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
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屬于其中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心肌長期處于缺血以及缺氧的情況,進而導致心肌出現壞死,其主要因素為患者的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并在各種因素下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出現破裂,出現血栓,導致患者的心肌出現嚴重缺血壞死,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較高,其病情發(fā)展較為迅速,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并且該疾病往往在幾分鐘內就能發(fā)到病情的高峰,因此有效的治療是保證患者健康的關鍵,但是由于該疾病發(fā)病較為突然,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有效的護理干預也是必不可少的[7],此次研究旨在討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全程幼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效果,為此特選擇9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東平縣中醫(yī)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1],同時所有患者以及家屬均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并且所有患者均無藥物過敏史,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并且均配合治療。上述患者根據其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45例,年齡39~79歲,平均年齡(54.87±2.31)歲,男、女患者比例為25∶20,例,對照組患者45例,年齡39~79歲,平均年齡(53.17±2.11)歲,男、女患者比例為24∶21,上述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本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包括合理的飲食搭配,提醒患者戒煙戒酒,并且適當的參加活動,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藥物方面予以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J20171021)、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1408),避免患者身體勞累等。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全程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1)優(yōu)質心理護理,患者長期飽受疾病的痛苦,心理會對該疾病產生焦慮或恐懼感,加上并發(fā)癥的困擾,精神上也是降到了最低迷的狀態(tài),也有很多患者從意識上就放棄了治療,因此疏導患者消極心理也至關重要。護理人員應該熟知患者資料,實施針對性科學心理輔導,溝通時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要誠懇,語氣要溫柔,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讓患者重新恢復生活的信心。另外,醫(yī)護人員和患者以及家屬進行溝通,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減輕患者心理壓力[2]。(2)術前護理,在手術前,護理人員應積極的調整患者心態(tài),并做好手術準備,同時對手術的儀器、藥品等進行嚴密檢查,輔助患者進行術前檢查,針對于生命體征指標較弱的患者,應進行特殊檢查以及處理。(3)加大術后基礎護理,首先飲食方面,忌食過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選擇低糖、低鹽、低脂肪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粗糧等。其次環(huán)境方面,患者所處的環(huán)境需要陽光充足,空氣清新且流通性好,溫度濕度適宜,可以放一些舒緩輕柔的音樂,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適當讓患者參加戶外活動,感受新鮮空氣,增強機體免疫力。(4)優(yōu)質病情護理,護理人員一定要密切的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并且做好記錄,定時對患者的血壓、心率進行檢查,如果患者出現任何不良反應情況,應及時的通知主治醫(yī)生,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切實做好病情護理,這樣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3]。(5)肢體功能鍛煉,可以對患者進行關節(jié)按摩,即對患者的上肢、手指等關節(jié)處進行按摩,先按摩大關節(jié)后小關節(jié),幅度由小變大,增加患者的舒適度。同時按摩患者神門、內關與厥陰俞、心俞幾個穴位,用拇指端內面掐揉,逐漸增加力度,以患者感到酸麻脹痛無法忍受,或心痛癥狀消失或緩解為宜。(6)針刺內關與膻中兩穴,力度中等,不留針,若患者仍疼痛不止,可針刺通里與神門兩穴。同時取 患者交感、腎上腺等穴位,點壓 1 min,并壓上活心丹,然后用膠布固定好。
觀察上述患者的治療效果,并監(jiān)測患者舒張期時間、E峰減速時間、最大流速以及舒張晚期最大流速,同時比較患者的滿意度。
治療效果分為滿意、有效以及不滿意三等級,滿意,患者分別護理后,對護理方式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指患者因護理臨床癥狀大幅度的緩解,但仍然存在少許不滿意的情況;不滿意,指患者對護理不滿意[4]。
采用自擬調查問卷進行滿意度調查,滿分為50分,4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30~40分為滿意,30分以下為不滿意[5]。
五、統(tǒng)計學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有效率比對照組的高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相關臨床指標,其中,觀察組舒張期時間為(95.2±6.1) ms,E峰減速時間為(196.7±25.4) ms,而最大流速為(82.9±10.8) ms,舒張晚期最大流速為(53.1±11.6) ms;而對照組的舒張期時間為(63.5±9.9) ms,E峰減速時間為(173.8±25.6) ms,最大流速為(77.9±8.1) ms,舒張晚期最大流速為(42.4±11.7) ms,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21例,滿意23例,不滿意1例,總比較滿意率為97.78%;而對照組中患者滿意19例,比較20例,不滿意6例,總比較滿意率為86.67%;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相關臨床指標情況
表3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χ2=4.985,aP<0.05
急性心肌梗死又稱為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中較為嚴重的心血管內科疾病,隨著生命質量的不斷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同時該疾病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均較高,如果患者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則嚴重影響其健康。引起該疾病的病因較多,可能與飲食不當、體質較弱、情緒激動等,并且該疾病在發(fā)病時會伴有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全程優(yōu)質護理干預是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重點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并強化日常護理理念,將護理責任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將患者的利益放置在第一位[6],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最簡單、最高效、最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為患者打造一個舒適、優(yōu)質的治療環(huán)境,從接診到治療,從入院到出院,對患者的日常細節(jié)均進行優(yōu)化,更加重視患者的內心,進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信心,增加對治療的依從性,進而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而在此次研究中,我們將全程優(yōu)質護理措施應用到每一個方面,包括入院護理、心理護理、術前護理、術后護理以及日常生活護理等,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比常規(guī)護理的效果要明顯[7]。
通過本文研究可得出,兩組患者分別進行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有效率比對照組的高6.67%,同時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舒張期時間、E峰減速時間、最大流速以及舒張晚期最大流速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另外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的高11.1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實施全程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效果較為理想,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臨床指標,并緩解其臨床癥狀,保證患者健康,加速患者的恢復,同時提高整體的服務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