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姍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荊州醫(yī)院;荊州市中心醫(yī)院心電圖室,湖北荊州434020)
健康體檢者年齡和心電圖異常的相關性
肖姍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荊州醫(yī)院;荊州市中心醫(yī)院心電圖室,湖北荊州434020)
目的:探討年齡與心電圖的異常相關性.方法:隨機選取本院健康體檢中心800例體檢者的心電圖,以10年為跨度分組,統(tǒng)計每個年齡段心電圖異常率,作統(tǒng)計學處理.結果:800位體檢者共有99名患者檢查有心電圖異常,比例為12.37%,隨著檢查者年齡增大,出現心電圖異常的幾率上升.結論: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和年齡正相關,建議40歲以上成年人定期體檢,以利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體檢;心電圖;年齡
隨著社會的經濟發(fā)展,人民健康意識日益提高,越來越多人定期來醫(yī)院體檢,在體檢項目里面,心電圖檢查作為無創(chuàng)檢查,是受歡迎的必查項目.本研究選取800例受檢者心電圖資料,分組揭示年齡和心電圖異常的關系.
隨機抽取本院健康體檢中心800位體檢者的心電圖資料,其中男性452名,女性348名,年齡從20-79歲不等,平均43.25歲.受檢者無心臟病史,無心臟方面不適,為主訴健康患者.
囑受檢者保持平臥,接標準12導聯,記錄20秒以上,設置常規(guī)走紙速度為25mm/s,常規(guī)電壓1mV=10mm.對心電圖進行連續(xù)同步記錄并由系統(tǒng)自動診斷是否異常.之后醫(yī)師進行校對診斷.按20-79每10歲進行分組統(tǒng)計.
遵照AHA、ACCF、HRS(2009)心電圖診斷標準和指南.異常心電圖有:竇性過緩,竇性過速,傳導阻滯,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室上性心律失常,心電圖各波形異常,室性心律失常等.對50歲以上的患者心跳<55次/分才判讀為竇性過緩.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收集的所有數據進行統(tǒng)計,以P<0.05為判讀具備統(tǒng)計學差異的標準.
800例患者共有99名患者有心電圖異常,比例為12.37%.其中含有25例竇性過緩,比例為3.13%.18例竇性過速,比例為2.25%.15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比例為1.87%.10例室性心律失常,比例為1.25%.其他心電圖異常者有31名,所占比例一共3.88%.如表1所示:
表1 心電圖檢查異常結果
20-29歲人群共有142人,出現心電圖異常數為10例,所占比例為7.04%,30-39歲人群共有148人,出現心電圖異常數為13例,所占比例為8.78%,40-49歲人群共有150人,出現心電圖異常數為16例,所占比例為10.67%,50-59歲人群共有153人,出現心電圖異常數為19例,所占比例為12.42%,60-69歲人群共有108人,出現心電圖異常數為20例,所占比例為18.51%,70-79歲人群共有99人,出現心電圖異常數為21例,所占比例為21.21%.結果提示隨著受檢人年齡增加,心電圖異常的概率在增加,但是各個年齡段的差異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P>0.05,即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差異.
表2 年齡分組與心電圖異常比率
心電圖檢查因為其無創(chuàng)性,是健康體檢的必選項目,可以排查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疾病.本次調查選取800例本院健康體檢中心的病例調查共發(fā)現99例異常心電圖,比例為12.37%.由表2分組可見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出現心電圖異常的比率在增加.有學者研究[1]發(fā)現竇性過速和竇性過緩對年齡敏感性不強,因為心率受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控制,交感興奮,心率加快,迷走興奮,心率減慢,呈現交感迷走交替控制的平衡態(tài)勢.
本次研究揭示隨患者年齡增加出現心電圖異常幾率增加,可能是因為隨著患者年齡增長,身體各部位機能開始退化,心肌細胞也開始退化,出現纖維化和退行性變,則心肌細胞自律、傳導和興奮性下降[2],同時,現代社會日益加快的節(jié)奏也可導致人體內分泌失調,心臟功能紊亂導致心功能失調.
需要說明的是,心電圖異常不代表一定需要治療,比如竇性過緩和過速如果不是很嚴重不需要治療,只需要調節(jié)生活,定期復查即可.而心電圖正常也不代表沒有心臟疾病,可能常規(guī)心電圖無法檢查出疾病,所以需要結合病人主訴和家族史及患者癥狀綜合判斷.體檢心電圖異?;颊?,需要及時聯系主治醫(yī)師作其他方面的檢查以排除或確診疾病.
本研究揭示隨著年齡增加心電圖異常比率增加,但是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所以對于年輕患者也不可掉以輕心,也有可能心電圖會檢查出異常[3,4],特別是現代社會節(jié)奏加快,年輕人壓力較大,容易出現心臟問題,建議成年人每年體檢,及早發(fā)現心臟隱患,早發(fā)現早治療.
〔1〕楊蘭英.異常心電圖在健康體檢者中分布特點及發(fā)生率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3,21(15):182-183.
〔2〕許愛東,涂小玉.225例心電圖T波改變體檢者與年齡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18(3):196-197.
〔3〕吳秀玲,張磊,張婷婷.健康體檢者5919例心電圖結果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16(15):211-212.
〔4〕羅亦雄,湯文輝,李蔚梅.健康體檢人群心電圖600例分析[J].北方藥學,2013,23(7):95-96.
R540.4+1
A
1673-260X(2017)11-0145-02
2017-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