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丹+王麗萍+王曉健+謝小琴+劉倩+曾小娟
摘要:目的 探討肝癌患者采用圖像引導放射治療的臨床護理。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行放射治療的肝癌患者40例,均采用圖像引導放射技術治療,依據(jù)數(shù)字表抽取法隨機分組,就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照組20例)與個性化、整體護理干預(觀察組20例)效果展開對比。結(jié)果 兩組放療均順利完成,觀察組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jié)論 針對臨床收治的肝癌患者,在行圖像引導放療過程中,重視個體化、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可降低不良反應率,改善遠期生存質(zhì)量。
關鍵詞:肝癌;圖像引導;放射治療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3-0146-02
肝癌是一種高發(fā)的惡性腫瘤,據(jù)統(tǒng)計,約半數(shù)肝癌新發(fā)病例和死亡病例在中國[1]。肝臟也是惡性腫瘤常見的轉(zhuǎn)移部位,常為腫瘤病情進展的指標[2]。以往,由于全肝放療的耐受劑量遠低于肝臟腫瘤的根治劑量,使放療在治療不可切除肝臟腫瘤患者中的地位較為局限[3]。隨著放療設備、計算機技術的進展以及對放射生物學認識的加深,能對靶區(qū)予以高劑量照射、同時保護正常的肝臟,臨床研究證實,精確的體外放療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肝臟腫瘤的方式。圖像引導放療是以影像為基礎再次定位靶區(qū),對患者適當?shù)刂匦聰[位,能夠確保治療的精確性、減小受到照射的正常組織體積。因其精確性、先進性特點,在本病治療中成效顯著,有效規(guī)避了三維適形放療(3DGRT)和調(diào)強放射治療(IMRT)引發(fā)的腫瘤脫靶和正常組織超劑量照射等不足,具較高安全性[4]。但患者受疾病本身和對圖像引導放射治療認知缺乏的影響,仍有嚴重心理、生理障礙,對護理質(zhì)量有更高的要求。本次研究就整體花、個性化護理在肝癌行圖像引導放射治療中的作用展開探討,現(xiàn)匯報結(jié)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贛州市腫瘤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了這項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及人體受試者的研究原則,向每位患者提供了詳細的解釋,并簽署了書面知情同意書。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行放射治療的肝癌患者40例,均經(jīng)病理學或經(jīng)B 超、CT、MRI 等兩項以上影像學證實為肝臟腫瘤。采用數(shù)字表抽取法隨機按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50~74歲,平均年齡(47.5±4.5)歲。原發(fā)性肝癌9例,肝癌門靜脈瘤栓4 例,肝轉(zhuǎn)移癌7例。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48~73歲,平均年齡(47.1±4.9)歲。原發(fā)性肝癌10例,肝癌門靜脈瘤栓4 例,肝轉(zhuǎn)移癌6例。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
1.2納入標準
①經(jīng)病理學或經(jīng)B 超、CT、MRI 等兩項以上影像學證實為肝臟腫瘤;②患者拒絕手術或不適于手術治療;③KPS 評分≥70,可耐受放射治療;④患者溝通理解能力良好,能配合醫(yī)生治療;⑤經(jīng)呼吸訓練后,患者在模擬定位及放療過程中能適應并保持平靜淺慢的呼吸。
1.3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放射治療護理方案,包括日常護理、病情觀察等。觀察組重視整體護理方案的應用,具體步驟如下。
1.3.1放療前健康宣教 采用PPT宣教方式代替?zhèn)鹘y(tǒng)的口頭宣教模式,使患者及其家屬對放療中配合體位、步驟有直觀了解。向患者明確每次放療時驗證治療靶區(qū)為圖像引導放療優(yōu)勢,可保護正常組織,降低放射性損害,讓患者明白保持身體的穩(wěn)定性,對圖像引導放療的成功起到關鍵性作用。通過責任護士的健康宣教讓患者消除顧慮,增強配合依從性,達到圖像引導放療的順利進行。
1.3.2放療時心理護理 受疾病本身和放療操作的影響及預后的擔心,患者多有抑郁、悲觀情緒,護理人員需做好其社會文化背景及心理特征評估,恰當?shù)倪\用溝通技巧,由淺入深宣教,耐心、細致的講解,鼓勵患者積極配合,促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并給予情感支持,講解同類型成功治療病例及科室醫(yī)技水平,增強患者信心,最大程度的幫助患者解脫心理痛苦的困擾,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確保圖像引導放療順利進行。
1.3.3呼吸訓練及模擬定位的護理 對患者予以呼吸訓練,經(jīng)訓練后患者能適應并保持淺慢平靜的呼吸。模擬定位時患者取仰臥位,雙手上舉并交叉置于額前,熱塑體膜固定,適應并保持平靜淺慢呼吸,配合技師行強化CT 定位掃描,掃描范圍為膈頂上3~5 cm 至第4腰椎下緣,掃描層厚和層間距5 mm。CT 顯影不清的患者,在同樣的體位下行強化MRI 掃描。將掃描圖像傳至CMS 治療計劃系統(tǒng)。
1.3.4不良反應干預 ①照射野皮膚護理:做好健康宣教,囑患者穿吸濕性強、寬松、棉質(zhì)內(nèi)衣,便于穿脫、又減少了對皮膚的刺激;不可在照射野區(qū)域皮膚涂抹刺激強的藥物和堿性肥皂;局部禁粘貼膠布,禁用暖具或冰袋,保持干燥清潔,外出時,防止暴曬、風吹。②飲食指導:放療患者多有嘔吐、惡心、食欲不佳等不良反應,責任護士給予患者飲食指導,注意合理搭配飲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以高維生素、高熱量、高蛋白、低脂為主,禁油膩和辛辣,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加快病體康復進程。但不勉強進食,特別是放療前后30 min,以免引起條件性厭食,如果進食少或者不進食,可給予以靜脈補液或胃腸外營養(yǎng),以保證放療按計劃順利完成。同時,需多飲水,每日>3000 ml,以增加尿量,促進破裂、死亡的腫瘤細胞釋放的大量毒素排出,降低放療反應。③血象觀察:放療可引發(fā)骨髓抑制,護理人員需對外周血象變化密切觀察,注意患者有無出血、發(fā)熱癥狀,血小板低于70×109/L,白細胞低于3×109/L時,立即匯報醫(yī)生,放療需暫停,并用升白細胞藥物對癥治療。每周檢查一次血常規(guī),防止感染,依據(jù)需要,加強保護性隔離。
1.3.5家庭和社會支持 責任護士多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取得家屬配合,給予患者更多關愛,激發(fā)其熱愛生活的勇氣。
1.4指標觀察endprint
①記錄兩組圖像引導放射治療完成情況;②對比不良反應率;③生活質(zhì)量評定:應用健康測量量表(SF-36)評估,共含36個條目,涉及生活滿意度、健康指數(shù)、社會功能、情感職能4個因子,每個0~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文中涉及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組間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字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治療及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圖像引導放療計劃均順利實施,觀察組僅交叉感染1例,不良反應率為5.00%;對照組照射野皮膚損傷4例,交叉感染2例,便秘1例,不良反應率為35.00%,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 生活質(zhì)量比較
觀察組生活質(zhì)量評估量表生活滿意度、健康指數(shù)、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科技的發(fā)展,放療技術也隨之日趨完善。圖像引導放療是一種將放射治療機與影像設備結(jié)合在一起的技術,在治療前獲取患者的影像,然后與定位影像配準,通過移動治療床校正患者的位置,確定治療靶區(qū)與計劃靶區(qū)一致后,應用影像學技術,增強放射治療劑量對機體腫瘤組織的適形度,進而達到防止正常組織并發(fā)癥,提高腫瘤局部控制強度的效果,對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顯著[5]。圖像引導的出現(xiàn)已可精確定位、計劃和治療,進一步提高了放射治療的效果。但受腫瘤本身及放療操作因素的影響,對護理質(zhì)量有更高要求。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放療前重視健康宣教,圖像引導放療與普通的直線加速器、三維適形放療的最大區(qū)別是,其在放療前,需經(jīng)CT掃描定位,再行照射操作,擺位、驗證、放射治療用時均較長,對患者配合度有更高要求,做好圖像引導放療的健康宣教尤為重要。責任護士采用PPT宣教方式,主要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圖像引導放療的基本知識、精確的放療工作流程、治療方法、CT模擬定位時的配合要點、體位固定膜的制作等。使患者知曉圖像引導放射治療優(yōu)勢,配合要點,注意事項,進而促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為放療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6]。
綜上所述,對臨床收治行放射治療的肝癌患者,在行圖像引導放療過程中,應強調(diào)計劃性、連續(xù)性、適時性、針對性的整體護理干預實施,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保證放射治療的順利完成,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延長患者的生命。
參考文獻:
[1]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Craig JR,Peters RL,Edmondson HA,et al.Fibrolamellar carcinoma of the liver:a tumor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distinctiv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J].Cancer,1980,46(2):372-379.
[3]林根來,曾昭沖,吳錚,等.常規(guī)分割三維適形放療對不可切除的原發(fā)性肝細胞癌的療效分析[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2012,32(3):311-313.
[4]朱廣迎.放射腫瘤學[M].第2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146.
[5]魏君麗,郭艷.肺癌放療的臨床護理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5.
[6]鞏漢順,鞠忠建,韓媛媛,等.圖像引導放射治療技術提高腹部腫瘤放射治療精度的臨床研究[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2,6(14):3887-38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