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艷+劉曉娟
【摘 要】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試卷結構有了局部調整。就改后題型的設計來看,新題型更加注重考核大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全面從聽、讀、寫、譯考查學生的英語水平,這就要求學生全面提高英語綜合素質,在做題的同時要認真研究做題的策略。本文就改后題型四級翻譯部分進行探究分析,探討翻譯過程中的一些高分技巧并進行相應的實例解析。
【關鍵詞】大學英語;四級;翻譯特征;翻譯策略
前言
自2013年起,我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一改原有題型,選用新的題型。其中,翻譯部分由原來的句子翻譯改為現在的段落翻譯。許多學生對此部分的試題改革很不習慣,大呼太難。本文首先分析新四級翻譯題型的特點和出題范圍,其次介紹答題技巧,希望以此幫助學生和同行更好地把握新大學英語四級翻譯的出題方向和答題技巧。
一、大學英語四級翻譯新題型解讀
2013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考綱對翻譯題有所變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句子翻譯變?yōu)槎温錆h譯英翻譯,改革前的翻譯部分測試的是句子、短語或常用表達層次上的中譯英能力,改革后翻譯部分測試的是段落。(2)考試范圍由“校園文化、民生發(fā)展、科技興國、生命科學、求職就業(yè)”改為涉及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3)四級長度由5個句子改為140~160個漢字的段落。(4)分值由5%提高到15%。(5)考試時間由原來的5分鐘改為30分鐘。翻譯的目的是測試學生把漢語所承載的信息用英語表達出來的能力。
二、大學英語四級段落翻譯內容介紹
自2013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共出現7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總共出現21個翻譯段。對各次翻譯段關鍵詞進行梳理發(fā)現:13年12月為中餐、中國結、茶文化;14年6月為核能發(fā)展、閱讀、教育公平;14年12月為年輕人旅游、大熊貓、互聯網;15年6月為中國經濟、快遞業(yè)、中國食物;15年12月為家庭教育、麗江、漢語演講比賽;16年6月為功夫、濰坊風箏、烏鎮(zhèn);16年12月為紅色、黃色、白色。經分析發(fā)現,這些關鍵詞可以分為:文化、旅游、大學生生活和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相關四類。
其中文化包括:中餐、中國結、茶文化、功夫、中國文化中的紅色、黃色、白色八次;旅游包括:年輕人旅游、大熊貓、麗江、濰坊風箏和烏鎮(zhèn)五次;大學生活:漢語演講比賽、互聯網、教育公平、家庭教育和閱讀五次經濟社會相關包括:核能發(fā)展、快遞業(yè)和中國經濟三次。其中文化出現次數最多,其次為旅游和大學生生活,三種內容占總次數的86%,剩余14%與我國經濟社會密切相關。因此,在平時教學和備考過程中,需針對性積累相關知識,強化相關內容。
三、段落翻譯特征
段落翻譯與之前的知識點翻譯存在著巨大差別。段落翻譯相對更為靈活,考生發(fā)揮空間相對較大,因此把握段落翻譯的基本原則和特點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目前是以漢譯英的形式出現,翻譯過程極為靈活。某個意思可用多種詞組表達,而選擇恰當的詞組就需要一定技巧。
其次,在漢譯英過程中,要考慮使用何種時態(tài)、語態(tài)使上下文相呼應且符合英語表達習慣。最后,段落翻譯的整個段落是個整體,因此在翻譯過程中不僅需要將每句話逐字逐句的翻譯,而且需考慮每句之間的連貫性。
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為漢譯英段落翻譯的背景下,需要從詞組、語句到段落從點到面,整體考慮,力求用詞準確,語句合理,段落意思完整,達到“信達雅”的基本要求。
四、翻譯考試應對技巧
1.翻譯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講解。
聽說讀寫譯,翻譯不僅僅是英語學習的五大技能之一,還是一門語言的藝術?!靶?、達、雅”,翻譯不僅僅是傳遞信息,還傳遞著兩種語言之間的優(yōu)美性。由于漢語和英語的表達習慣和詞語搭配的不同,同一個漢語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其英文的譯詞會用到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開展對學生翻譯的基本理論和技巧的教學,如詞語選擇法、增譯法、省譯等技巧,通過不斷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意識和語感。
例如詞語選擇法,必須根據詞匯的搭配關系和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確定譯文所選擇的用詞:
雨下得很大。It is raining very heavily.
你的上衣太大了。Your coat is too large.
我比你大。I am older than you.
我覺得頭大。Its so tough.
2.英語基本語法的講解。
隨著英語考試改革和教育目標的變遷,有些學生和老師把學習中心轉向聽力和閱讀部分,而忽視了對枯燥的英語語法的進一步學習。2013年改革后的段落翻譯恰恰是著重考查學生在運用正確的詞匯的基礎上,如何利用語法結構將漢語按英語習慣表達出來的能力。因此,英語語法的學習不可或缺,對我們增強翻譯能力,提高分值有著很大的幫助。
例如2016年6月份的四級翻譯考試“烏鎮(zhèn)”。
“在過去的一千年里,烏鎮(zhèn)的水系和生活方式并未經歷多少變化,是一座展現了古代文明的博物館?!?,簡單明了的中文句子,我們需要注意兩點,首先是時態(tài)?!霸谶^去的一千年”,強調的是對現在的影響,因此要翻作“over the past one thousand years”,用現在完成時,而不是過去時:“Over the past one thousand years,the water system and lifestyle of Wuzhen has not experienced many changes.”其次是定語從句,我們可以把后半句話重新組合,找出主謂賓,烏鎮(zhèn)是博物館,展現了古代文明,可以翻作:“which is a museum showing/displaying ancient civilizations.”
3.中國特色詞匯的積累。
從2013年12月開始,翻譯考試涉及了中國古文化、古鎮(zhèn)、科技、快遞、經濟發(fā)展,以及外國人漢語演講比賽等與社會和時事緊密相關的內容。這方面的詞匯正是學生們平時忽略的,因此,在英語課堂上,適當地引入“China Daily News”的泛讀,對增加學生們的詞匯量和加深對時事新聞的了解有很大的幫助。如2016年峰會提出了的“4個I”主題,推動各方共同構建創(chuàng)新(innovative)、活力(invigorated)、聯動(interconnected)、包容(inclusive)的世界經濟。
五、結語
鑒于大學英語四級段落翻譯主要以中國文化、旅游和經濟發(fā)展為主題,在平時教學和備考過程中,需針對性積累相關知識。同時在段落翻譯過程中需從詞組、語句到段落,從點到面,整體考慮,力求用詞準確語句合理段落意思完整。同時在考試過程中可以采取相應靈活的翻譯策略和手法,如增減譯、轉性轉態(tài)和分合譯等來有效實現翻譯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唐順姣.淺析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段落翻譯技巧[J].科教文匯旬刊,2014,(11):103-103.
[2]杜文婷.大學英語四級段落翻譯探究與技巧解析[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6,(10):119-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