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圓圓
(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部,江蘇 南京 211170)
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分析及提升對策
張圓圓
(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部,江蘇 南京 211170)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高職院校教學的信息化已經(jīng)成為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提升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是必要的。通過對南京5所高職院校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對學校開展培訓情況、教師信息化培訓意識、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能、教師信息化設計能力、教師利用網(wǎng)絡教學能力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加強教師的信息化素養(yǎng)、加強教師自身知識的學習、學校建立培訓體系以及創(chuàng)建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等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對策。
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對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我國教育發(fā)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程度決定教育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而在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過程中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重要的影響因素[1]。目前,我國職業(yè)教育進入內涵建設階段,高職院校教師要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以滿足信息社會對人才質量的需求。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高職院校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已經(jīng)是一種趨勢,這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才能把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有效融合,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但是,目前高職院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普遍不足,存在一系列問題,為此筆者在南京5所高職院校就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對策,以促進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
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并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教學能力是教師職業(yè)技能的一部分,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歐美以及國內許多學者和專家都對教學能力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孟育群認為教學能力包括五個方面:認識能力、設計能力、傳播能力、組織能力和交往能力[2]。申繼亮等從認知心理學方面進行研究,認為教學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監(jiān)控、教學認知以及教學操縱的能力等方面。
目前,國內學者對于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含義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界定,但是普遍共識是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以現(xiàn)代的教育理論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科學安排教學設計,提升教學效果的能力。顧小清認為信息化教學能力包括四個方面:基本信息的能力、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能力、信息化理念的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學實施的能力。王衛(wèi)軍認為信息化教學能力主要包括6種能力:信息化教學遷移的能力、信息化教學融合的能力、信息化教學交往的能力、信息化教學評價的能力、信息化教學協(xié)作的能力、促進學習者信息化學習的能力[3]。
為了客觀了解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現(xiàn)狀,筆者設計了調查問卷,在南京5所高職院校開展了實地調研與訪談。共發(fā)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196份。教師基本信息情況見表1。
表1 教師基本信息情況
2.1 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培訓情況
本次調查問卷關于教師培訓情況設計了6個方面問題,即參加學校組織的面授學習和培訓、校外機構提供的面授學習和培訓、學習組織的網(wǎng)絡學習與培訓、校外機構組織的網(wǎng)絡學習和培訓、業(yè)余時間自己利用網(wǎng)絡學習、無任何學習和培訓。根據(jù)調查,參加過信息化教學培訓的教師占80.8%,參加培訓時間一周左右的占25.6%,1-2天的占56.7%,而且教師培訓基本上是以學校組織的免費培訓為主或者教師自己利用網(wǎng)絡資源自學。參加學校組織培訓的教師占40%,自學的占30%??梢钥闯?,沒有參加過信息化培訓的教師很少。但是參加培訓的教師培訓時間相對較短,學校組織培訓較少。
2.2 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指導者與實施者。教師信息化教學的意識對信息化教學效果有很大影響。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能夠促進教學改革與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對能夠減輕教師教學負擔認可度較低,這說明教師信息技術能力還需加強,需要對信息技術軟硬件有更好的掌握。調查顯示,78%的教師經(jīng)常使用信息技術,很少使用的占14%,從不使用的占8%,說明大部分教師能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也愿意學習信息技術,提升自身信息化素養(yǎng),但是只有5%的教師愿意主動對信息化教學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從側面反映出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只是停留在基礎層次上,有些教師受專業(yè)影響,對應用信息化教學動力不足。
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作用方面,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更加容易掌握,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便于與學生溝通;但是對于信息技術便于學生協(xié)作學習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分析問題能力的排序不高。這說明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學習與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問題。教師不僅要加強信息技術軟硬件的學習,還要加強教學理念的提升。
表2 信息技術對教學以及對學生的作用統(tǒng)計表
2.3 教師信息化教學的技能
良好的信息化技術是有效開展信息化教學的保證,為此對教師對信息軟件掌握的情況進行了調查,按照掌握熟悉程度排序如下: 360、IE等瀏覽器(59%)、百度、google等搜索工具(52%)、Word、PowerPiont等辦公軟件(43%)、Photoshop等圖像處理工具(2%)、Dream weaver+ASP、flash、Authorware等網(wǎng)頁制作軟件(3%)。
結果表明,大部分教師對于百度、google等搜索工具,火狐、IE、360等瀏覽器都能熟練應用,但是對于Photoshop圖像處理工具、Dream weaver+ASP、flash、Authorware等網(wǎng)頁制作軟件掌握情況很差,80%以上的教師基本沒使用過,所以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水平急需提高。
2.4 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設計能力
信息化教學的設計能力是指教師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合理地設計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質量的能力。信息化教學設計要求教師能有效整合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最終達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xiàn)代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既要有先進的信息技術理論,又要具有把信息技術與課程相融合的能力[4]。
調查顯示,80%的教師對于教育技術理論有所了解,但是只有12%的教師應用了現(xiàn)代教育理論;30%的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策略不了解;70%以上的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式教學,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20%的教師嘗試采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結果說明,高職院校教師基本了解了信息化教學理論,但是對于具體信息化教學策略沒有掌握,教師基本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師的教,對于學生的學設計不多,教師整體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2.5 教師利用網(wǎng)絡提高信息化教學的能力
教師利用網(wǎng)絡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設計、開發(fā)信息化教學資源,發(fā)布學習任務,在線答疑等。調查顯示,85%的教師認為使用網(wǎng)絡開展信息化教學目的是向學生發(fā)布通知、給學生提供學習資源;60%的教師認為是在線答疑,布置作業(yè),這說明一部分教師沒有開展網(wǎng)絡教學,而開展網(wǎng)絡教學的教師對于在線答疑、布置作業(yè)等功能使用較少。所以教師要擴大網(wǎng)絡教學工具功能的使用,發(fā)揮網(wǎng)絡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網(wǎng)絡化教學效果[5]。
3.1 轉變觀念,提升自身信息化素養(yǎng)
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對高職院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教師不僅要具有利用信息技術獲取、篩選信息并進行加工整理的能力,還要具有能夠靈活使用各種信息技術設備的能力。所以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不僅僅是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更應該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意識的培養(yǎng),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資源與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成效[6]。因此,學校要構建信息化多元評價體系,改變僅以教學工作量與教學督導為主的評價模式。學校要多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并且結合教師的具體情況,面向教師開設計算機基礎、圖形、圖像、網(wǎng)頁制作等相關課程,以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養(yǎng)。
3.2 加強學習,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能力,完善知識結構。首先,教師要不斷加強知識的更新,多學習優(yōu)秀書籍、教學案例,尤其是專家的教學視頻,從中學習借鑒先進經(jīng)驗,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7]。其次,教師要提高教學素材的收集與再加工處理能力。在多媒體教學課件中,圖片、聲音、圖像等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學會使用Word、PowerPiont軟件,Photoshop等圖像處理工具,Dream weaver+ASP、flash、Authorware等網(wǎng)頁制作軟件。再次,學校要鼓勵教師積極參加信息化大賽,現(xiàn)場接受專家、評委的點評和指導,從而反思教學的不足,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
3.3 完善制度,建立信息化培訓體系
調查顯示,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參差不齊,通過信息化培訓可以促進教師信息化與教學實踐的有機融合,因此,高職院校要建立信息化培訓體系[8]。首先,高職院??梢愿鶕?jù)學校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培訓機制和培訓標準;同時學??梢赃x派一些信息化水平較好的教師加入到培訓隊伍中,既可以及時指導其他教師,又可以解決教師信息化教學中的問題。其次,信息化培訓要有針對性。高職院校要對學校教師信息化水平進行全面調查,統(tǒng)計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專業(yè)教師的信息化教學需求,然后根據(jù)需求,確定培訓目標與內容,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信息化培訓,確保培訓后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真正地提升。再次,信息化培訓要多樣化。高職院??梢愿鶕?jù)學校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培訓模式,如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自主學習等。培訓過程中要及時了解教師的學習情況,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QQ、微信等工具進行溝通交流,確定最適合的培訓方案,保證培訓的質量。
3.4 加強軟硬件建設,創(chuàng)建信息化校園環(huán)境
信息化教學離不開學校良好的信息化軟硬件,完善信息技術設施是教學的需求和基礎。信息化技術發(fā)展迅速,而有些高職院校對軟硬件建設不夠重視,多數(shù)高職院校沒有教學資源中心,信息化建設不能滿足教師信息化教學的需要,教師自主研發(fā)教學資源較少[9]。因此,高職院校要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中心,建立課程教學庫,免費供教師使用;聯(lián)合全國同類高職院校建立專業(yè)教學資源庫,整合優(yōu)質教學資源,實現(xiàn)共同開發(fā)、管理與共享,便于教師獲取教學資源。
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教師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迎來素質提升機遇。高職院校教師只有穩(wěn)步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才能把信息資源與教學很好地有效融合,從而提高教學成效。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本身要加強信息化教學意識;學校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培訓,優(yōu)化培訓內容,同時加大信息化校園建設,為教師信息化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1]張平.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J].江蘇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2):50-52.
[2]葉宜生.高職英語教學與教師現(xiàn)代信息技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3(2):46-49.
[3]周正杰.高職實訓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5(5):113-114.
[4]張明勇.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高職英語教師能力素質培養(yǎng)[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22):186-188.
[5]孟育群.現(xiàn)代教師的教育能力結構[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1990(3): 30 -33.
[6]申繼亮,辛濤.關于教師教學能力監(jiān)控的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6(1): 37-45.
[7]顧小清,祝智庭,龐艷霞.教師的信息化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問題[J].電化教育研究,2004(1): 12 - 16.
[8]王衛(wèi)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蘭州: 西北師范大學,2009.
[9劉喆,尹睿.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內涵與提升途徑[J].中國教育學刊,2014(10): 31-36.
責任編輯:富春凱
PromotionCountermeasuresofPresentSituationAnalysisandInformatizationTeachingAbilityofTeacher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ZHANG Yuan-yuan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Nanjing 21117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format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5 Nanjing vocational training schools for teachers, teacher training, teachers’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information teaching skills, teachers’ information design ability, teachers use network teaching 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analysis,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strengthen teachers’ knowledge, the school set up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environment to enhanc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bility; Countermeasure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6.038
G715
A
1674-6341(2017)06-0108-03
2017-10-27
2016年江蘇高教學會課題“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16YB136)。
張圓圓(1982—),女,江蘇徐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