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玟斌 樊曉婕
(大連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 遼寧大連 116024)
當前中學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的對策研究①
武玟斌 樊曉婕
(大連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 遼寧大連 116024)
太極拳以其博大精深、文化悠久深厚而著稱,但是太極拳在中學的課程設計、教學內(nèi)容上非常單一,專職武術教師較少,太極拳本身緩慢柔和的特點與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不相符,中學對太極拳的重視程度低,學生家長對體育及太極拳存有偏見等。該文建議,增加對抗動作的太極拳套路方面的內(nèi)容,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增加教師之間的交流,增加資金的投入力度,建議校領導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不斷創(chuàng)新,把新鮮元素加入到太極拳的教學之中,旨在為太極拳的普及與推廣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太極拳 中學 教學現(xiàn)狀
太極拳博大精深,是中國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武術的精粹,太極拳以其自身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健身價值傳承不息,享譽國內(nèi)外,已被錄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在2010年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時,對學生的鍛煉時間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在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應該主要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育實踐活動當中應該積極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相關的科學研究表明,我國的太極拳具有非常良好的運動科學原理,可以實現(xiàn)整個人的內(nèi)外兼修。在目前緊張以及繁重學習壓力的前提下可以進行相關太極拳活動是有好處的,可以很好的實現(xiàn)對學生身體、精神以及意志品質的鍛煉,青少年是國家發(fā)展的未來和希望,是傳承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鍵。
中學開展太極拳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太極拳對中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那么到現(xiàn)在及時了解太極拳在中學開展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所展開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能夠為太極拳在中學的開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也為太極拳的普及和推廣增磚添瓦,也能夠了解當代中學生在信息化時代,學業(yè)壓力巨大的前提下,保持好身心,全面發(fā)展。
在一些省份的中學,太極拳由于是一項學習較早的體育運動,加之學生們通過電影、電視等媒介對太極拳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太極拳在中學不斷得到普及,在不斷推廣過程中累積了很好的人脈。在調(diào)查的中學中,太極拳教學內(nèi)容被列入到體育課教授的內(nèi)容中,尤其是一些重點中學,課余體育活動的項目中就包括太極拳,有些中學高校中關于太極拳課題研究實驗的內(nèi)容在中學開展,更加促進了中學太極拳的推廣,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太極拳的教授都是占用正常體育課的時間來完成的,可以看出學校對太極拳的普及也是下了很大力度的,這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太極拳在中學的傳播。
太極拳的教學場地是否合理對太極拳的教學效果也有著很大影響。我們都知道,柔和而綿長是太極最顯著的特征,所以安靜的教學場所才最為適合。但是,在對各學校的教學場地進行實地調(diào)查后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沒有固定的太極拳教學場地。大部分的學校是在室外操場內(nèi)劃分出一塊區(qū)域作為臨時教學用地,而其他課程的教學也是在此進行,其場面的混亂與嘈雜可想而知。更有甚者,一些學校因教學硬件不足,沒有室內(nèi)體育館,便只能在操場上完成太極拳教學。在學生本就因不了解而尚未對太極拳建立起興趣的情況下,學校場地不足而無意中展現(xiàn)出的不夠重視必然導致太極拳教學的一帶而過。
學校場地的不足不僅僅體現(xiàn)在對太極拳的場地分配不足上。我們會見到很多在一個體育場上,有幾個班級同時進行管理教學,進行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而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要同時完成這么多項教學任務而不出現(xiàn)任何空間問題大打出手的情形,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有的時候,不僅僅同學之間會出現(xiàn)空間上的爭奪,教師也會因此陷入無法避免的教學沖突。在這種資源緊張的現(xiàn)狀下,對教學場地要求不嚴的太極拳就更容易遭受忽視了。我們不得不承認,當前教學場地不足這一現(xiàn)實問題會給太極拳教學的推行帶來很大的阻撓。但是,我們應當積極的探索解決之道,諸如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有效利用教學場地等方法。
家長、學校、學生對待太極拳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再加之教學方式的單一老套,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隨之消失,從而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體育課堂健康愉悅的目的就很難達到,不能充分帶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僅僅是機械般的重復固定的動作,鍛煉的價值也就不能體現(xiàn),因此他們也就不愿意上這樣的體育課程。
年輕的體育教師在部分鄉(xiāng)村地區(qū)所占比例較低,原因是大部分畢業(yè)于專業(yè)體育院校的畢業(yè)生想留在城市之中,這樣鄉(xiāng)村中學的師資力量以及水平不能夠滿足我國關于體育課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師資情況在教學中非常重要,這也極大的阻礙了體育教育的發(fā)展,直接影響了太極拳在中學的發(fā)展。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動作技術能力也影響到了學生學習的好壞,武術專業(yè)教師的缺乏極大的影響了學校體育課程的設置,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阻礙了國家關于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專業(yè)武術教師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鄉(xiāng)村之中,這也是鄉(xiāng)村教育水平落后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也嚴重影響到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學生的體育活動或被改成自習,或被其他的科目代替。這也可能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huán),致使體育課程畸形的發(fā)展,也不利于學生意志力的培養(yǎng)和強身健體的需要。
太極拳的教學方法一定要準確與太極拳的特點相結合,教師要科學合理的設計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按照簡單到復雜的教學程序有梯度的進行傳授以期達到良好的效果,這樣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消化吸收,分解動作意味著對學生記憶的強化并且鼓勵學生加以練習最終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太極拳教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練習、鍛煉,學習之后才能使效果達到最大化,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否則大多數(shù)的學生會面臨學過, 但是過段時間就忘了的囧鏡。教師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要利用課余時間熟練技術、提高質量,課間操可以推廣太極拳武術操的形式強化記憶。除了這些還要不斷對學生進行鼓勵,通過多方位、多角度體育文化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形態(tài),從心理上發(fā)生轉變,讓其認為這項鍛煉對以后身體有好處,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和學完美的結合,打造優(yōu)質的課堂教育。
太極文化非常博大,不只是在外在的比試,內(nèi)在的東西也很多,樹立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使命,除了感受太極魅力,也要不斷開展太極拳的比賽,借助這一活動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另外可以增加學生對太極拳比賽的知識競答,優(yōu)勝方獎勵一些小禮品,適當?shù)母惺芴珮O拳。多組織比賽活躍身心,培養(yǎng)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質,積極宣揚太極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具體來說就是讓參加比賽學生對太極拳相關知識進行搜集,在班級里開展室內(nèi)的知識競賽,同時讓獲勝者了解更多太極拳的知識,把太極拳的精神帶進生活中,切實讓學生感受到太極拳給他們帶來的影響,為太極拳的發(fā)展添磚加瓦。
校領導對太極拳教學要重視起來,要針對學生年齡、性別等的具體情況,把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教授一些適合學生的、較為容易的動作內(nèi)容,處于這一點的考慮,導致太極拳教學形式較為單一、教學方法極為單調(diào)、教學內(nèi)容沒有更新。學生們對于這種太極拳的練習方法,他們的態(tài)度是消極的、缺乏活潑的氣氛。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能動性,只是重復同樣會讓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大受打擊
目前中學武術太極拳教學內(nèi)容較為單一,大多數(shù)學校以24式太極拳為主。學生們認識太極拳主要通過影視、小說等,這就存在著夸大太極拳的現(xiàn)象。而且中學缺乏專業(yè)的武術教師,太極拳教學方面的師資力量不足,而且大部分體育教師年齡偏大,對太極拳動作的熟練程度較低,教學較為單一,這種現(xiàn)象對太極拳在中學的普及推廣起到的反而是阻礙的效果。大部分學校中太極拳場地設施不足,太極拳課時數(shù)較少,學生們沒有充足的時間練習,學校領導對太極拳由于缺乏認識,因此他們的重視程度也是非常有限,他們普遍重視的是文化課的學習。
太極拳是我國武術的精髓,但是太極拳在中學的普及并不是很順利,因此我們要豐富中學太極拳教學的內(nèi)容,由簡單到復雜,比如先教授太極拳套路、再介紹太極拳的攻防含義、最后讓學生進行對抗性的練習,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整堂課的總體質量。其次要大力引進高水平武術太極拳方面的教師,加強現(xiàn)有教師的培訓。校領導要加強太極拳的重視程度,增加對場地器材的資金時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開始進行一些簡單的重復的訓練,但是次數(shù)控制在80~100次之間,中間不休息,再逐漸的進行中近臺的正手對拉的練習,最后是中遠臺正手對拉的練習。通過這樣階段式的練習,來增加運動員的耐力和對正手球的適應。
3.2 提高相持能力與主動防守意識
乒乓球的材料的變化也增加了相持回合的出現(xiàn),那我國的運動員就要提高自己的相持能力。相持能力的提高與運動員的體能的持久性是分不開的,所以相持回合就是要考驗運動員的體能。我國運動員在訓練的時候可以增加體能的訓練,比如注重運動員的腳下啟動,使運動員可以快速的進入狀態(tài)。還可以增加運動員的正手和反手的轉換,提高運動員的應變能力,更好地對比賽進行掌控。在訓練的時候可以毫無規(guī)律的進行正手球和反手球的輸送,讓運動員快速的反應應該如何接球和進攻。反復循環(huán),便可以增加運動員對這一打法的熟練程度。而且運動員的態(tài)度十分的重要。由于在比賽中機會球的增多,導致稍有不注意就會出現(xiàn)失分的情況,而且此次乒乓球的改革進一步縮小了實力之間的差距,我國運動員不能因為自己的實力和經(jīng)驗就在比賽時輕敵,導致疏忽而失分。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運動員的態(tài)度的引導,不能因為掌握了正手球就開始出現(xiàn)不耐煩的狀況。要時刻提醒運動員對每一個球都要保持專注,不能感覺簡單就開始放松。而且在熟悉了塑料乒乓球之后,也可以開始增加訓練的難度,進行一些新的球技的研究,在比賽時給對手出其不意的攻擊。
綜上所述,塑料乒乓球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乒乓球界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也讓乒乓球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國在這次變革中是處于劣勢的,因為我國的乒乓球一向以速度為長,而塑料材料的使用降低了乒乓球的速度,而乒乓球的比賽也開始更加注重運動員的耐力和技術的層面。所以我國在進行乒乓球的訓練時要增加對運動員的體能的訓練,以保證在相持回合時可以持續(xù)的保持專注。還要注意對運動員的態(tài)度的提醒,不能放松任何一個球,因為每一球處理不好都會出現(xiàn)技術上的偏差而失分。
[1]陸育明,王超.淺談“國際乒聯(lián)的改革”——賽璐珞乒乓球改為塑料乒乓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1):196-198.
[2]丁松.影響乒乓球運動員削攻結合打法的主要因素及發(fā)展趨勢[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5(2):32-33.
[3]董聲.乒乓球規(guī)則、器材改革的怪圈——寫在塑料球改革之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1):141-142.
[4]何劍康,白銀龍.新型無縫塑料乒乓球的變化及影響[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5(3):155-156.
A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aijiquan in Middle Schools in Hebei Province
Wu Wenbin Fan Xiaojie
(P.E. Dept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4, China)
Taijiquan is famous for its broad and profound culture, but the tai chi is very simple 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middle school, the number of full-time martial arts teachers is l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i chi itself are slow and soft, and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o not match, Middle school on the high degree of emphasis on Taijiquan, parents of students and sports and tai chi are biased and so 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Taijiquan routine in the fight against action,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increas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and advise school leader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novate new elements To the teaching of Taijiquan, aimed at the popularity of Taijiquan and promote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Tai chi; Middle school;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G807
A
2095-2813(2017)06(c)-0205-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205
武玟斌(1992,11—),男,漢,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