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卉
(侯馬市第五中學 山西 臨汾 043000)
教師要用多元智能理論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李 卉
(侯馬市第五中學 山西 臨汾 043000)
教師要用多元的眼光看學生,要看到每個學生都有某方面的長處和優(yōu)勢,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某些智能強項。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可以有效地實施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語文素質教育,促進語文教學改革。而多元智能理論對于指導老師語文教學尤為切實可行。
教師;多元智能理論;發(fā)展眼光;學生
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智力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huán)境或文化環(huán)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難題或生產(chǎn)及創(chuàng)造出有效產(chǎn)品所需要的能力”。每個人都至少具備語言智力、邏輯數(shù)學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系智力和內省智力,后來,加德納又添加了自然智力。這一理論被稱為多元智能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不存在單純的某種智力和達到目標的唯一方法,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發(fā)覺各自的大腦資源,這種為達到目的所發(fā)揮的各種個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老師與老師不同,學生與學生也不同,因此,每一堂課所呈現(xiàn)的方式也是不同,不要苛求,盡力而為!
教師應該根據(jù)知識的需要及學生的個性特點,靈活的選擇方法,恰到好處的處理好教材呈現(xiàn)的知識內容與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關系,處理好學段知識要求和與學生個體之間的關系,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得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更有效的張揚學生的個性,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打基礎。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倡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但是在課堂上,由于考試壓力的限制和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得老師們忙于完成一堂課的內容,而無法真正的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每一個細節(jié),甚至有一些學生的基礎差,長期不發(fā)言,不表達,不論老師如何去引導始終無法邁出突破的一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老師長期的跟進和積極的引導。這樣,老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眳问逑嫦壬缡钦f。在我們的日常教學當中,有一些老師確立了教學目標,但是卻不重視落實,在課堂中流于形式,假提問,假探究,假合作交流,假討論熱烈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學生在整個的課堂活動中學習不到新的知識和方法,無法取得進步,最終對教師和學科反感起來,不利于以后的學習。
教師不要認為容易的知識就好教,其實,學生往往就在教師認為最容易的地方出問題。正所謂“驕兵必敗”,我們要盡力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因為,在教師自己看來非常容易的知識,就是不能教會學生,這就是教師沒有研究透學生的基礎與學習能力造成的。
作為教師,我們要尊重學生并走近他們,全面細致的觀察和分析,同時還要轉變觀念,用多元智能理論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對待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長處。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的效果取決于教師與學學生與學生、教材與學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老實講、學生聽、老師考、學生背的單向教學沒有效果可言,有時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厭惡課堂,厭惡教師,厭惡上學。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存有畏懼心理,尤其是在一些類似問答中有一些易混淆的問題,在解決問題時,他們的思維單一,不能夠全面系統(tǒng)的回答問題,甚至有時候因為緊張而做錯本來會做的題。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轉變思路,多角度涉及,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有新的啟發(fā)。
長期以來,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學習狀態(tài)的被動,教師對學生學習思維過多的“干預”,甚至包辦代替,學生的學習主要集中于記憶的成分而缺失了思維的含量。而學生喜歡的課堂教學方式主流是參與式學習。教師要讓學生說,就得把自己降低,低到與學生平等,他才會說。面對學生的小毛病和錯誤,教師一定要控制憤怒的情緒,保持一顆平靜的心認真調查分析,做到思想認識上寬容,然后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面對千變萬化的實際問題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需要的不是一個個具體的解決每一個問題的辦法,而是需要培養(yǎng)全方位、多角度思考的能力,甚至是舉一反三的能力。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想象是思維的翅膀。注明數(shù)學家高斯說過,沒有想象,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不會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相信在充分調動學生思維,讓他們大膽的去想象,并用語言盡可能簡潔而完整的表述,這樣的課堂氣氛是很熱烈的,這樣的課堂內容定然是豐富多彩的。同學們共享了彼此想象的成果,會感到收貨很多。教師在聆聽了學生的各種發(fā)言,會產(chǎn)生無限的驚喜。師生之間愉悅的身心感受,值得永遠懷念、記憶和珍藏,并渴望今后得意再次呈現(xiàn)。
教學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活潑的、富有個性的學習。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發(fā)揚教學民主,成為學生虛席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和實踐。
要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盡心盡力,突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大膽的采用新思路,采用多元智能理論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讓每個學生都用自己的方式來發(fā)覺各自的大腦資源,為達到目的,發(fā)揮個人才智,造就各個學生之間的不同。
[1] 吳孝瑞.多元智能理論與職校語文教學的整合[J].中國西部科技,2008,(09):84-85.
[2] 普通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新探——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視角[J].仲健.教育參考.2017(04)
[3] 多元智能理論對中職語文教學的啟示[J].楊澤中.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6)
[4] 淺析多元智能理論下的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設計[J].胡順志.教育現(xiàn)代化.2017(29)
[5] 借鑒多元智能理論下物理學科知識教學的改革分析[J].姜義,鄭春.現(xiàn)代交際.2017(20)
李卉(1982-),女,漢族,山西臨汾人,中學語文二級教師,山西師范大學晉東南學院,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研究方向:教師要用多元智能理論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G625
A
1672-5832(2017)12-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