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輝林
越寫,越好
——我的下水文寫作經(jīng)驗
文︳陳輝林
很多老師時常拿市面上熱銷的作文參考書中的文章給學生當范文,讓學生閱讀借鑒。我仔細閱讀過這類“作文寶典”,發(fā)現(xiàn)其內(nèi)容大多不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寫景文《神秘的廬山》《黃山奇石》,觀察動植物的《駝鳥》《石蒜》等,這些范文離學生的生活遙遠,無法喚起學生的激情和共鳴。
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寫景文時,我早早伏案準備,思索寫什么、如何寫,如何找到與學生的共同點,點燃他們的寫作激情。
寫景之文,首先要取景。景點一要熟悉、喜歡,二要有話可寫。想來想去,我確定了目標——美麗的虎巖公園。接下來就思考如何選材?;r公園那么大,可寫之處那么多,難道我都一一寫下來?當然不行,包羅萬象只會零亂不堪。這就關系到材料的取舍了。經(jīng)過一番取舍,我選取了三個點——花(美)、石(奇)、樹(多)。為文之前,還要謀篇布局。因為自己寫下水文,我才知道這一步驟的難度。那么多材料,要如何組織呢?現(xiàn)在小學生作文言之有物還較容易,要言之有序就難多了。許多小學生作文混亂不堪,讀起來找不著北。因此,謀篇布局不能不仔細思量。一般情況下,我鼓勵學生模仿課文的行文思路。寫景文,我常模仿《桂林山水》的總分總結構和《頤和園》的按游覽的先后順序組織文章。小學生作文正處在起步階段,脫離了最基本的框架訓練,是不會走上正途的。我在寫作時考慮了這些因素,在作文指導課上,以課文為范文,以下水文為指引,一層一層引導學生寫作。
為文之時,我想著如何把景物寫具體、寫生動。因為學生寫景多點到即止。如公園里有許多花,有樹,還有好多巖石,有……寫不完的“有”“還有”,讓人看了頭痛。我是這樣寫的:虎巖公園的花真美啊!那么多顏色,明亮地照耀著你的眼睛,雪白的、金黃的、粉紅的、半紫半紅的……有的像個金色小太陽,有的像公雞的頭冠,有的葉子卷起來像棵花椰菜。有的打著朵兒,有的已經(jīng)盛開。每一朵兒都在歡笑著,都在等你的到來……我先運用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從視覺上描寫花,然后寫到嗅覺,再到聯(lián)想。豐富的想象,使文章意境唯美。
范文不一定要寫滿、寫全,或者寫全但不一定完全展示給學生看?!睹利惖幕r公園》,我只讀了花兒這個部分,把余下的石(奇)、樹(多)讓學生去仿寫。
讀下水文時,我也并不是一個人唱獨角戲,我會時時與學生互動,鼓勵學生參與,點燃他們心中的激情。例如:
師:虎巖公園的桂花開了,遠遠就能聞到,我忍不住說——
生1:好香啊!
生2:真香?。?/p>
師:沉浸在花香之中的我忍不住浮想聯(lián)翩——
生1:好想變成一只小蜜蜂,飛進花叢跳一支優(yōu)美的舞蹈。
生2:采下來,泡一杯香香的桂花茶,或者做成桂花糕。
生3:靠著桂花枕入眠,做一個香甜的夢。
師:你們的想象真豐富,咱們師生心意相通啊。
更多的時候,我會提出一些要求:這一段,我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點?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老師模仿了哪篇課文?有意識地把各種作文要素引進課堂。
一篇篇下水文,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更激勵了他們寫作的信心。
我寫過很多下水文,一次次寫下來,我體驗到為文的艱辛,也了解了學生寫作的難點,并根據(jù)學情適時調(diào)整教學的思路。后來,寫得多了,我也體驗到文思泉涌的快樂,時常獲得市區(qū)各項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敝挥杏H自嘗試,才知酸甜;只有經(jīng)常去寫,才能提高寫作的水平。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更需要老師精心備課。請試著執(zhí)筆寫一寫吧。
(作者單位:永州市冷水灘區(qū)楊家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