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初
雨果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闭n外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對于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提高閱讀素養(yǎng)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如何有效開展課外閱讀?筆者以為,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極其關鍵的因素,因為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實踐中,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努力激發(f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進課外閱讀的開展。
一、指導學生選擇優(yōu)良課外讀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通過調查,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借閱課外書多是盲目地跟從、附和他人,別人借什么書,他也跟著借什么書;有的學生則是漫無目的地選書,無從下手,不懂得分辨哪些是合適的;還有的學生借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不是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所以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借閱書籍,而不是放任自流。在這方面不作啟蒙,會影響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形成。教師指導學生選擇閱讀優(yōu)良讀物,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證一定程度上的教育效果。優(yōu)良讀物的標準是內容健康,情節(jié)曲折動人,語言優(yōu)美規(guī)范,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以及認知能力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有益于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身心健康發(fā)展。選擇優(yōu)良讀物的基本原則是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水平??梢栽趯W期初向學生集中推薦一些優(yōu)秀書目??梢越Y合平時的教學推薦讀物,例如,教師在上完一篇課文時,可根據(jù)課文,適當向學生推薦相關書籍,以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并讓學生通過閱讀進一步產(chǎn)生共鳴,以達到加深理解的功效。還可以結合學校、班級開展的各種活動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讀物。當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挑選。這樣的個性閱讀,更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二、指導學生掌握有效方法
1. 摘抄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閱讀課外書時適時摘錄,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比如,可以畫出重點,提出疑問。在摘抄重點的過程中進行概括,將書本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在記下疑問的同時,附上自己的思考。對于書中的好句子、好段落,摘抄下來后,不妨讀一讀,品味一下,以加深印象。對于名言名句,摘抄后反復誦讀,以免時間長了會忘記。如在書中發(fā)現(xiàn)有益于自己學習的方法,也可以摘抄下來,及時用在自己的學習實踐中。當讀完一本書后,把摘抄的東西整理一下,用訂書機訂成冊,以后回顧起來會很方便。
2. 精讀法。精讀適合篇幅較小或文章優(yōu)秀段落的閱讀。這一方法,側重衡量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現(xiàn),尤為重視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所以,在整個實施操作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教師指導精讀的時候,應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每字每行,都要一一關注,一一兼顧,既注重對所讀文本的理解感悟,又要引導學生將精讀法運用到今后的閱讀之中。
3. 猜讀法。猜讀指在讀書的過程中,根據(jù)已知的內容,推測未知的內容。猜讀法有利于讀思結合,提高閱讀興趣,開發(fā)大腦智慧,想得更細致,更加富于聯(lián)想。其最大特點應在于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比如,在學習一篇文章的時候,先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大膽猜猜,從題目可以看出會是什么樣的結局,這中間還可能會產(chǎn)生什么曲折故事,然后再引導學生繼續(xù)讀。其最大的好處,是讓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高速轉動的狀態(tài),在心理上有進一步的沖動和欲望。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猜想,可以在學生和文本中架起橋梁,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盡情猜想,為“猜”樂此不疲。例如,筆者在執(zhí)教《中國結》這一課時,首先板書題目,然后讓學生猜猜:假若你是作者,你會怎么寫這個中國結?都會寫些什么內容?然后引導學生細讀課文,對自己的猜測進行驗證,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比較高。再如,讓學生讀一則新聞,可以啟發(fā)學生從標題入手,一邊讀,一邊思考,進而從導語,到背景,再到段落、結尾,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始終處在積極的思維之中。想想作者這樣寫的意圖是什么,其中可以提供借鑒的有哪些,不能采用的又有什么,今后自己要注意的又是什么。經(jīng)過這樣的一番猜測,學生的閱讀效率一定會大有長進。然而有一點要把握好,猜想絕不是胡思亂想,而是以事實材料為根據(jù),從體裁到段落,再到詞句,一切從事實出發(fā),綜合所有,從而做出合理的推測。當然,把原文的內容與猜想的內容作比較,猜想有時是對的,有時不完全對,有時甚至偏離太多,但這都無關緊要。關鍵的是,猜想一定會是一種訓練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方法。
三、積極營造課外閱讀氛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笨梢姯h(huán)境對于每個人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樣,學生在閱讀時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營造閱讀氛圍,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
1. 創(chuàng)設班級圖書角。由于受條件影響,學生書籍的種類不豐富,這便是學生覺得閱讀沒新意,從而喪失閱讀興趣的原因之一。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班集體的力量,組織學生捐書給班級建立班級圖書角,并由“小圖書管理員”登記借書情況,實現(xiàn)班級學生書籍資源共享,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書籍閱讀。
2. 張貼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從大的方向上來說,氛圍的創(chuàng)設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筆者力所能及的是,在自己的班級張貼名言警句,在班級內形成一種氛圍,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親近閱讀,激起閱讀興趣。
3. 創(chuàng)立家庭圖書角。為了全方位地熏陶和感染學生,更好地激起他們的閱讀欲望,保持他們的閱讀興趣,筆者通過召開家長會,倡導有條件的家庭,在家里開辟一小塊藏書、讀書的地方,讓孩子不僅在學校想閱讀、可閱讀,而且回到家里,依然被濃濃的讀書氛圍所包圍、所感染。
總之,課外閱讀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滿足學生渴望廣泛認識自然、社會、人生的心理需求。而興趣則是學生打開閱讀大門,博覽群書,滿足求知欲的金鑰匙。正因為這樣,教師必須努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使學生不斷擴大閱讀面,持久、深入地進行課外閱讀。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東石鎮(zhèn)錦青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