組,通過學生間合作、交流、探究,增加了學生主人翁意識,學生在成長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解決問題。學生不再單打獨斗,通過合作,通過團隊,有效解決問題,不僅達成了目標,更使學生在思考能力、質疑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未來的社會需要團隊合作,現(xiàn)在的學生需要進行必要的訓練,小組合作無疑是最佳選擇。我堅信,只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定能最大化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定能獲得最大的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元根.《從可操作性角度談數(shù)學課程改革》.
[2]靳玉樂.探究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葉堯城等.《高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