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秀??
摘要:童話是借助一系列的藝術(shù)手法,描述各種活潑明朗的形象故事。這些手法不僅包括想象和夸張,還有描寫和擬人等。童話往往有著濃烈的幻想感情色彩,童話故事區(qū)別于一般故事,主要在于主題都是贊美真善美、貶低假丑惡。所以,童話可以作為教育小學生的樣本,可以幫助他們形成人生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全文作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針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使用童話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供給大家一些參考的依據(jù)。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研究
一、 童話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童話被寫進小學語文教科書的原因是該種模式具有特殊的美學價值以及超強的教育屬性。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段正是喜歡幻想和思考的階段,童話故事中所描繪的故事特點可以給人留下神秘和遐想的空間。這正是同學們所喜愛的,童話不僅可以引發(fā)同學們的想象力,還可以使其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提升,讓他們得以快樂成長。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科書里面許多童話都屬于認知類型的童話故事,能夠有助于學生學習生活里的道理,他們能夠從里面分辨出正確和錯誤的價值觀,并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用這些標準來對自身進行要求,有助于學生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如此看來,把童話當做語文教學內(nèi)容之一,是正確且必要的選擇。
二、 用童話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辦法
(一) 多種類朗讀方式朗讀童話故事
童話故事的風格往往比較輕松自然,語言也活潑俏皮,所以閱讀起來也十分愉悅;并且童話故事的描寫具有很強的反復(fù)性,很多形容詞,節(jié)奏感也十分的強烈。所以,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適時運用種類不同的方式去引導(dǎo)學生進行朗讀和學習,像搭配音樂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獨自閱讀以及分配角色進行朗讀等。這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獲取很大的學習樂趣,還能讓他們在朗讀的時候得到新鮮的閱讀感悟,有助于養(yǎng)成學生語文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
比如,在童話故事《三袋麥子》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dǎo)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活動,將故事中的不同人物用不同的說話口氣表達出來,里面的人物包括土地公公和小牛,小猴還有小豬等。學生會很喜歡參加這樣有意思的活動,可以有效地帶動整個班級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還能讓同學們在朗讀的情景中體味到童話的形式和美感;與此同時,大家的朗讀水準和語文素質(zhì)涵養(yǎng)能在朗讀童話過程中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 用表演的形式使同學們了解童話
童話表演作為童話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它用伶俐又生動的形象還原童話的故事內(nèi)容,可以使得學生在感情方面的體會有所增加。所以,當用童話教授小學語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對學生活潑愛玩的特點加以利用,讓大家把童話故事里面逼真的語言和坎坷的故事情節(jié)用表演的方式表達出來,使得認知得以加強。第一,對于學生表演書本內(nèi)容的劇情給予鼓舞,在情境表演里有初步的感觸。書本劇情的表演方式是學生用玩耍和表演的方式把童話故事展現(xiàn)出來,以此替換老師的分析和解說。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指引學生對故事中的關(guān)鍵詞語加以掌控,用與之相對應(yīng)的表情和動作演示出來。這樣的話,學生就可以在表演中有所感悟。第二,指引學生對角色進行植入。
角色植入就是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qū)⒐适碌闹鹘亲龀鎏鎿Q,并用個人的動作和言語將故事里面人物的表情和動作展現(xiàn)出來。比如,在《小紅帽》中,老師可以說:“哪些同學愿意扮演大灰狼、小紅帽、小紅帽的奶奶呢?”人選完后,老師為學生提供一頂小紅帽、大灰狼手套等道具,課后輔導(dǎo)同學們表演,讓學生們以表演的形式將童話故事展現(xiàn)。當學生變成童話故事里面的一個人物時,學生就會情不自禁地憑借故事主角的想法進入里面,感受童話故事里的人物感情,讓課堂充滿歡愉的氣氛,這種效果是閱讀學習無法達到的。
(三) 把外國童話加入到教學內(nèi)容里
總結(jié)目前的童話教學中,由于受到教科書內(nèi)容的制約,同學們了解的很多童話都是出自國內(nèi),很少有選入外國優(yōu)秀的童話故事。事實上,在外國的童話故事中不乏優(yōu)秀的內(nèi)容,諸多方面需要我們?nèi)バ蕾p和學習,如果只是教授國內(nèi)的童話,會對學生的思想精神造成某種程度的局限性。
因此,在現(xiàn)實用童話教學的時候,給大家分享一些國外童話故事是相當有意義的。像格林童話故事里面的《母狼高司普和狐貍》是典型的代表,語文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有感情地朗讀這個童話故事,“母狼生了一只小狼,于是請來狐貍當教父……”然后引導(dǎo)學生思考,“你喜歡狐貍還是狼媽媽呢?為什么?”同學們肯定選擇狼媽媽,然后老師就從做人應(yīng)該腳踏實地方面引導(dǎo)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它許多方面不同于教科書中諸多的東方童話,可以快速地引起大家的注意,伴隨故事情節(jié)的加深,還可引起學生去猜測故事里母狼的命運,教學效果會很好。
(四) 教導(dǎo)學生重復(fù)描述童話
教學的時候老師逼真地講解可以把學生帶入到童話故事中,使其思想感情得到激勵,讓學生有種復(fù)述的想法。因此,老師要從開始學習童話故事的時候就對他們做這種訓練。老師關(guān)注的重點要是他們依照童話的說話方式進行復(fù)述,不可以任意畫蛇添足,影響童話的色彩。
例如,在學習完《女媧補天》故事之后要求學生把這個故事告訴給父母聽。還有《漁夫的故事》,該童話看起來很長,其實幾處片段的構(gòu)成十分相似,一些語言幾乎是微小的變化,老師可以引導(dǎo)大家用這些詞語的微小的變化去描述故事情節(jié),例如,老師可以說:“老太太的愿望最初是新木盆,然后是木房子,然后是高大的樓房,然后是宮殿,愿望逐漸變大,但都被一一實現(xiàn),而最后的愿望是做海上的女霸王,卻回到了當初只有破木盆的貧苦生活。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同學們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聽……”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復(fù)述故事的同時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口語述說和思考能力,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明白文章所講的內(nèi)容,讓童話故事真實地發(fā)揮其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作用。
三、 結(jié)束語
童話故事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種不可缺少的方法。身為一名語文老師,在實施童話教學的時候要意識到童話的作用,有效地運用科學的教學辦法,使得課堂更加有趣,進而讓大家在趣味十足的童話故事里形成積極的人生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參考文獻:
[1]張學青.擦亮童話——對小學童話教材和童話教學的重新認識與思考[J].人民教育,2013,(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