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一鳴,劉 超,申國勇,劉 穎,羅 俊,代 妃,池愛平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渭南市高中生慢性疲勞綜合征的分布情況研究
任一鳴,劉 超,申國勇,劉 穎,羅 俊,代 妃,池愛平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指以身體或心理長期處于疲勞狀態(tài)為突出表現(xiàn),同時伴有低熱、頭痛、肌肉酸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和抑郁等非特異性表現(xiàn)為主的一組癥候群。Samantha Lloyd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CFS人群呈低齡化趨勢,由于現(xiàn)在高中生學習壓力大,身體鍛煉缺乏,睡眠時間不足等情況,高中學生已經(jīng)成為慢性疲勞的主要群體。高中階段正是學生生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對于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早在2013年,北京市衛(wèi)生局組織公共衛(wèi)生等多領域專家就已經(jīng)對中小學生的健康問題編制了指引。由此可見,我國如今對中學的健康問題尤為重視。如今我國高中生普遍因學習壓力大,睡眠嚴重不足,體育鍛煉少等一系列因素導致的CFS狀況嚴重影響著健康成長。為了了解渭南地區(qū)中學生CFS的分布情況,本文對渭南地區(qū)各學校進行了抽樣調查,旨在調查渭南地區(qū)高中生慢性疲勞情況并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給予科學的建議。
1.1 研究對象
以渭南市瑞泉中學、集才中學、杜橋中學、咸林中學、中山中學、鐵路中學等6所中學為例,對渭南市高中生慢性疲勞綜合征的分布情況進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法,對上述6所中學的學生進行發(fā)放。共發(fā)放問卷1 000份,收回問卷920份,回收率92%,經(jīng)篩查,有效問卷905份,有效率為98.4%,問卷采用“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94年定制問卷標準”(CDC 1994),即滿足“超過3個月不可解釋的疲勞,經(jīng)過休息不能夠緩解疲勞”,并對注意力下降、肌肉痛、關節(jié)痛、失眠等問題進行篩查,排除其他干擾因素,對中學生進行篩查。對于3個月出現(xiàn)明顯疲勞、在休息后不能恢復,并在“注意力不集中,咽喉、腋窩、肌肉、關節(jié)、頭部出現(xiàn)明顯疼痛,睡眠不足,運動后不易恢復”8項中選擇4項及以上的學生為慢性疲勞綜合征人群(CFS),低于4項的學生為慢性疲勞人群(CF),其他學生為正常人群(N)。
2.1 學生慢性疲勞總體分布情況
本次共調查學生905人,正常學生849人,占總人數(shù)的93.81%,慢性疲勞學生41人,占總人數(shù)的4.64%,慢性疲勞綜合征學生15人,占總人數(shù)的1.55%。
2.2 學生慢性疲勞的性別分布
學生慢性疲勞的性別分布調查顯示,在本次調查的905人中,正常學生人數(shù)849人,其中男生446人,占正常人數(shù)52.5%,女生403人,占正常人數(shù)47.5%;慢性疲勞人數(shù)41人,男生16人,占慢性疲勞人數(shù)的%,女生25人,占慢性疲勞人數(shù)的%;慢性疲勞綜合征15人,男生7人,占人數(shù)的46.7%,女生8人,占人數(shù)的53.3%。
2.3 學生慢性疲勞的年級分布情況
學生慢性疲勞的年級分布調查顯示,CF人數(shù)共41人,高一年級7人,占總CF人數(shù)17.1%,高二年級10人,占CF總人數(shù)24.4%,高三年級24人,占CF總人數(shù)58.3%。CFS人數(shù)共15人,高一年級2人,占總CF人數(shù)13.3%,高二年級5人,占CF總人數(shù)33.3%,高三年級8人,占CF總人數(shù)53.4%。
在本次調查數(shù)據(jù)中,渭南地區(qū)中學生CFS人群比例為1.55%。同國內其他地方相比,如蘇州地區(qū),蘇州大學石階瑤的一項抽樣調查研究的文獻,結果顯示蘇州部分地區(qū)的青少年CFS人數(shù)比例接近1%,渭南地區(qū)青少年CFS比例明顯高于蘇州,原因與渭南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落后、學生家庭壓力大有關。同國外相比,英國的Ben Katz等人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英國的CFS青少年比例在0.19%~2%之間,渭南地區(qū)青少年CFS比例明顯高于英國的平均水平,這與英國教育制度相對較為完善、教育方法較為先進有很大關系。
在性別分布方面,女生的CFS情況高于男生,這與男生性格多開朗活潑,體育活動多,女生性格稍顯內向,且體育活動相對較少等有著很大的關系。在年級分布方面,高三學生CFS情況明顯高于高一、高二學生,可能因高三學生與高一高二學生相比因高考學習壓力大、身體活動較少、睡眠不足等因素導致更易出現(xiàn)CFS。
研究結果顯示,渭南地區(qū)的慢性疲勞綜合征人數(shù)比例相對較高。政府應加強對學生的重視程度,做好對學生健康的宣傳工作和關注程度,減少社會對高中生的壓力。學校積極參與學生的健康建設活動,減少課余作業(yè),保證學生的充足的體育鍛煉和睡眠時間。家長應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加強學生的營養(yǎng),盡量減少對學生的壓力,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疏導。學生自身也應當積極面對生活,及時調整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1 ]石階瑤,徐勇.中學生慢性疲勞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7):1017-1019.
[ 2 ]魏紅梅,胡松,王燕,等.青島市黃島區(qū)高校教師慢性疲勞綜合征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J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6(2).
[ 3 ]石階瑤.青少年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流行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 D ].蘇州:蘇州大學,2014.
G807.3
A
1674-151X(2017)03-108-02
2017-01-11
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610718068)。
任一鳴(1995~),在讀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