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俐
新課程高考地理依據(jù)《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將地理考試內(nèi)容分為必考內(nèi)容和選考內(nèi)容,必考內(nèi)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qū)域地理,選考內(nèi)容涵蓋旅游地理、環(huán)境保護等內(nèi)容,考生從中任選一個模塊作答。自然地理在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全國卷Ⅲ中約占35分,在浙江省、江蘇省地理學業(yè)水平測試中約占30分。可見,自然地理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然地理設計的試題原理與規(guī)律性強,對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要求較高。筆者在認真研讀近五年全國高考地理試題的基礎上,總結(jié)了自然地理中易錯的幾類高考試題。
一、有關時間的計算
(2017·江蘇卷)某乘客乘航班從悉尼起飛,約9小時后抵達廣州。圖1為“航班起飛時的全球晝夜狀況圖”。讀圖回答問題。
乘客抵達廣州時的北京時間大約是( )
A. 12點 B. 15點 C. 18點 D. 21點
【分析】由圖可知,航班起飛時赤道與晨線交點所在的經(jīng)線為75°E,其地方時為6:00,該地與120°E相差45°,時間相差3小時,由此可求出北京時間(120°E地方時)為9:00,則9小時后抵達廣州的北京時間為18:00。正確答案為C。
【解題通法】關于時間計算題
時間計算題往往涉及兩地的經(jīng)度、時區(qū)、地方時、區(qū)時四個量,任意知道其中三個量,則可求出第四個量??忌趯忣}以及判讀光照圖時還要善于發(fā)掘以下四個特殊的隱含時間,即晨赤交點地方時、昏赤交點地方時、晝半球中央經(jīng)線地方時和夜半球中央經(jīng)線地方時,如圖2所示。
(1)地方時的計算
(2)區(qū)時的計算
二、有關日出、日落方位與影子朝向的計算
(2017·天津卷)我國A市某中學(圖3所示)的旗桿影子在北京時間14:08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師生們能在學校升國旗時(北京時間10:00)看到日出。結(jié)合圖文材料,回答(1)—(2)題。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
A. 東北 B. 東南 C.西北 D.西南
學生發(fā)現(xiàn),日落時旗桿影子的指向隨日期而移動。
(2)下列時段中,日落時桿影的指向由排球場逐漸移向籃球場的是( )
A. 驚蟄到立夏 B. 立夏到小暑
C. 白露到立冬 D. 立冬到小寒
【分析】第(1)題,物體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時,應該是當?shù)氐?2:00,而此時北京時間為14:08,當?shù)嘏c北京時間所在時區(qū)(東八區(qū),即120°E)的經(jīng)度差為(14:08-12:00)×15°/h=32°,當?shù)貢r間數(shù)值小于北京時間,則在120°E的西面,根據(jù)地方時計算方法可得,當?shù)亟?jīng)度=120°E-兩地的經(jīng)度差(即32°)=88°E,天津市的經(jīng)度為117°E,則該地位于天津市以西,排除A、B兩項;由晝長計算公式可知,晝長=(12:00-日出地方時)×2,我國A市使用北京時間,則A市晝長=(14:08-10:00)×2=8小時16分,教材上冬至日40°N晝長為9小時9分鐘,根據(jù)“冬至日時,北半球緯度越高,晝越短”可知,A市的緯度較天津(39°N)靠北,因此,A市位于天津市西北,故正確答案為C。第(2)題,日落時桿影的指向由排球場逐漸移向籃球場(即桿影由東北方移向東南方),說明日落時太陽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動。由圖4二十四節(jié)氣可知,驚蟄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我國A市日落西南,桿影指向東北;立夏時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我國A市日落西北,桿影指向東南;從驚蟄到立夏,我國A市日落時桿影由東北方移向東南方,即由排球場逐漸移向籃球場。故正確答案為A。
【解題通法】太陽直射點位置,日出、日落方位與晝夜長短的對應關系
備注:當極圈內(nèi)有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時,若是北極圈,則出現(xiàn)極晝的地區(qū)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時日出,24時日落);若是南極圈,則出現(xiàn)極晝的地區(qū)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時日出,24時日落)。
三、有關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2015·山東卷)圖5為我國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隨海拔變化示意圖。完成(1)—(2)題。
(1)該山地可能是( )
A.秦嶺 B.南嶺 C.昆侖山 D.喜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的類型組合存在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熱量
【分析】第(1)題,山麓自然帶可以反映該山所在的大致緯度和當?shù)氐乃阶匀粠?。由圖5可知,該山地北坡三地山麓自然帶均為暖溫帶荒漠帶,說明其位于我國暖溫帶的內(nèi)陸地區(qū),最可能為昆侖山;秦嶺北坡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南嶺北坡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喜馬拉雅山北坡為青藏高原,山麓自然帶為高山草原帶。排除A、B、D三項,正確答案為C。第(2)題,由圖5可知,該山地由山麓至山頂自然帶呈現(xiàn)出荒漠帶——荒漠草原帶——草原帶——森林草原帶——高山草原帶——高山草甸帶——亞冰雪帶——冰雪帶的變化,在山的一定高度出現(xiàn)森林帶,又因為昆侖山北坡為迎風坡,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降水從山麓至山頂呈現(xiàn)出少——多——少的變化趨勢。由此可以判斷,影響該山地北坡自然帶變化的主導因素是水分。正確答案為B。endprint
【解題通法】山地垂直自然帶圖的判讀
(1)判讀陽坡、陰坡,南半球、北半球
一般情況下,同一山體,同類自然帶的分布高度陽坡高于陰坡。若知陽坡、陰坡的南北方位,還可以判斷出南北半球,如圖6為北半球。
(2)判斷山體所在的熱量帶
通過基帶的名稱確定所在的熱量帶。所謂基帶,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帶,因位于垂直自然帶譜的最底層而得名。如圖6,最底層自然帶是落葉闊葉林帶,可知此山體位于暖溫帶地區(qū)。
(3)比較不同山體緯度的高低
①比較不同山體所在的熱量帶,判斷山體緯度的高低。
②同類自然帶的分布,在低緯的山體海拔高,在高緯的山體海拔低。
(4)判斷自然帶的多少
①山體所在的緯度:相同高度的山體,緯度越低,自然帶譜越復雜。
②山體海拔:緯度相當?shù)纳襟w,海拔越高,自然帶譜越復雜。
③山頂、山麓之間的相對高度: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譜越復雜。
(5)依據(jù)雪線判斷陰坡、陽坡,迎風坡、背風坡
雪線是在高緯度和高山地區(qū)永久積雪區(qū)的下部界限。一般來說,陽坡氣溫高,雪線高;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若某山體的陽坡雪線低,說明陽坡為迎風坡,降水是影響雪線高低的主要因素,如珠穆朗瑪峰南坡的雪線低于北坡。
四、有關氣候特征類問題
(2016·天津卷)據(jù)圖7、圖8說明巴西1月、7月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分析】讀圖7、圖8可知,巴西1月的降水量大于7月。巴西大部分區(qū)域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1月氣壓帶、風帶南移,巴西大部分地區(qū)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多;7月氣壓帶、風帶北移,巴西大部分地區(qū)受信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降水少。
【答案】差異: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原因:1月,大部分地區(qū)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7月,大部分地區(qū)受信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解題通法】氣候特征類題目的答題術語
氣候特征類題目一般有三種類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種)氣候類型的特征;二是分析某地(種)氣候特征的成因或主要影響因素;三是比較兩地氣候特征的差異,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一般是從氣溫、降水、光照三個方面來分析,在高考中常以“描述某地的氣候特征”的設問形式來呈現(xià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