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
摘 要:挫折教育是我國當代素質(zhì)教育中的重要成分。現(xiàn)今時代的學生受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的雙重影響,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越來越弱,且受到這種心理負擔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改善挫折對學生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提高學生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健全學生人格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教育;抗挫力
對于成長中的學生而言,盡早接受挫折有助于讓他們快速面臨社會中的種種困難,幫助他們快速成長,自立、自強于社會之上。但是,在處理挫折問題時,由于部分學生對挫折問題認識不清,造成處理過程中出現(xiàn)許多問題,因此,本文將從體育教學角度對學生抗挫能力進行研究,以尋求解決之道。
一、產(chǎn)生受挫心理的表現(xiàn)及原因
(一)交流存在障礙
由于每位學生受各自的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遭遇到不同的挫折,同樣,他們對挫折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對于天性樂觀、開朗的學生來說,挫折可能只是他們迎接更精彩未來的催化劑,因為見識到挫折,戰(zhàn)勝它們,才能知道收獲的可貴,才會更珍視現(xiàn)階段所擁有的人生、學識、家庭等。而對于某些內(nèi)心消極、負面情緒較重的人來說,挫折就像是一座高山,壓垮了他們對人生、對美好的期待。從目前來看,大部分學生由于受到挫折的影響,往往會在交流上產(chǎn)生障礙,變得越來越不喜歡與他人交流。更有甚者,受到挫折的嚴重影響,部分學生會將挫折無限夸大,甚至會成為壓垮學生心智的最后一根“稻草”,受這樣極端思想的影響,學生會變得偏執(zhí)、自閉,甚至會產(chǎn)生多種性格障礙。
(二)生理方面存在先天或后天的不足
部分學生由于自身生理方面的原因可能存在某些不足,這也影響了學生應對挫折的積極性。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要求非常高,這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可能是無法實現(xiàn)的。例如,在體育訓練中,某些學生由于身體原因不能及時跟上教師的授課步伐,當看到其他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演示完成學習任務時,他們內(nèi)心的自卑就會迸發(fā)出來,影響他們的心情和學習積極性。而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一旦他們遭遇這樣的挫折,就極有可能會對體育喪失學習的興趣,甚至會影響到他們學習其他科目的興趣。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多關注這類學生。
(三)在體育訓練中嚴重缺乏意志
當今大部分學生都成長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造成他們對事物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念。這種態(tài)度與體育鍛煉的初衷是相悖的,在體育訓練中,由于訓練的強度大,難度高,需要學生長期堅持才能掌握體育課程學習的精髓。由于小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較弱,所以體育課程的學習科目較為簡單,但是對于學生運動的持久性要求非常高,而現(xiàn)在的學生由于缺乏毅力,所學習的項目往往不能長期堅持下去,當學生堅持不下去后,往往會產(chǎn)生挫敗感,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二、培養(yǎng)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策略
(一)創(chuàng)造寬松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
在體育教學中,為了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完成抗挫能力實踐,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保持心情愉悅、樂觀地接受教師的授課內(nèi)容。以跑步訓練為例,很多學生都不喜歡跑步,因為跑步枯燥而且需要持久的耐力才能堅持下來。為了提高學生參加跑步訓練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些娛樂互動的小游戲,讓學生能夠在訓練的過程中勞逸結合,充分利用體育課堂時間進行鍛煉。同時,為了增強學生對課程的適應性,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制定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條件制定課程計劃,從而減少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挫折感。
(二)制造受挫環(huán)境,鍛煉其抗挫能力
體育教學對教學強度是有一定要求的,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增加教學難度,讓學生感受到壓力,并不斷激發(fā)自己的潛力,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例如,在對學生進行跳遠訓練時,在學生身體承受能力范圍內(nèi),可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如學生的跳遠的標準是1.5米,教師可以適當將原標準提高至1.7米,讓學生努力達成要求。又例如,在跑步訓練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努力刷新自己的記錄,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等,幫助學生在困難中不斷提高,不斷成長。
(三)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失敗的原因
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幫助學生學會正視挫折,并學會分析自己失敗的因素。在體育訓練和競賽中,當學生失敗時,不應該怨天尤人和妄自菲薄,而是應該從客觀的角度審視自身存在的不足。此時,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多在失敗中尋找原因,從技術水平、自身實力等方面找落差,并努力在不足之處努力鍛煉,提高自己,優(yōu)化自己,讓自己勇敢地攀過一座又一座高峰,最終才能成就自己。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抗挫能力訓練對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對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規(guī)劃時,需要從學生承受挫折的角度進行考量,適度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難度,從而讓學生體驗挫折,感受困難,學會在挫折中成長,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洪慶奇.小學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抗挫力的探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6.
[2]張常勝.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抗挫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