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林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5歲的朱阿姨一個人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她總是擔(dān)心自己突然病倒,擔(dān)心各種突發(fā)情況。她唯獨沒想過癱瘓的老伴半夜會掉到地上,她沒有力氣將老伴抱回床上。她想到深夜時將電話打給千里之外的女兒,但還是沒有撥出電話,她不想半夜打擾女兒。她只是在心里對女兒說:在父母最無助的時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里。
請根據(jù)以上材料,自主立意,自擬文題,自選文體,完成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思路點撥】
這則材料來自真實的生活,是當(dāng)今社會每個家庭正面臨的問題。材料的現(xiàn)實性,讓作文有針對性。材料列出65歲的朱阿姨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的事,老伴從床上掉到地上,可是她卻無力將老伴抱回床上。女兒遠(yuǎn)在千里之外,她沒有撥打電話,只是在心里說:在父母最無助的時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里。而女兒,作為年輕的一輩,也有自己的工作和學(xué)習(xí),這也是讓她棘手的問題?;诖耍梢詮囊韵氯齻€方面立意:
1.從子女的角度立意:關(guān)愛父母,常回家看看。作為子女,雖然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年邁的父母不可不照顧。應(yīng)該合理處理好這一問題,基本原則是多陪伴多關(guān)愛,?;丶铱纯?。子女即使不能回家,也要選擇好的方式照顧父母??梢詳M題“愿忙碌的種子開出孝順的花朵”“不要讓工作淹沒了親情”等。
2.從父母的角度立意:體諒兒女,照顧好自己。作為父母,要知道兒女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應(yīng)該體諒他們,盡可能地自己照顧好自己。同時,要有自己的精神生活,有所寄托。可以擬出類似“體諒兒女,照顧自己”的文題。
3.從綜合的角度立意:可以寫父母與兒女相互體貼關(guān)愛,比如可以擬題“身在遠(yuǎn)方,心在父母”。也可以從健全社會相關(guān)制度,共同關(guān)愛老人的角度來寫。從綜合的角度來立意,難度大一些。
【佳作展示1】
凱風(fēng)自南,莫慰母心
鄒梓萌
“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心?!鼻О倌昵澳俏粷駶欀劭粗赣H勞作衰老的年輕人,含著深深的愧疚摩挲紙筆。那翩翩南風(fēng),告誡著后人,用一顆真正虔誠的心陪伴與自己相識相惜的生命。
世間的母親似乎都有相同的心思,在家里默默地承受孤獨與苦悶,在用盡美好的年華將子輩撫育成人后,也不想因自己的老邁拖累家庭。材料中,這位老伴掉在地上也不想告訴女兒的老人是如此;公益廣告上,那位強顏歡笑地坐在空無一人的滿漢全席的老人亦是如此。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己對那份溫暖的陪伴有多么久違。
葛文德醫(yī)生的新作《最好的告別》中,講述了一個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故事中久住醫(yī)院的老人有的因耳膜破損無法感知而愧疚萬分,有的因癱坐在椅上無法行動而自責(zé)。人人都知道,他們是將死之人,隨時都可能赴往黃泉的人,人們不知道的是未知的死亡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一步步經(jīng)歷年老“喪失”的這個過程,那種過程是如此緩慢清晰、具體可感,那是最難以得到理解和治愈的。陪伴和傾聽或許是良藥,但也意味著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令人心寒的是,在快節(jié)奏的工業(yè)化社會里,人性化的陪伴少之又少。
托爾斯泰的小說《伊萬·伊里奇之死》便記述了伊萬衰老死亡的過程。年老體衰而心情焦躁的他,誤會仆人和妻子的關(guān)系,對女兒不耐煩。認(rèn)為所有人都很虛偽,他覺得自己“生活在死亡邊緣上,而且孤孤單單,無人了解無人陪伴”,他有時在床上哭,哭“自己的孤苦,人們的殘酷,上帝的殘酷和上帝的不存在”。這種肉體病痛和精神困惑帶來的掙扎應(yīng)是每位老邁的父母所經(jīng)受的,他們耗盡最后一絲心血都在苦守,而做兒女的竟大多不能安心放下手中的事業(yè)給予作為后輩應(yīng)盡的孝道。
許多人攀比手握的重權(quán),盈囊的財富亦或是滿頭的詩書經(jīng)文,卻沒有人攀比歸家的時間。死亡在伊朗、緬甸很多宗教國家都是神圣的,許多人都自覺地回家陪伴和告別年邁的父母,他們害怕的不是告別,而是不告而別。在生命離場的關(guān)鍵時刻用最虔誠的心陪伴與自己相識相知的生命。告別既是儀式,又不是儀式,是每個心懷惻隱的人最根本的純良。
“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逼狡截曝频牡驼Z響于耳畔,告誡著后人幸福從來不是速溶的咖啡,而是細(xì)水流長的陪伴。
[點評]小作者很巧妙地借用了詩經(jīng)中的句子“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妙用其意,化之為題。文中列出葛文德醫(yī)生的新作《最好的告別》和托爾斯泰的小說《伊萬·伊里奇之死》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作為素材,極有針對性,有說服力。這樣,很自然地亮出自己的觀點,讓世間人懂得:多陪伴父母,盡自己的孝道。行文流暢,語言有張力。
【佳作展示2】
我是你的守護星
蘇騁
天色漸暗,倦鳥撲棱幾下翅膀沒了蹤跡。時時有微熱的晚風(fēng)拂過,卻撩不動那門口坐著的一位老人的發(fā)絲。一切落在她的眼里,生機,卻毫無感情。
這是我奶奶。
我也不記得是哪一年她失足從樓梯上滾落,之后便終日與輪椅為伴。前些年她似乎還拍著自己的膝蓋看著我說:“奶奶老嘍,人老了骨頭就空了,你知道么?”我點點頭。這些年她再也沒精神煥發(fā)地說過這種話——她癡了,也癱了,只有手勉強還能動一動。
我姑媽放棄了浙江的工作,回到這里開了一家廉價的鞋店,閑暇之余就去看望奶奶。
我因為國慶長假難得去了一次,姑媽和爺爺一起張羅著午飯,奶奶雙眼無神,靜坐在門口。姑媽時不時在廚房里喊:“媽,您餓了嗎?”沒有回應(yīng)。姑媽明知道不會有回應(yīng)。
吃飯時,姑媽緩慢地推著奶奶的輪椅到桌邊,輕柔地為奶奶墊好餐巾,輕微彎腰替奶奶固定好輪椅,再將每一種菜都夾一份到奶奶碗中,這才坐下來開始吃飯。奶奶手抖,用勺子時不是掉了飯就是落了菜,姑媽小心翼翼地清理這些雜物,每吃幾口飯就放下碗筷?!把绢^啊,我是不是弄灑了?”奶奶的聲音從牙縫里飄出來,有氣無力,姑媽拍了拍奶奶的手,笑道:“沒有,你看,干凈著呢!”endprint
飯后,姑媽一邊梳理著奶奶的頭發(fā),一邊和奶奶聊天,說是聊天,卻是姑媽一個人自顧自地說話,奶奶閉上了眼,不知是在認(rèn)真聽還是在睡覺。我手里已經(jīng)剝好了一個橘子,伸手遞給姑媽,姑媽朝奶奶努了努嘴,我便又把橘子在奶奶面前晃了晃,奶奶喊著我的名字:“我不吃,你吃吧?!蔽也幻庥牣愑谀棠踢€記得我,姑媽輕笑:“你奶奶啊,就身體不行了,意識還好著呢,所以我們多和她說說話,多陪陪她。”
我的思緒又飄離了,飄到了我父母身上。爸爸胖,媽媽一直擔(dān)心他老了會和奶奶一樣。我也擔(dān)心爸爸,但我也知道媽媽每年必犯的一次頭痛病,病發(fā)作時,媽媽疼得說不出話來,也睡不著覺,我無能為力。后來,我就和她呆在同一個屋子里,每隔一段時間給她倒一杯熱水,睡在她身邊,有時會被她的哭聲驚醒,我可以擁抱她,告訴她我在這。
我做不到神通廣大,解除他們的病痛,但我可以選擇陪在他們身邊,守護他們。他們用幾十年的時間照顧我,我只能在我已長大他們卻已老去時來回報他們,這不夠,一點也不夠。
就像姑媽一樣,我知道她會心滿意足地告訴奶奶,我愿做你的守護星,我是你的守護星。
[點評]作者從兒女的角度立意,要陪伴父母。文中寫了姑媽對奶奶的細(xì)心照料,寫喂飯,寫對話,細(xì)節(jié)描寫極為傳神。從而又寫到自己的父母,寫自己的感受,是更有力的補充。姑媽對待奶奶,我對待父母,其實就是為了表達一個觀點:“我是你的守護星。”語言活潑,彌漫著親情味道。
【佳作展示3】
欲遠(yuǎn)行,勿忘家
夏良琦
65歲的朱阿姨在老伴從床上摔下卻無能為力時,因怕打擾到女兒休息而把自己的想法埋藏在內(nèi)心里。我想對朱阿姨的女兒說:“欲遠(yuǎn)行,勿忘家?!?/p>
孔子說過:“父母在,不遠(yuǎn)游?!边@句話放到現(xiàn)在雖然不能說完全正確,但它告訴我們的道理卻準(zhǔn)確無誤,那就是要孝順父母。你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收獲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遠(yuǎn)離家鄉(xiāng),可是你忘了,自己的父親不再健壯如初,不能再像你兒時那樣將你放在肩膀上了,母親也年歲已高。不管怎么說,追求自己的生活卻忽視了他們,是錯誤的。
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可這五年并不是普通的五年。五年前,你剛收到父親癱瘓的消息,現(xiàn)在五年過去了,你卻依然過著屬于你自己的生活,或許你工作的地方太遠(yuǎn),沒有辦法經(jīng)?;丶?,可作為子女,即使在外有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要面對怎么處理年邁父母晚年生活的問題。
回家吧,看看母親的面容又憔悴了幾分,看看父親是否有些許好轉(zhuǎn)。放棄親情而去追求燈紅酒綠的生活,這是錯誤的做法。
朱阿姨拿著手機,看著你的號碼在通訊錄里卻遲遲沒有撥下,只是因為夜深了,怕打擾到你休息??蓱z天下父母心!作為父母,他們最大的愿望便是能讓自己的子女健康地成長,過上幸福的生活,在這之后,便是希望能夠得到作為子女的你的關(guān)心和照顧。作為子女,難道不應(yīng)該多關(guān)心他們嗎?不應(yīng)該孝順?biāo)麄儐幔坎粦?yīng)該回報這一份養(yǎng)育之情嗎?
回家吧,聽聽母親埋藏在心里的話,讓她告訴你父親的近況。忽視責(zé)任而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錯誤的。
或許你已經(jīng)有了穩(wěn)定的住所和工作,但是你的父母,是你無論如何也不能拋棄的,無論是從道德上,還是從法律上。當(dāng)你拿起手機想給家里打個電話時,可能只是因為單位追加了一份文件,又或是不想聽到母親的嘮叨,便又將它放下了??稍谀阈量嗟毓ぷ鲿r,在你內(nèi)心焦躁時,他們也在辛苦著,在焦躁著,只是因為他們沒能接到你的電話。工作再忙,打一個電話的時間難道會沒有嗎?不會的,有時候,你只是不想。
回家吧,沒有父母過去的哺育,哪來的今天有能力遠(yuǎn)行的你呢?永遠(yuǎn)別忘了,在家里,總有那么一個人在等著你。
[點評]作者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著筆,以勸慰的口吻給朱阿姨的女兒說了一些話,告訴她“欲遠(yuǎn)行,勿忘家”。語氣平和,娓娓道來,有感染力。這看似在說給朱阿姨的女兒聽,其實是自己在說給自己聽,說給天下的子女們聽?!坝h(yuǎn)行,勿忘家”,父母應(yīng)該永遠(yuǎn)是兒女的牽掛。
[作者通聯(lián):湖北監(jiān)利縣第一中學(xu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