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現(xiàn)在,大學生的語文水平普遍不高,語文能力普遍不強,語文素養(yǎng)普遍欠缺,這已經(jīng)成為不爭的事實。我們可以這樣想,經(jīng)過三年的幼兒園教育、九年的義務教育和三年的高中教育,大學生的語文狀況竟是如此,著實令人沉思,讓人揪心,使人失望,叫人沮喪。
為什么大學生的語文水平普遍不高?個中緣由自然是復雜的。有整個社會的原因,有學生個體的原因,有學生家庭的原因,有傳統(tǒng)認識的原因,有升學導向的原因等。但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原因,恐怕是我們中小學語文教學長期、普遍、嚴重地存在著諸多問題。正因如此,導致了語文教學的“低效、負效、無效”“少、慢、差、廢”,出現(xiàn)了“教師怕教、學生怕學,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苦”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基礎(chǔ)不牢,地動山搖”——中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根、本、源。
雖然教學改革已經(jīng)喊了若干年,也改了若干年,但語文教學“換湯不換藥”“說一套做一套”“你說你的,我做我的”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1)舊語文教學,即不思改變,不思進取,仍然著迷于傳統(tǒng)、陳舊、僵化的語文教學策略與方法而進行的語文教學。(2)虛語文教學,即一切依托教參,肢解教材,缺少創(chuàng)新,沒有主見,將教學內(nèi)容從教參搬到課堂虛化的語文教學。(3)利語文教學,即一切為了考試、成績、分數(shù)、升學率而進行的“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急功近利的語文教學。(4)窄語文教學,即窄化語文課堂教學,不能將語文學習拓展到生活、拓展到課外、拓展到未來而進行的語文教學……諸如此類,還有很多。
那如何才能改變語文教學之“慘狀”?怎樣才能杜絕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諸多“非語文”現(xiàn)象?如何解決中小學教學中存在的“低效、無效、負效”問題?這成為我常常思考、研究的專題。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給了我啟迪與思考。他在《大教學論·教學法解析》中說:“讓我選擇太陽作為模仿的對象,因為它提供了自然運用的顯著的例子。它的職能是辛苦的,幾乎是無限的(即是說,為全世界送出光線,提供各種元素、礦產(chǎn)、植物、動物,其中有無數(shù)種靠光、熱、生命和力量生存),它證明它是平等地對待一切事物,每年以最令人敬仰的方式完成一系列任務?!彼谡麄€《大教學論》中都是以自然為師,通過對自然的剖析,提出各種有益的、前衛(wèi)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與策略。
一語驚醒夢中人。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語文”,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為什么我們的“語文”不能像陽光一樣?為什么我們不能好好地研究陽光、學習陽光、吸收陽光,將陽光引向“語文”、引進“語文”?為什么不能用“陽光”來指導語文、實踐語文、改革語文?為什么語文學習、語文教學就一定是“苦”的,不能“陽光”呢?“語文”與“陽光”應該有所關(guān)聯(lián),應該有本質(zhì)的關(guān)聯(lián)?!瓣柟庹Z文”由此誕生。
二
通過研究、剖析,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陽光”與“語文”之間竟然有著如此多的相似點、關(guān)聯(lián)性,真的是語文如“陽光”、“陽光”似語文?!瓣柟庹Z文”是有科學、哲學依據(jù)的。
陽光是宇宙中太陽發(fā)生核變?nèi)紵蟀l(fā)出的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源。她像母親一樣普照大地,使世界變得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她為地球上一切生物提供不可缺少的光和熱,有了陽光,就有了光明,有了溫度,有了熱能,生物、生命、生長才能成為可能,此之謂“萬物生長靠太陽”。語文、漢語,她是中華民族的母語,為全體中華民族的兒女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最重要的語言乳汁,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不也應為學生終身成長、發(fā)展提供最有意義的知識原料和養(yǎng)分,為掌握語文、發(fā)展人文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與長進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嗎?
陽光會一視同仁、不分彼此地照向地球上的每個生命,讓每個生命都安全地享受陽光的溫暖,從沒有任何的偏私和雜念。語文是母語,是每一個中華兒女每天都要應用的語言,不也應該如太陽一樣毫無私心、不分彼此地把語文的陽光灑向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能同樣幸福地接受語文陽光的照耀,感受到語文陽光的溫暖,真正地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嗎?
陽光從高處照射下來,穿越重重障礙,始終如一地靜靜地、緩緩地照向每一個事物,照進每一個生物,讓每一個生物都充滿希望,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能夠吸收到她的光和熱。語文不也應該像太陽一樣,必須站得高、看得遠,講究方法,想方設(shè)法地讓學生理解語文、品味語文、吸收語文嗎?不也應如太陽一樣,在照射的過程中堅守信念、毫不動搖、始終如一地照向每一個學生嗎?不也應如太陽一樣,對學生采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學方式,讓他們默默吸收、靜靜內(nèi)化嗎?
……
“陽光語文”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意即在語文教與學的過程中,讓陽光照進語文,讓語文如陽光般溫暖。具體地說,就是運用陽光的思想、陽光的特點、陽光的方法、陽光的行為指導語文教學,使語文的教與學如同陽光普照萬物一樣,能夠體現(xiàn)陽光意義,發(fā)揮陽光作用,具有陽光品質(zhì)。也就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以陽光為師,向陽光學習,讓語文學習過程和結(jié)果都具有陽光性,使師生教與學的語文成為幸福語文、營養(yǎng)語文、全員語文、和諧語文。
(1)幸福語文?!瓣柟庹Z文”既要充分尊重生命主體,為其創(chuàng)設(shè)生動活潑、充實豐富的環(huán)境和條件,以促進生命主體全面、和諧、主動、健康發(fā)展的教育,又要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從平和與快樂的心態(tài)開始,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既有安全感,又有快樂感。
(2)營養(yǎng)語文?!瓣柟庹Z文”就是要使我們的語文具有陽光的營養(yǎng)性,使師生在教與學語文中獲得語文應有的基本營養(yǎng),獲得身心發(fā)展。無論是字詞句篇、語修邏文、聽說讀寫、文言文學習,還是現(xiàn)代文的學習、國語文的學習、外國語文的學習;無論是文學作品的學習,還是一般文章的學習;無論是課堂語文的學習,還是課外語文的學習,無不給人以語文的營養(yǎng)。
(3)全員語文?!瓣柟庹Z文”就是要使師生在實施教與學語文的過程中,對每一個教與學的人負責,達到?jīng)]有一個人不喜歡語文、討厭語文、感念語文的境界。每一個人都有志于語文,能獲得語文的營養(yǎng),能促進語文的發(fā)展,真正成為語文人。endprint
其實,無論是幸福語文、營養(yǎng)語文、全員語文,說到底就是“人的語文”,即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語文,以人的生命發(fā)展的語文,符合語文學科特點的語文。
三
事實上,母語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語言。母語的學習是全景式的學習,是全員性的學習,是全程式的學習。每一個學生都有學好語文的潛能與基礎(chǔ),母語為“沒有學不好語文的學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瓣柟庹Z文”不是美麗的肥皂泡,不是美好的夢想者,她是用來做的,是需要實際行動來落實與體現(xiàn)的。
(1)“陽光語文”的口號:陽光語文,輕松學生,快樂教師;輕松學語文,快樂教語文,幸福地享受語文陽光。
(2)“陽光語文教師”的五條基本標準:專業(yè)的語文學科知識、豐富的語文人文情感、強有力的語文實施能力、科學的語文引領(lǐng)方法、前瞻的語文發(fā)展思想。
(3)“陽光語文”的學材:學生所用的語文材料都應該是“學材”,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是化語文教科書之“教材”為“學材”,制定科學的“學法”——科學制定“學習目標”,設(shè)計“自學指導”,循之而學,拾級而上,讓“學材”成為學生自己學習的拐棍,不斷促進他們向更高處邁進、攀升。二是科學使用配套的《語文讀本》,使之成為很好的“學材”——“要學好語文,僅守著一套課本是不夠的,還要廣泛涉獵,課外多讀各類優(yōu)秀作品。這是語文學習的一條基本規(guī)律?!比歉鶕?jù)學生學習實際和需要編寫的“陽光語文”校本學材。四是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讀好相關(guān)書籍,使之成為課外“學材”。
(4)“陽光語文”的課堂:最終落實“陽光語文”思想的根本陣地,有了“陽光語文”課堂,“陽光語文”才能有最終的落腳點、生長點、生命力;課堂好,語文才好,學生才好?!跋葘W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是實施“陽光語文”課堂的科學策略。它全面促進每一個學生在課堂綻放語文學習的生命色彩;契合新課改理念、語文學科特點、時代要求,是經(jīng)過實踐和理論檢驗了的科學的語文教學策略。它是實現(xiàn)“陽光語文”課堂的科學策略。
所謂“先學”,就是在課堂上,在教師的科學引領(lǐng)下,學生先自我走進文本、解讀文本,嘗試進行文本質(zhì)疑、文本思考、文本解答。在“先學”中,教師要進行科學的引領(lǐng),引領(lǐng)“學習目標”,引領(lǐng)“自學指導”;全過程將首學權(quán)、首讀權(quán)、首研權(quán)、首答權(quán)、首思權(quán)、首試權(quán)、首創(chuàng)權(quán)還給學生;做到不提示、不暗示、不揭示,扮演好觀察者、調(diào)查者、思考者的角色。
所謂“后教”,就是在課堂上,在充分“先學”的基礎(chǔ)上,在教師積極而有效地引導下,學生之間通過互動、交流、探討等方式,彼此共同走進文本、解讀文本、質(zhì)疑文本、思考文本、深入文本。在“后教”中,教師不教,把“教”權(quán)利拿出來還給學生,讓學生教,讓他們“兵教兵”;教師雖不教但要“導教”,“導”出學生“先學”真正不會的問題,“導”出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導”出“兵教兵”最為有效的方式,“導”出問題背后的思想與規(guī)律。
所謂“當堂訓練”,就是在課堂上,在“學”與“教”的基礎(chǔ)上,教師引導學生對學習目標達成情況的一種反饋、檢測、拓展、應用,以進一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認識、深化與遷移。在“當堂訓練”中,教師一定要做到“訓練”在課堂上,要讓訓練題圍繞“學習目標”開展,一定要做到像考試一樣訓練。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沒有任何的作假、作弊行為的發(fā)生,才能保證“訓練”的結(jié)果是真實的,才能真正檢測出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與水平,從而有利于師生發(fā)現(xiàn)和改正教與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使練達到促進師生的發(fā)展。
四
這種教學策略切實做到了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進行沉潛性學習、陌生化學習、混全式學習,真正實現(xiàn)了“堂堂清”“人人清”“點點清”,全面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高效。
“陽光語文”活動主要是指:一是積極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和專題實踐活動;二是扎實開展“三進”(普通話進校園、書法進課堂、誦讀進教材)工作,提升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yǎng)。
“陽光語文”作業(yè)主要是:一改死記硬背、重復機械、為考試而考試的作業(yè),從學生成長、學生興趣、學生未來發(fā)展出發(fā),布置一些形式多樣、促進學生真發(fā)展的作業(yè)。
“陽光語文”評價主要是:嚴格按照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進行科學評價,一改過去語文教與學只注重知識、結(jié)果、校評的評價方式,變?yōu)橹R、能力、情感并重,結(jié)果與過程并重,校評、家評、自評并重的評價方式。
“陽光語文”從提出至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十多年,初見成果,全面促進了語文教師、學生教與學能力的提高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獲得“基礎(chǔ)教育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出版了《劉金玉講閱讀》《劉金玉與陽光語文》等專著,并在全國各地介紹“陽光語文”改革的經(jīng)驗。但我們深知,語文、語文教學本身博大精深,只有繼續(xù)不懈地研究與實踐,才能使“陽光語文”更接近語文和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努力獲得更為豐碩的教學成果,使教師和學生在語文素養(yǎng)方面得到更好更快的發(fā)展,盡情享受語文的“陽光”。
責任編輯:孫建輝
sunjh@zgjszz.c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