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久平
湘西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引領精準扶貧問題研究
彭久平
在中國基層群眾自治是農村管理的基本形式。其中群眾基層自治組織分為基層黨組織和村委委員會,而基層黨組織是黨執(zhí)政地位在基層的保障。目前精準扶貧已經進入中期考核階段但其實際執(zhí)行效果并不令人滿意,主要原因在于精準扶貧中對貧困戶的排斥現象嚴重,包括在精準識別環(huán)節(jié)人為的設定貧困人口數量致使很多地方貧困人口無法享受到國家的建檔立卡優(yōu)惠政策,而有的地方確實存在指標過多造成了許多不穩(wěn)定因素也滋養(yǎng)了一些歪風邪氣?!捌涿媾R多方面的困境:貧困戶參與不足,幫扶政策缺乏差異性和靈活性,扶貧工作遭遇上訪困擾,扶貧資金有限,駐村扶貧工作隊效果較差”[1]要真正實現精準扶貧,就應該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黨組織作為基層最基本也是唯一的政府行為代表,搞好精準扶貧既是基層黨組織的責任更是其在當代的使命;基層黨組織引領精準扶貧也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基層黨組織 精準扶貧 問題
隨著經濟不斷的發(fā)展,國家對湘西發(fā)展的大力扶持湘西依托其獨有的優(yōu)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城鎮(zhèn)化的步伐實現跨越政治文明也不斷進步但是湘西地處武陵山特困區(qū),一直以來的地理和歷史原因導致湘西的發(fā)展同其他地方相比相對滯后,而固有的民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政治的進步,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需進一步加強和鞏固。就與村黨組織成員以及鄉(xiāng)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以及群眾的調查走訪來看基層黨組織普遍存在人員架構不合理,思想固化、僵化更有甚者根本沒有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工作能力不足的同時學習內動力缺乏;后備人才嚴重緊缺;基層管理體制不完善以及監(jiān)督管理方面的缺失。而這一系列的問題直接導致目前的精準扶貧工作推進難度大,造成國家資源的浪費。
(一)湘西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引領精準扶貧的歷史發(fā)展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具有戰(zhàn)斗堡壘作用,是黨開展工作的基礎。在精準扶貧嚴峻的形勢下,下基層黨組織工作開展的怎么樣,直接影響到黨向世界人民的承諾能否實現,當第一個一百年目標能否達到?!伴L期實踐證明,黨內政治生活是解決黨內問題的‘金鑰匙’、是錘煉黨性的‘大熔爐’、是純潔黨風的‘凈化器’”[2]。因此,黨要管黨必須從嚴黨內政治生活,從嚴治黨必須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優(yōu)化引領精準扶貧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強調基層黨組織是落實黨各項政策的最終執(zhí)行者,搞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提高黨服務人民群眾的水平,是改善黨群關系的具體舉措,是推動社會事業(yè)順利發(fā)展的杠桿,自然而然的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實施過程中具有引領地位。
2014年精準扶貧進入識別階段。按照要求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體現在精準識別中,在組織識別的同時嚴把識別審批關。并在后續(xù)的再識別過程中保持地位不動搖?,F有的黨委負責制更是理所當然的把基層黨組織推在了組織保證“湘西十項工程”順利實施的當家人位置。進入2016年,根據中央、省委關于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引領作用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全州黨建工作以此推開,更是把黨建促進精準扶貧工作作為各黨組書記黨建述職和對單位黨建考核的重要內容。湘西州以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湘西州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一手抓黨建、一手抓脫貧,推動農村基層黨建和扶貧攻堅深度融合,確保打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我州將把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與各項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抓緊抓實精準扶貧脫貧、基層黨建、全域旅游、新型城鎮(zhèn)建設等重點工作,并圍繞創(chuàng)建國內外知名生態(tài)文化公園,進一步提升規(guī)劃、突出重點、積極創(chuàng)新,抓好工作落細落實”[3]。目前在2016年黨建引領精準扶貧的基礎繼續(xù)狠抓落實,嚴考核來推動黨組織引領精準扶貧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二)湘西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引領精準扶貧的基本經驗
加強基礎建設,夯實村級經濟發(fā)展基礎。村民經濟要發(fā)展,基礎改善是關鍵,“要致富先修路”的觀點深入人心。村黨支部要全面掌握情況、科學研判形勢的基礎,充分整合各種資源來搞好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村民“一事一議”工程是推手,“十項工程”是大動力,對口幫扶是契機,個人資源是補充。村級黨組織要搶抓雙聯行動、扶貧攻堅、農村綜合改革的利好機遇,全面貫徹落實扶貧攻堅行動,積極推行“十項工程”,圍繞農民收入穩(wěn)定增長、貧困人口逐步減少、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工作重點,理清思路,科學規(guī)劃,狠抓落實,不斷加大財政資金、信貸資金、行業(yè)項目資金整合力度,以重點項目為抓手,以改善環(huán)境為目標,全力加強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重視黨員培訓,發(fā)揮黨員致富帶頭人的作用。為了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級文件精神、法律法規(guī)和種養(yǎng)殖技術,村黨支部不折不扣地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實踐教育活動,讓黨員同志努力掌握工作本領,提高理論素質和產業(yè)發(fā)展技能。村黨支部要大膽決策,科學引導,組織動員黨員能人骨干加強協調服務,村級專業(yè)合作社按照產業(yè)黨小組模式,發(fā)揮黨員致富帶頭人作用,形成了以黨員為主體的村級科技服務體系。
強化支部服務水平。使黨支部在農村經濟發(fā)展中的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依托結構調整中形成的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積極發(fā)揮村黨支部在農村經濟主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推動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和各種產業(yè)協會等合作經濟組織發(fā)展,把基層黨支部的組織領導、政策引導、發(fā)展群眾等方面的優(yōu)勢與產業(yè)協會的技術、信息、市場等優(yōu)勢和公司的生產場地、設備、管理、資金等優(yōu)勢有機結合。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湘西將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建強村級“主心骨”,發(fā)揮黨員“排頭兵”,以黨建助推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由于各種制約因素在工作不斷推進中問題也不斷爆出。
(一)湘西農村基層黨組織對于精準扶貧核心引領意識不強
端正入黨動機是黨組織對入黨申請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入黨申請者爭取早日入黨,成長為合格共產黨員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基層黨員當中不乏入黨動機不純者,這些人的核心引領意識也是缺乏的。這突出的表現在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選擇,家族利益與村集體利益選擇。由于核心意識的缺乏給優(yōu)親厚友提供了土壤,使得精準扶貧政策執(zhí)行變樣。增強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首要的是強化思想建黨,堅持不懈抓好思想理論武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把黨建提到了新的高度和日程。在黨建過程中要特別主義黨員的核心意識教育。只有有了核心意識黨員同志才會把精準脫貧、帶領人民脫貧致富的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里。充分認識代自己在精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主動發(fā)揮積極性攻堅克難;發(fā)揚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十項工程”實施。
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也是推進改革的攻堅之年。面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和各種挑戰(zhàn),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在指導思想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關系全局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全黨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各項事業(yè)保持高度一致,決不容許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要以嚴和實的作風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按照“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
(二)湘西農村基層黨組織對于精準扶貧引領能力弱
黨的執(zhí)政基礎、當的戰(zhàn)斗力都集中體現在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十八大提出,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重心轉到服務發(fā)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來,使基層黨組織領導方式、工作方式、活動方式更加符合服務群眾的需要?!彼跃珳史鲐毜男Ч绾沃苯涌椿鶎狱h組織的引領能力如何。
精準扶貧“十項工程”每一項都關乎普通群眾的切身利益,每一項都是惠及到戶的陽光工程。在實施過程中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后盾。黨的基層組織體系不健全。沒有完整的組織架構,工作便會出現一團亂麻的情況,群龍無首便無從談起引領。所以一定要從健全基層黨組織出發(fā)構建一個完整有戰(zhàn)斗力的基層黨組織。充分抓住村支兩委換屆契機,積極引導,搭配一個有戰(zhàn)斗力的班子。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涌向城市,很多農村都出現了狗比人多的情況。農村單一、微薄的收入已經無法留住青年一代。這直接導致基層黨組織能人缺乏同時削弱了基層黨組織的引領能力。經過調查農村中老年黨員比例遠遠高于青壯年黨員。在湘西農村基層黨員的平均文化只有小學。在職村干部待遇與退職村干部待遇問題使得留不住人才。所以如何選配精兵強將,確保基層組織有人辦事成為當務之急。渠縣重視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認真研究解決隊伍不齊、不力問題,確保基層黨建有人抓。
經濟基礎薄弱致使基層黨組織引領能力不足。經費不足直接影響工作的開展,最直接的網絡通訊基礎差,絕大多數村落沒有電腦,在無紙化辦公的現在村級工作的開展受限制。村級運轉經費也是緊張的,僅僅依靠財政補貼的經費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精準扶貧等各項工作的需求。村級活動場所也不是每個村都有,所以要改善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條件作為夯實基層工作基礎的首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下資金成為了組織引領能力的重要保障。
(三)湘西農村基層黨組織對于精準扶貧引領的方式方法少
基層黨組織其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直接導致目前其在引領精準扶貧過程中的方式方法。首先是激發(fā)脫貧內生動力的辦法不多。從所周知“扶貧先扶志”。當前,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內生脫貧動力不足。面對這種情況,有的村干部出現畏難情緒,甚至以此為理由,不管不問,直接放棄;有的村干部想干卻無從下手,在激發(fā)部分貧困群眾脫貧“斗志”上沒有好的辦法。在現在的農村其實有很多貧困戶就是那種思想上不求上進好吃懶做,怕吃苦、怕累。
顧慮較多,影響基層組織負責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首先是政治上的無希望。現在農村干部在脫貧工作中任務重,壓力大,很多村書記都說以前村干部是兼職現在必須是全職,而且還經常加班加點,但作出成績后卻沒有更多的政治上升空間。雖然現在為農村干部開辟了一條上升通道,有一部分村干部被選為了黨委委員或副鄉(xiāng)(鎮(zhèn))長,但數量極少,力度仍然不夠。其次是經濟待遇普遍偏低。農村兩委主干只有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有工資,而且不高。支部書記的工資分配方式為“基礎報酬+績效工資”。以一鎮(zhèn)政府所在地村支書來說,去年他的年薪是1.5萬元,其他主干的工資則是根據書記工資來核算。而大多數村的“兩委”其他干部沒有工資,部分有集體經濟的村子能適當地給予補助,但一年也就幾千元左右。這樣的經濟收入,不足以支付農村黨員干部家庭的開銷。再次是對“連任”的擔憂。在實施精準扶貧過程中,必然產生許多矛盾,尤其是在精準識別工作中尤為突出。如果擔心矛盾影響自己下一次連任勢必導致當家人們不敢擔當,怕得罪人,老好人思想嚴重,遇到對矛盾糾紛需要作出抉擇時,話說不出來,人站不起來,唯唯諾諾、畏首畏尾,導致許多問題不能及時妥善解決,極大影響了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成效。
[1]葛志軍,邢成舉.精準扶貧:內涵、實踐困境及其原因闡釋——基于寧夏銀川兩個村莊的調查[J].貴州學院學報,2015(5).
[2]十八屆三中全文精神解讀[N].人民日報,2013-11-19.
[3]滕佳.湘西州第十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報告[EB/OL].http://hn.rednet.cn/c/2016/09/28/4095177.htm,2016-9-28.
(作者單位: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彭久平(1989-),女,土家族,湖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