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強
小學語文教學合作模式運用現(xiàn)狀與對策
黃志強
2001年,我國實行新一輪課程改革,將合作學習提升到重要地位并在中小學廣泛推行。本文將以小學語文教學合作模式為研究對象,對存在的問題做出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專業(yè)研究提供足夠的理論依據(jù)。
小學語文 教學 合作模式 對策
(一)小組劃分自由隨意
很多時候,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合作模式就是讓學生進行自由交談,在這樣錯誤的觀念下,造成小學語文合作模式分組比較隨意,使小組之間實為懸殊:好生組群雄爭辯,討論得熱火朝天;差生組則一籌莫展,面面相覷。這種不公平競爭會打擊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削弱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另外,由于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有時候會有“原意和你玩,不愿意和他玩”的心理,從而故意排斥、孤立個別學生。還有一些小學生適應性較差,不能很快融入新班級,很難找到小組立足,就會產生自卑、孤僻的心理。
(二)小組分工模糊不均
在合作模式教學下,對于小組成員的分工也不是很明確,因為小學生能力水平差距較大,有的理解能力強、有的溝通能力強,如果教師沒有明確的小組分工和責任均衡,就會出現(xiàn)“少數(shù)人學習、多數(shù)人空閑”、“小權威”、“搭便車”等弊端。比如會有一部分小學生則抱著“搭便車”的偷懶心理,討論時心不在焉、東張西望、無所事事,坐等別人發(fā)言,自己卻不主動思考。還有的學生習慣了獨立學習,對合作學習模式缺乏了解,沒有多少參與熱情和積極性,更愿意獨自默默完成學習任務,覺得小組討論浪費時間。
(三)合作內容和合作時機不當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但并非適用于所有內容和時間。有的教師生搬硬套,不論新授課、鞏固課還是練習課,不管課文的文體類型、難易程度和教學重難點,一律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課前沒有做好充足準備,吃透教材,熟悉學情,篩選研討問題,安排預習任務,一上課就匆忙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無所適從。
(一)控制小組人數(shù)
我國很多小學班級人數(shù)都高達五六十人,因此要合理安排小組人數(shù)與座位朝向。在人數(shù)上筆者建議為4—6人,并且根據(jù)所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調整。傳統(tǒng)的班級座位安排是“狹田式”的,即學生座位一字橫向排列面向教師,這種做法限制了學生之間面對面交流,進行合作學習時,可以把同組學生的座位拼在一起,整個班級形成“田字形”、“井字形”或“花園式”。小組之間留有過道和空間,方便學生跨組交流和教師巡視班級。
(二)建立明確的合作關系
首先,確立共同目標。人類活動存在競爭、合作、個人三種情境。在個人情境中,個人目標和他人目標沒有關系,即每個人各自實現(xiàn)目標,互不影響;在競爭情境中,個人目標和他人目標是對立關系,即他人的成功妨礙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在合作情境中,個人目標和他人目標、集體目標是統(tǒng)一關系,即當且僅當他人達到各自的目標,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只有人人成功,才是集體的勝利。
然后,分配個人角色。由于小學生對于討論問題的計劃性不高,這就需要老師按照不同情況,幫助他們設定角色。就像一只出色的球隊,不僅要求每一位球員球技精湛、守好本職,還要所有球員齊也協(xié)力、配合默契,才能贏得比賽。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個人責任的分配,也可以由學生自薦、小組選舉等多種方式相結合來確定?;镜慕巧珮嫵砂I導者、發(fā)言員、記錄者和糾察員。
最后,培養(yǎng)合作態(tài)度,教授合作技巧。合作技巧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相當于黏合劑和潤滑劑的作用,良好的合作技巧可以將學生緊密團結在一起,減少交流過程中的摩擦和沖突。教師應意識到沒有人生而就會與他人有效溝通、和諧相處,要交溝通技巧的教學作為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模式運用的一個重點工作來看待。
(三)評價方法要多元化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師在評估合作模式運用是否有效的時候,采取最多的方法就是客觀測驗法,不可否認的是,客觀測驗法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通過小學生答題是否正確,可以非常準確地看出學生討論是否對所考知識點的掌握有所幫助。然而它的弊端也非常明顯,僅以一次考試成績來評估小學生的能力,未免片面化、主觀化,以偏概全。
對于小學語文合作模式的評價方法要多元化,例如讓學生自我評價,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評價變成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過程;通過組內互相評價,可以加深彼此的認識和了解,形成親密友愛的同伴關系,促進小組合作活動順利開展;通過小組之間互相評價,便于建立競爭機制,激發(fā)各小組的積極性和榮譽感;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遵循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方式,指導學生對個人表現(xiàn)和小姐成績做出正確的結果歸因,指明今后學習的努力方向。
綜上所述,語文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為本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整合。尊重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發(fā)揮教師教學組織者的作用,由"教師講授一學生接受"的授受式教學轉變?yōu)閷W生主動學習的接受式學習,實現(xiàn)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和師生之間的多元多維的教學信息互動目標。
[1]肖卿真.探討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J].求知導刊,2013(04).
[2]李靜.對小學中年級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
(作者單位:龍海市浮宮鎮(zhèn)八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