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冰清
【中圖分類號】R5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01
1982年Mashall和Warren首次從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胃黏膜中分離并培養(yǎng)出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pylori,Hp)。它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qū)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fā)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腸道癌癥。不同性別和年齡的人群均存在一定的 Hp 感染幾率,因此,早期控制Hp的感染,降低胃腸道疾病發(fā)生率;聯合使用殺菌藥,對于減少疾病的并發(fā)癥,改善預后等,均具有積極的作用。
1 Hp感染的流行病學
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經過糞口途徑傳播。常用13C-尿素呼氣試驗,該檢查不依賴胃鏡,患者依從性較好,特異度和靈敏度高,為Hp檢測的“金標準”之一。最新流行病學研究表明Hp感染率在人群中較高,全球Hp感染率超過50%[1]。我國Hp的感染率約為40%~90%,男女性別間無顯著差異,而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段有較大差異[2]。與社會活動、衛(wèi)生習慣、健康意識、生活規(guī)律性有較大關系。有統(tǒng)計學調查顯示:從年齡分布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感染率逐漸增高,在中年組達到高峰,又逐漸降低。原因可能是:相較于年輕人和老年人,中年人社會壓力大,社會活動增多,不良習慣多。HP現癥感染率最高的是上消化道疾病,其中最高的3中疾病分別是消化性潰瘍、胃癌以及慢性胃炎,而反流性食管炎最低[3]。
2 Hp與疾病關系
幽門螺桿菌及其作用的發(fā)現,讓人們對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發(fā)病機理有了新的認知,被譽為是消化病學研究領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大量的研究表面,Hp感染和胃腸道疾病有重大關系,是人類至今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也是第一個可致癌的原核生物。
2.1 Hp與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PU)消化道潰瘍主要指發(fā)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發(fā)病原因和發(fā)病機理比較復雜,并已有數十種學說,但仍末取得一致的認識。其中Hp感染學說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大量認可。Hp通過直接或間接因素損害胃黏膜,促進胃泌素釋放,導致胃酸分泌增多,減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從而導致潰瘍。流行病調查顯示:消化性潰瘍患者Hp的感染率陽性率明顯高于正常人,在臨床治療方面,抗菌治療效果也更為顯著。Hp的耐藥性逐步上升,現多采用三聯或四聯治療方案[4]。
2.2 Hp與胃癌(Gastric Cancer,GC)胃癌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常見病,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占全部惡性腫瘤的第3位,占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占胃惡性腫瘤的95%。有研究表明,消除Hp感染可以降低健康人的胃癌風險,陽性試驗多是在亞洲人進行,還無法將這些數據推論到其他種族[5]。機制可能是:Hp分泌一些毒素,激活了癌基因,使胃黏膜上皮增生活躍,凋亡異常,發(fā)生癌變。
2.3 Hp與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CG)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fā)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常見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Hp感染已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尤其是慢性淺表性胃炎。相關研究證實:慢性胃炎患者的Hp檢出率較正常人高;慢性胃炎患者抗Hp治療效果顯著??赡艿臋C制是:Hp分泌的尿素酶,使菌更好的抵抗胃內的酸性環(huán)境,易于定值于黏膜,從而引起損害。
2.4 Hp與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i,RE)RE是一種消化道疾病,胃及食管連接處抗反流屏障功能減退所導致的胃內容物進入食管。臨床表現主要為:反酸、燒心和胸骨后疼痛。HP感染與慢性胃炎、胃潰瘍、胃惡性腫瘤等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正相關性已得到公認。對上述疾病一般采取根除性治療。但有研究顯示,尤其在亞洲東方人群中, HP感染率與RE的發(fā)生率呈負相關,而在西方人群中無明顯相關性[6]。其保護機制可能是:Hp 能促進胃泌素釋放,使食管下括約肌壓力升高,從而減少胃食管反流的癥狀;Hp感染導致的胃炎破壞了壁細胞使胃酸分泌量減少,提高胃液的pH值;Hp 感染能使反流至食管內酸性物質的含量降低,減少反流物對食管的損傷。目前,Hp感染與RE的相關性仍存在爭議,尚需要大樣本人口普查為基礎的流行病調查和進一步的、深入的機制研究。
參考文獻
Mitchell H,Katelaris P.Epidemiology,clinical impacts and current clinic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Med J Aust,2016,204(10):376-380.
劉烈輝,李捷壯。血清胃蛋白酶原聯合高危人群胃鏡檢查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相關胃癌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2):3392—339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2.097.
胡霞。消化內科住院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狀況的調查分析[J].保健文匯,2017,(6).DOI:10.3969/j.issn.1671-5217.2017.06.250
錢勇。幽門螺旋桿菌致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治療及療效評價[J].大家健康,2016,10(8).DOI:10.3969/j.issn.1009-6019.2016.08.173
幽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抗生素可以預防胃癌[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7,37(1).
QianB,MaS,Shang Let aI.Effect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O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J].Helicobacter,201l,16(4):255-2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