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仕元,王世祥
(重慶市南川區(qū)人民醫(yī)院,重慶 408400)
用靶控輸注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法對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麻醉的效果對比
黃仕元,王世祥
(重慶市南川區(qū)人民醫(yī)院,重慶 408400)
目的:比較用靶控輸注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的方法對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麻醉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在重慶市南川區(qū)人民醫(yī)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11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110例患者分為舒芬太尼組和瑞芬太尼組,每組各有55例患者。對舒芬太尼組患者采用靶控輸注舒芬太尼的方法進行麻醉,對瑞芬太尼組患者采用靶控輸注瑞芬太尼的方法進行麻醉,然后比較兩組患者在麻醉不同時刻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及其術后蘇醒的時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的時間、術后拔管的時間及術后的疼痛評分。結果:1)在拔管時,舒芬太尼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動脈壓均優(yōu)于瑞芬太尼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與瑞芬太尼組患者相比,舒芬太尼組患者術后蘇醒的時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的時間及其術后拔管的時間均更短,其術后的疼痛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兩組患者麻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用靶控輸注瑞芬太尼的方法對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麻醉相比,用靶控輸注舒芬太尼的方法對此類患者實施麻醉的效果更佳,能有效地改善其拔管時的心率和平均動脈壓,縮短其術后蘇醒的時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的時間及術后拔管的時間,緩解其術后疼痛,且麻醉的安全性較高。
腹腔鏡手術;靶控輸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麻醉
靶控輸注是一種新型的靜脈輸注藥液的方式,具有操作簡便、給藥精準及可控性好等優(yōu)點[1]。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均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藥。近年來,臨床上常采用靶控輸注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的方法對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麻醉。本文主要比較用靶控輸注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的方法對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麻醉的效果。
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在重慶市南川區(qū)人民醫(yī)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11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110例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有麻醉藥過敏史。2)患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疾病。3)患有精神類疾病。4)非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有65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其最小年齡和最大年齡分別為23歲和56歲,平均年齡為(41.4±4.6)歲。其中,有ASA分級為Ⅱ級的患者67例,為Ⅲ級的患者43例。隨機將這110例患者分為舒芬太尼組和瑞芬太尼組,每組各有55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對舒芬太尼組患者采用靶控輸注舒芬太尼的方法進行麻醉,方法是: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密切監(jiān)測其心率、血壓等。為患者開放上肢靜脈通路,連接TCI-I型注射泵。用2mg的咪唑安定、0.5ng/ml的舒芬太尼、3μg/ml的丙泊酚以靶控輸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麻醉誘導。待患者的意識消失后,為其靜脈注射0.6mg/kg的羅庫溴銨,并對其進行經(jīng)口氣管插管。之后用0.3ng/ml的舒芬太尼和3μg/ml的丙泊酚以靶控輸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麻醉維持。2)對瑞芬太尼組患者采用靶控輸注瑞芬太尼的方法進行麻醉,方法是: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密切監(jiān)測其心率、血壓等。為患者開放上肢靜脈通路,連接TCI-I型注射泵。用2mg的咪唑安定、4ng/ml的瑞芬太尼、3μg/ml的丙泊酚以靶控輸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麻醉誘導。待患者的意識消失后,為其靜脈注射0.6mg/kg的羅庫溴銨,并對其進行經(jīng)口氣管插管。之后用3ng/ml的瑞芬太尼和3μg/ml的丙泊酚以靶控輸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麻醉維持。術中每隔45min,為兩組患者靜脈注射10mg的羅庫溴銨。
1)觀察并比較在麻醉前(T0)、麻醉誘導后(T1)、插管時(T2)、手術探查時(T3)及拔管時(T4)兩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動脈壓。2)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后蘇醒的時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的時間及術后拔管的時間。3)采用自制的疼痛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發(fā)生術后疼痛的情況。此量表的分值為0~1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嚴重[2]。4)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麻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拔管時,舒芬太尼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動脈壓均優(yōu)于瑞芬太尼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麻醉前、麻醉誘導后、插管時、手術探查時,兩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動脈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與瑞芬太尼組患者相比,舒芬太尼組患者術后蘇醒的時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的時間及其術后拔管的時間均更短,其術后的疼痛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在麻醉的不同時刻其心率及平均動脈壓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麻醉相關指標及術后疼痛評分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麻醉相關指標及術后疼痛評分的比較(±s)
注:與瑞芬太尼組相比,*P<0.05。
組別 術后蘇醒的時間(min) 術后自主呼吸恢復的時間(min) 術后拔管的時間(min) 術后的疼痛評分(分)舒芬太尼組(n=55)5.7±1.3* 4.8±1.2* 6.7±1.1* 2.6±0.8*瑞芬太尼組(n=55)13.8±3.2 10.7±3.7 20.7±3.1 4.8±1.2
在進行麻醉的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每組各有2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惡心的癥狀,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均為3.6%。兩組患者麻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瑞芬太尼是一種常用的麻醉藥,具有起效迅速、半衰期短、在體內(nèi)無殘留等特點。舒芬太尼是一種新型的μ阿片受體激動劑,具有起效迅速、應激反應小等特點。與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提高了8倍左右[3]。靶控輸注法是一種以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為基礎的靜脈給藥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采用靶控輸注的方法對行腹腔鏡手術的55例患者實施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與鐘劍洪等人的研究結論[4]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與用靶控輸注瑞芬太尼的方法對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麻醉相比,用靶控輸注舒芬太尼的方法對此類患者實施麻醉的效果更佳,能有效地改善其拔管時的心率和平均動脈壓,縮短其術后蘇醒的時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的時間及術后拔管的時間,緩解其術后的疼痛,且麻醉的安全性較高。
[1]楊琦琳,柴靜,王堅偉.靶控輸注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用于外科腹腔鏡手術麻醉的臨床研究[N].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13(3):267-269.
[2]何永軍.靶控輸注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在外科腹腔鏡手術中麻醉效果觀察[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6,14(4):791-793.
[3]崔卓越,魏海濱.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輸注靜脈麻醉用于胸外科手術的臨床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4,16(5):84-85.
[4]鐘劍洪,劉妙雯,梁江惠.瑞芬太尼聯(lián)合異丙酚雙靶控輸注與七氟謎麻醉用于外科腹腔鏡手術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1,28(8):5932-5933.
R614.2
B
2095-7629-(2017)8-0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