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船
她是我媽。五年前,她把我送到歐洲去讀書,五年后我畢業(yè),在英國,她要來看我。
我開始不太贊成。大老遠的,跑來干嗎?她不會講英文,做什么事都要我在身邊,何況英國真的沒有什么好玩的。結(jié)果她還是來了。
我去接她的機,她一身沖鋒衣,背個小書包,拖著一個拉桿箱,在希斯羅機場中,稍顯土氣。
意料之中的,她到英國后面臨著很多的不習慣。而她的這些不習慣,也讓我無所適從。比如,她在店里試衣服的時候,會大聲用中文跟店員講那衣服如何如何大了小了,自己原來體型很棒等。而我只好在一旁飛速地挑重點翻譯,然后告訴人家,我們再去別的地方逛逛好了。
作為留學(xué)生,我平時很少去餐館,就算去,也只對幾家中餐館熟悉。我?guī)コ灾胁停缘貌婚_心:這東西國內(nèi)一半價錢就吃得到,你帶我吃這個干嗎?于是我從網(wǎng)上查了幾家評價不錯的西餐小館,進去之后她又讀不懂菜單。我給她從頭到尾翻譯菜單,通常是翻譯后面幾道菜的時候,她已經(jīng)把前面的忘記了。最后胡亂點一個,上來亂七八糟的菜,還是埋怨我,不了解的地方還敢來,西餐也沒什么好吃的。我跟她解釋,這是網(wǎng)上評價很高的地方,她又教育我,網(wǎng)上的東西不能隨便信。
雖然從來都不是一個小氣的人,可她習慣在每個價格后面加個零,換算成人民幣,然后嘟囔一句:好貴啊。她會嫌棄外國人辦事效率低,結(jié)賬的時候半天算不出來,一個勁兒地讓我催。她會嫌棄外國旅館的條件不好,錢沒少花,居然連雙拖鞋都沒有。
有的時候,她讓人哭笑不得。因為不會說英文,所以她特別愿意主動和一路上遇見的中國人,尤其是留學(xué)生聊天。留學(xué)生們和她聊了一會兒之后,總會對我說一句:“能帶著媽媽出來玩,羨慕死我們了?!彼龥_著我自豪地說:“看,人家都羨慕你呢!”仿佛是她幫我在別人面前加了分。
有的時候,她讓人覺得很無奈。她會跑進化妝品店,開心地對外國化妝品行業(yè)做一番了解,雖然她很少化妝。她習慣了國內(nèi)有人陪伴的購物體驗,對于英國店員總是站在一旁讓你自己看覺得很不理解。她總是拿起她感興趣的東西,讓我在外包裝上找出原料、原產(chǎn)地、生產(chǎn)日期。她會問我這東西是否適合她的年齡,而我一個男生,對化妝品著實不了解。
有的時候,她讓人很心煩。盡管從來沒來過英國,地圖也不在她手中,但她總是要對我所走的路線提出質(zhì)疑。我在問路、買票、結(jié)賬的時候,她總是在一旁不停地提醒我,錢要點好,不要被騙,收好票據(jù)……
終于有一次,因為辦退稅,我們出現(xiàn)了分歧。我終于沉不住氣了。我?guī)е叩焦珗@,找了個長椅坐了下來,對她說,我累了,想歇一歇。她知道我不開心,倒也不急,坐在旁邊,自己拿出那本旅行指南《英國》慢慢看了起來。那是本又厚又重的書,卻是她一路上唯一的中文書,被她翻了好幾遍。有時候我在火車上睡醒了,看她不是在翻那本書,就是看著窗外。
好像過了好久,她都沒有說話。我回頭看看她,她臉色很不好?!拔蚁肽惆至??!彼蝗徽f了一句。
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做了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獨自生活的五年早已經(jīng)讓我忘記了剛踏上這片土地時的恐慌。我很自然地認為,我知道的事情,所有人都應(yīng)該知道。可除了“English”“No”之外,她幾乎不會講一句英文,更是一個詞也聽不懂,而我是連接她與外界的唯一通道。雖然每天都和她在一起,但我走在街上可以聽懂路人的議論,看懂公交車上的廣告牌。而她的一切,除了我,只有那本《英國》。
我隱約記起,在我剛來英國的時候,也曾因為英文不熟練,說話常常跳中文;也曾經(jīng)因為在餐館聊天聲音太大,引得鄰桌頻頻側(cè)目;也曾吃不慣那血淋淋的牛排,喝不了苦兮兮的咖啡;也曾將所有商品的價格乘以匯率,然后畏首畏尾地花錢……
中西方的環(huán)境相差如此之大,我怎么可以期待她在幾天之內(nèi)就做到我?guī)啄瓴蓬I(lǐng)悟的東西?她敢于從自己熟悉的中文世界買張機票跑到萬里之外的英國,就是因為我在這里,我是她的信心。
她確實愿意和遇見的中國人聊天,往往都聊得很投機。很多人甚至和她互留郵箱,約定回國聯(lián)系。她確實喜歡通過我和外國人問這問那,但也說出一些比我有深度得多的觀點讓外國人驚詫。我們甚至遇到一位老教授,為了聽我媽媽講中國而請我們吃了一頓價格不菲的晚餐。她確實做事很小心,可這是她一貫的作風,而我也因為保留了結(jié)賬的票據(jù),在稍后發(fā)生的事情上大大受益。她雖不會英文,卻傾其所有,讓我得到最好的教育。
我站起來,拉起她的手,對她說:“咱們走吧。”“去哪兒?”“白金漢宮。”“那是哪兒?”“英國女王住的地方?!?/p>
她打開她的小書包,拿出那本《英國》, 嘴中念著“白……白……白……”打算找白金漢宮的介紹。我把書接過來,翻到那一頁,開始邊走邊給她念:“白金漢宮,是位于英國威斯敏斯特城內(nèi)……”
一段念下來,她似聽非聽,眼睛看著遠方?!奥犃藛??”“嗯?!薄翱词裁茨??”她指著天邊,對我說:“你看那邊的天好低啊,云彩好像伸手就能夠到。”
初秋的倫敦有些潮濕,溫暖的太陽曬出落葉腐敗的味道。我越過她的頭頂向她指的方向看去,才發(fā)現(xiàn),原來五年沒有和她并肩走過,她竟然矮了那么多。
和她在英國的旅行已經(jīng)過去了兩個月。我們已經(jīng)回到了國內(nèi),她也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每天依舊忙叨叨地趕場子上課,滿意飯店里服務(wù)員的速度,購物的時候被店員尾隨著,隨時問這問那。就好像那一個月的英國之旅從沒發(fā)生過一樣。只是偶爾,吃過晚飯,她會對我和我爸說,她有時候會恍惚地想起她在英國牽著我的衣角,跟在我后面什么都不用愁地走著,那感覺真棒—我也記得那感覺,那年我四歲。
素心箋
★我們是普通班級,高三以后,很多人都放棄自己了,每當我去學(xué)習都會被他們嘲笑。
—牌友只會催你打牌,酒友只會催你干杯,而靠譜兒的人卻會感染你進步。圈子決定人生,接近什么樣的人就會走什么樣的路,所以,遠離他們,做好你自己的事。
★為什么厲害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與其把自己的價值寄托在與人比較上,倒不如收回流連在別人身上的目光,畢竟自身的進步比與他人一爭高下重要得多。
★不善交際,總是害怕與人聊天。
—有時,你聊起任何話題對方都聊得下去,不是因為你口若懸河,而是因為對方極其感興趣。了解的,對方會說你不知道的部分;不了解的,對方會問你知道的部分。聽過的,對方懂得分享感受;沒聽過的,對方的好奇也讓你充滿言說欲。所以,如果對方都不怕,你也不用怕。
★好多事情,堅持做下去真的太難了!
—你不會的東西,覺得難的東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別人優(yōu)秀了。因為大部分人都不舍得花力氣去鉆研,自動淘汰,所以你執(zhí)著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再說,人生要做的事太多,哪有工夫在一件事上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