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姬冰,王東明
(綏化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61)
冰雪體育教育提升大學生抗挫折能力探析
劉姬冰,王東明
(綏化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61)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社會中,大學生挫折感的存在為個人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負面作用,給家庭、學校、社會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消極影響。冰雪體育教育蘊含的合作、競爭、頑強拼搏等教育元素對促進大學生積極心態(tài)的形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合作和競爭精神方面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有助于大學生勇敢面對挫折、克服困難、實現自我價值,對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冰雪體育教育;大學生;抗挫折能力
Abstract:In today's fiercely competitive society,the existence of frustration has brought great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undergraduates'personal development,on the family,school and society in different degree.Educational elements such as cooperation,competition and tenacious struggle in ice-snow sports educ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undergraduates'positive mental attitude,improving their interpersonal skills,developing their good will qualities,fostering their spirit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It will help the undergraduates face up to frustration,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realize their self-worth,which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ir anti-frustration ability.
Key words:ice-snow sports education;undergraduate;anti-frustration ability
當前,經濟社會飛速發(fā)展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爆炸性的知識更新速度、殘酷的社會競爭、多元價值觀的強列沖擊讓人們無形中承擔了越來越大的精神壓力。而作為擔當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社會主義建設重任的大學生群體而言,也承受著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壓力,諸如:情感、學習、人際交往、擇業(yè)就業(yè)等等。而各種新聞媒體關于不斷出現的校園自殺事件、校園暴力行為、抑郁焦慮導致的自殘、攻擊行為等的報道,也反映出“90后”大學生群體在巨大壓力面前心理素質較差、抗挫折能力不強的現狀。大學生群體中的挫折感是一種常見的社會心理行為表現,使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表現為不理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舉止,容易造成自身的傷害和傷害別人的行為,這種不良現象的長期存在,如不能加以正確合理的調節(jié)與引導,必將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生活和社會化進程[1]。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各界優(yōu)秀青年座談時指出:“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歷練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堅定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變挫折為動力,要從挫折中汲取的教訓啟迪人生,使人生獲得升華和超越”??倳浀恼撌稣劦搅舜髮W生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具有強烈的現實指導意義。大學生抗挫折教育不僅關乎學生成長,還關系到家庭、社會、國家的長遠發(fā)展。
冰雪運動是冬季開展的特色體育項目,已然成為北方高校體育教育不可或缺的特色部分,冰雪體育教育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加強大學生體質、磨練頑強的意志,其豐富多樣的授課形式、較強的競技性和娛樂性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冰雪體育教育蘊含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克服困難、適應各種不同環(huán)境的精神品質,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抗挫折觀具有強烈的人文教育價值和現實意義。創(chuàng)新冰雪體育教育理念、課程形式、授課方法,將優(yōu)秀冰雪文化元素滲透其中,通過大學生參與冰雪運動的互動過程,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調節(jié)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挫折是在個體努力完成自身設定的既定目標過程中,由于多種原因致使主觀和客觀不一致,受到外界干擾、遇到重重困難,主觀意愿無法按預期達成時表現出的一種不滿情緒。挫折感是在個體受挫折過程中,自身無法有效調節(jié)合理的情緒,引發(fā)的一種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和心理變化[2]。大學生面對多元的價值觀導向、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加之自身不良情緒無法及時有效調節(jié),遇到困難和阻礙就會萌發(fā)挫折感[3],影響到學習和生活。
大學生挫折感的類型主要有:學習挫折感:大學生進入大學后,由于學習方式的不當,對大學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不適應,以及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導致其學習興趣不濃,成績下降,進而引發(fā)的學習挫折感。生活挫折:大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差異,消費與收入的不平衡,在大學現實生活中所追求的消費觀和生活理念與現實存在巨大的差距,加之“90后”大學生經濟上的攀比心態(tài),往往引發(fā)大學生對生活的挫折感。人際關系挫折感:大學生群體來自五湖四海,生活環(huán)境、習俗差異各不相同,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紛爭、現實與期望的失衡,讓一部分大學生茫然不知所措,失去了與別人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自信心,進而引發(fā)人際關系挫折感。愛情挫折感:大學生在戀愛過程中,沒能正確處理好戀愛與學習的關系、戀愛與就業(yè)的關系、戀愛與經濟能力的關系,致使在戀愛過程中或分手后出現不正常的心理表現和挫折感。擇業(yè)挫折感:當前,每年都是最難畢業(yè)季,部分大學生身處就業(yè)困境之中,找不到前進方向,在擇業(yè)過程中,大學生由于存在過于挑剔、不愿付出、誠信缺失現象,致使大學生就業(yè)出現了危機,在就業(yè)期望和現實落差之間無法得到平衡和滿足,從而引發(fā)挫折感的心理變化。
2.1 客觀原因
家庭、社會、自然因素是誘發(fā)大學生挫折感的客觀原因。一是家庭方面,大學生受家庭背景、收入狀況、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容易誘發(fā)挫折感。部分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受家庭生活條件的影響,在生活花銷行為上長期處于自卑的狀態(tài),所追求的生活品質和現實差距過大,長期的心理不平衡會轉化為“挫折心理”。有的大學生家庭父母離異或者長時間家里處于爭吵狀態(tài),也不利于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單親家庭中的孩子更是缺乏父母關愛,自身苦悶無法有效表達出來,往往就會產生人生挫折感。二是社會方面,社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是一個強大的影響場域,多元價值觀的沖擊,各種制度改革的正負面影響,傳統(tǒng)文化、風俗習慣和時代元素的融合發(fā)展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容易迷失自我的地方,大學生容易造成心理的激蕩,現實與理想的失衡,致使挫敗感產生。三是自然因素,自然環(huán)境因素中的災難、傳染病、意外事故等是誘發(fā)大學生挫折感的間接因素,在無法克服大自然力量的情況下,有的大學生意外的殘疾、傷病造成了無法逆轉的身心傷害,容易導致挫折感。
2.2 主觀原因
大學生受個體條件、意識動機、認知思維等因素的影響,會引發(fā)大學生挫折感。大學生由于智力水平、身體素質、能力喜好等的不同,常常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動機,如在某一方面出現失衡就會間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如大學生心智還不成熟,經歷較少,面對眼前的困難和突發(fā)問題,加之心理調節(jié)能力較差,挫折感隨之而來。另外,部分大學生自身適應能力不強,無法完成高中到大學的轉換,致使大學學習和生活出現了諸多問題。還有的大學生長時間受家里溺愛,以自我為中心現象嚴重,社交能力不強,人際關系不良,出現了嚴重的社交恐懼現象,導致長時間處于不安狀態(tài),也是誘發(fā)大學生挫折感的主觀因素之一[5]。社交的不順利、自身的調節(jié)出現問題,往往導致大學生精神萎靡,對任何事物缺乏上進心和前進動力,造成身心的雙重傷害。
3.1 創(chuàng)新冰雪體育課程授課內容與形式,引導學生直面困難
冰雪體育運動教學現場設在戶外冰天雪地之中,空氣清新、與大自然親切接觸本身就是一種怡然養(yǎng)性的過程,這種富氧的戶外運動,除對大學生身體健康有益之外,還對大學生塑造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具有重要作用[6-7]。在冰天雪地的戶外,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既定的冰雪運動動作和專業(yè)體育知識,反復練習動作達到熟練的目的,既是一種心靈的解脫、又是一種鍛煉的樂趣所在。因此,通過創(chuàng)新冰雪體育教育的授課形式和課程內容,將有效的教育元素滲入其中是非常必要的。大學生通過冰雪運動課程體會到拼搏、進取、努力的重要性,結合激烈的冰雪比賽方式、劇烈的爆發(fā)式運動,體驗冰雪運動帶來的魅力和享受,讓人自發(fā)的有一種上進的勁頭[8]。例如,大學生通過速度滑冰、冰球比賽、接力競賽等運動,去除身體里面的負能量,釋放壓抑的情緒,疲勞厭倦的影響得到舒緩,讓大學生在激烈的比賽中塑造敢于競爭、頑強拼搏、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去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冰雪體育課程是一種讓大學生身心愉悅的運動過程,也是提高心理素質,樹立積極心態(tài)的重要路徑,對于大學生戰(zhàn)勝困難、勇往直前的抗挫折品質提升是一種推動。
3.2 打造冰雪體育教育課程交流互動平臺,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冰雪運動不是一個人獨立開展的運動,而是需要教師、學生、其他人群協調一致的互動過程[9-10]。冰雪運動開展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需要教師課上的講授,學生課下的交流,需要相關人員的指導與配合。冰雪體育教育開展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人際關系塑造的過程,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個體成員相互溝通,取長補短,互相學習,開展了高頻次、深度的交流強化,在冰雪運動中開展的交流比在現實學習生活中的言語交流更加直接、具體、生動、便利,短時間內的多次溝通接觸拉近了彼此心理的距離,破除了交流障礙。在冰雪體育教育課程中大學生除了言語交流外,還有很多不同的肢體語言,在不同的訓練項目和課程教學中互相認識、深入了解、建立友誼、迸發(fā)情感。在冰雪天地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感受大自然、感受冰雪運動的無窮魅力,其他的矛盾和偏見都化作賽場上的集體合作和相互配合[11]。在一個體育運動規(guī)則約束下的教學過程中,大學生自覺遵守運動規(guī)律、自行控制自身的行為,以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去交流互動,充分展示自身的長處,愉悅身心。隨著冰雪課程的開展,大學生通過學習互動,增加了交流的機會,提升了交往能力,大學生相互交流的內容豐富起來之后,他們內心的苦痛和憋悶有機會向別人傾訴,舒緩了自身的挫折情緒,有利于強化社會適應心理[12],積極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為將來更好地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3 提煉冰雪體育教育中的意志品質教育素材,鑄造學生堅韌性格
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大學生完成學業(yè)、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也是人格品質塑造的內生動力[13]。意志品質包括個體的自制力、忍耐力、自覺性、頑強精神、自立自強等精神特質,是大學生個體的優(yōu)秀品質綜合體和道德人格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質關系到大學生個體的成長和未來發(fā)展走向。意志品質可以在后天遇到的各種困難挫折中培養(yǎng)鍛煉,可以在各種不良環(huán)境中自我提升。冰雪體育教育具備大學生良好意志品質提升的各種教育元素,如惡劣的天氣條件、復雜的技術動作、身體的不適、運動損傷、對冰面的畏懼心理等等,只有克服以上困難,才能取得階段性的成功。隨著課程難度的加大,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訓練,大學生由不會到會、由技術動作變形到熟練、由步履蹣跚、幾近摔倒到滑行自如、姿勢優(yōu)美,一系列成績的獲得都是在失敗與成功的交織體驗中積累而來。困難強度越大,大學生個體鍛煉價值越大。隨著學習的深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還會促進優(yōu)良意志品質的良性循環(huán),不斷增強意志力,提升個體心理承受能力,敢于挑戰(zhàn)自我,學會忍受挫折,厚積薄發(fā)[14]。例如,將冰雪課程教育中汲取的知識、力量、意志品質、處事能力延伸到學習和生活中,讓大學生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能夠理性思考,做出合理準確的判斷。
3.4 整合冰雪體育教育中的合作意識和競爭精神,引導大學生自我價值實現
當今社會,競爭無處不在,對大學生而言,競爭是一種個體行為和能力的展示,合理適度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助推的作用,而這正是“90后”大學生所欠缺的。冰雪體育教育蘊含著競爭的元素,冰雪運動的實質就是以競爭為基本特征的,競爭精神是冰雪運動的合理內核[15]。大學生在參與冰雪運動的過程中通過與隊友之間建立的合作關系,協同前進,在充分展示個人能力的同時,還要兼顧團隊集體力量的發(fā)揮,通過隊員之間的配合、練習,培養(yǎng)了隊友之間的相互信任和溝通能力,取長補短讓大學生意識到集體的力量,只有學會合作才具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學會合作是參與競爭的前提。因此,冰雪體育運動的開展培養(yǎng)了大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在參與冰雪運動的過程中大學生會體會到自身在集體中的價值,會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大學生抗挫折教育已然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熱點。冰雪體育教育是北方高校獨特的教育資源,冰雪運動是融速度、耐力、意志等優(yōu)良元素的綜合體,在促進大學生積極心態(tài)的形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合作和競爭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有助于大學生勇敢面對挫折、克服困難、實現自我價值,提高抗挫折能力。因此,國家應加強和普及冰雪運動,高校應充分發(fā)掘冰雪體育課程的優(yōu)質教育元素,充分發(fā)揮冰雪體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升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的作用。
[1]方鴻志,李智智,林森.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抗挫折教育探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32(6):168-169.
[2]方鴻志,張健.大學生抗挫折教育對策研究[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30(2):73-77.
[3]鄒國振.挫折教育是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22(6):39-41.
[4]隋迎敵.論冰雪文化對我國冬季大眾體育活動的影響[J].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Undergraduates'Anti-frustration Ability in ice-snow sports Education
LIU Ji-bing,WANG Dong-ming
(Suihua University,Suihua 152061,China)
G807.01
A
1002-3488(2017)02-0063-04
2016-11-20;
2016-12-02
綏化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項目(R1603013)。
劉姬冰(1986-),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