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欽
商元:你好中國,后會有期
◎文/尤欽
商元說,在他的家鄉(xiāng),有很多像他這樣的年輕人,孩提時就接觸漢字、喜歡纏著老人們講述來自遙遠東方國度的傳說,心中早已種下了好奇與向往??墒侨赵陆?jīng)年,風霜相侵,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把記憶好好珍藏。但于他,卻是不曾放棄努力,心懷況味,一步一步“走”到中國……
本文主人公商元
今年,是商元來中國的第三個年頭,在安徽大學工商管理專業(yè)讀研三的他,眼下正在積極準備畢業(yè)論文,泡圖書館查資料、聯(lián)系企業(yè)做調(diào)研、黏著導師拿意見,忙得不可開交。
即便如此,到底是20歲出頭的年輕小伙,精力充沛,他并沒囿于繁忙學業(yè),課外生活依然活色生香。這不,最近他正鼓搗著幾位留學生同學一起,排起了一段有關中華風情的小品。大家結合著中國元素,諸如曲藝、武術、相聲、成語接龍等,一一展示他們對當下生活著的這個國家的滿滿熱愛。而他自己的拿手絕活則是一段中文饒舌RAP,配以節(jié)奏感十足的B-Box,嗨翻全場妥妥的。他們將帶著這個小節(jié)目,參加即將舉行的“安徽省高校留學生中華情中國文化風采大賽”。
怎么會想到做這樣一個小品呢?這跟他前不久在合肥非遺園參加的留學生研學活動有關?;顒赢斕?,1000多名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感興趣的外國留學生參與到研學之旅,商元還作為留學生代表上臺發(fā)言。感受中國文化、山水人文,經(jīng)年印記,尤放異彩,仿佛時光穿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博大精深,令人久久震撼。中國之行歸期在望,如何才能不留下遺憾?商元便想到要做這樣一個有著濃郁中國文化元素的節(jié)目,算是致敬,更是圓夢。
商元來自印度加爾各答的周邊小鎮(zhèn)圣迪尼克坦,這里也是印度著名詩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泰戈爾的故鄉(xiāng)。上世紀初,泰戈爾在這里創(chuàng)辦印度國際大學,而因著他與中國學者徐志摩、林徽因、陶行知、譚云山等人的深厚友誼,不久即在該學校開辦中國學院。從此,泰戈爾一個人的“中國夢”,便成了許許多多印度青年的“中國夢”。
商元從小就生活在這里,父親更是在這所大學從事教習。似與中國緣分早定,他對中國有著迷之向往,尤其是中國古建,古剎亭閣、琉瓦朱門,每每竟在他的筆下臨摹描拓。這份沒來由的癡愛年久日深、投影于心,游學中國的夢想也便早現(xiàn)端倪。畢竟有所想象,才能有所到達。
升入大學時,毫無懸念地,商元選擇報考了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雖然興趣在此,可是學習中文也一度令他苦不堪言。當時同班入學的有40人,可是開學不到三個月,就有一半人選擇調(diào)劑專業(yè)當了逃兵,漢語聲調(diào)、漢字拼寫確實難倒眾人。那段時間,商元也陷入初學者的窘境,蒙昧不開不得要領,連家人都替他憂心不已。
不過,商元并沒有知難而退,反而決定死磕到底。他找來一大堆中國電影,如《少林足球》《功夫夢》等,跟著影片一起暢游中國,嬉笑玩樂中跟著練發(fā)音找感覺,沒想到還真的大有幫助。
2013年,商元幸運地獲得作為選派生到中國交換學習的機會,目的地是位于昆明的云南大學。雖然行程短促,僅有15天,但總算能夠親身感受中國魅力,這異國的山水風物早已在他內(nèi)心幻想了千百回,此刻就真真切切地呈現(xiàn)在眼前,仿佛似曾相識。對他來說,這段旅程,沒有起點,亦沒有終點。他對中國的期待再次放大了,擦肩而過不是他的風格,“到中國去留學”的想法似乎由來已久,此刻瞬間通透。
商元沉下心來苦學漢語,跌跌撞撞像一條毛毛蟲,通過不斷的努力,默默地蘊育著體內(nèi)進化的力量,破繭蛻變便成了水到渠成。大四前夕,商元已接連通過中文水平四級、五級測試,并取得了公費到中國讀研究生的資格。
圓夢今朝,商元并沒有獨享這份喜悅,他與母親約定,將來還要帶她一起暢游中國。
選擇到安徽留學,商元是存了私心的。
當初申請大學時,商元同時拿到了安徽大學和四川大學的offer,之所以最后放棄川大,完全是因為安大在地理位置上占了優(yōu)勢——作為中國中部省份,平時外出游玩自然更加方便。事實上也果然如此,特別是隨著合肥新橋機場投入使用,全國高鐵里程以碾壓之勢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合肥這個中部城市的交通樞紐地位日益凸顯,基本上從合肥到全國各地,都能實現(xiàn)在半天之內(nèi)抵達。自由穿行夢想,這幾年商元去過很多地方,收獲不少感悟。萬里長城、十里秦淮、布達拉宮、嵩山少林、天府四川、西湖斷橋、海濱廈門……研究生課程并不緊張,加上大把的假期,行程倒不匆忙。每一處都似舊相識,又不乏新的驚喜,移步易景間,漸漸揭開美麗中國的面紗。
而且,就在今年夏天,商元履行了他與母親的那份約定,帶她去北京、成都、杭州痛快地玩了一大圈,風景美輪美奐,美食花樣繁多,18天的旅程,母親總是笑得那么開心和純粹。
別看現(xiàn)在商元跟人說起中國能滔滔不絕聊上幾小時,他剛來中國的時候也完全是“人在囧途”。雖然過了中文五級,可是畢竟之前沒有這樣的語境,去超市買點生活用品都得手腳并用地比劃,嘴里總也發(fā)不出標準的音;第一次去海底撈吃火鍋,店員足足花了十五分鐘才教會他使用微信支付;而首次網(wǎng)上購物的經(jīng)歷更是令他哭笑不得,收貨地址直接填到了其他校區(qū)……這樣有趣又尷尬的事情發(fā)生過很多,可是每每想起,商元自己都能樂得開懷大笑。
兩三年時間,見過千萬副面孔,也見識了這個國度的千姿百態(tài),可等到真的要離開了,心里還是莫名地失落起來。正如歌手趙雷曾說過的那樣,“流浪了這么多年,總有一些他鄉(xiāng)變故鄉(xiāng)”。
不過,有緣千里相會,那就后會有期吧!
商元陪同母親及同胞一起出游
商元的小問題:不管是中國還是印度,為什么人們思想越開化、男女社會地位越平等,想要好好戀愛、結婚卻更難了?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討論區(qū)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