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紅
活出精神來
張蓮紅
認識張勁芳,是因為婦聯工作。2010年初春,婦代會直選剛結束,遵化市遵化鎮(zhèn)三間房村的張淑蘭大姐就打電話對我說,歲數大了,村里選了一個會武術的女性,接替自己的婦代會主任工作。沒幾天,張大姐將一個體健貌端的女子帶進了鎮(zhèn)婦聯辦公室。初次相見,我的眼前一亮,真是“德修仁義理智信,武練身法精氣神”,用賞心悅目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這個女人真是活出了精神。是祖國一日千里發(fā)展節(jié)奏的感召,還是社會這個熔爐精心打造的結果,我不得而知。只是覺得,一個女人活成如此模樣,一定是有故事的。從此后,我便對這個有故事的女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近七年的跟蹤調查,深入挖掘后,我不禁驚詫,勁芳她哪里是有故事,絕對是即配角、主角于一身的精彩女性。
首都與家鄉(xiāng),她選擇了后者,只為了回報家鄉(xiāng)、培育一代武術人
一九七六年的嚴冬,寒冷的天氣,讓鳥兒都躲進了窩里。坐落在河北省東部的遵化,被漫天飛卷的雪花淹沒了,圣潔的白雪里,急急地走來了一個器宇軒昂的青年,只見他挺胸抬頭,威武健壯,即使是走在積雪里,也是輕盈得如履平地,他叫張利民,是個對中華武術極盡癡迷的男士。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的他,剛才接到了家人的電話,自己期盼已久的愛情結晶就要出世了。即將做父親的喜悅,讓他的腳步愈加強健有力了。
“是個女兒,這個女孩真精神??!”
才進產房,就聽到醫(yī)生和家人的贊美??釔劬毼涞乃?,見是個女孩,雖然有點失望,仍不忘初衷。望著窗外仍在飛舞的雪花,當即吟誦道:“嚴冬松更勁,數九梅更芳。迎春臘月生,取名叫勁芳”。父親最心愛的女兒“張勁芳”,就這樣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了。
小勁芳像極了父親,武術天賦就是與生俱來,父親閑暇之余練拳腳,她就會聚精會神地站在旁邊看著,不一會兒也開始模仿著耍起了胳膊腿,一招一式還很像那么回事。父親一見,滿臉的驚喜:
“上天不負我??!女兒天生就是練武的料兒?!?/p>
他欣喜若狂。不到八歲,父親就開始傳授女兒武功,小勁芳冰雪聰明,一教就會,這讓父親的信心更足了。父親誠心授藝,女兒虔誠學武,爺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小勁芳的武藝開始突飛猛進起來。
望著和自己一樣癡迷武術的女兒,父親露出了欣慰的笑。1991年秋,勁芳還不滿15歲,就被父親送到了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進行專門職業(yè)訓練。勁芳懂得父親的初衷,決心實現父親的理想,刻苦訓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終于不負眾望,在學校就拿下了山西省“三多杯”刀術冠軍、全國跆拳道比賽第三名的好成績。畢業(yè)時老師和同學都勸她留在北京發(fā)展,可她卻義無反顧地回歸故里,她要幫父親實現那個武術夢。
1995年的仲夏,勁芳學業(yè)有成的回歸,為癡迷中華傳統(tǒng)武功父親的練武夢插上了翅膀。1988年,追夢的父親就在自己的家鄉(xiāng)遵化市大劉莊村開起了“京東武館”。那時,正是電影《少林寺》盛演之時,父親的理想就是在遵化開辦一所像《少林寺》一樣的大武館,讓家鄉(xiāng)的人們都變得身強力壯,成為中華武功的受益者。為了完成和父親共同的理想,勁芳歸家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擔任“京東武館”的主教練,兩年間,她帶領武館的學員們多次參加了各類武術比賽,獲得獎牌三十余塊,還應邀參加了遵化市春節(jié)聯歡晚會。以后她的團隊又兩次獲唐山陶瓷博覽會武術賽第一名。
1998年的底,差兩個月就年滿23歲的勁芳迎來了她生命里最值得紀念的一刻。11月24日這一天,天空艷陽高照卻異常的清冷,前兩日的大雪讓世界一片銀裝素裹,艷陽下的大地顯得更加清冽圣潔。勁芳披上了潔白的婚紗,與自己傾心相愛的男友王海峰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婆家家境殷實,公婆通達善良,公公是遵化鎮(zhèn)三間房村黨支部書記,婆婆是從事教育事業(yè)的優(yōu)秀教師,他們對年輕漂亮的兒媳非常滿意,視若己出。丈夫英俊瀟灑,通情達理,是個難得的暖男。一向開朗善良的勁芳初進婆家就受到了婆家一村人的好評。她純情甜美,活潑好動,即使做了媳婦也不能停下自己對武術的執(zhí)著追求。每天像婚前一樣練功。直到父母、公婆催促她:
“該生個孩子了,我們等著抱孫子呢。”她才恍然覺醒般回歸現實。
婚后八個月,身體終于有了反應,父母、公婆欣喜異常,他們開始限制她到武館運動。那段時間,是勁芳人生中最難熬的時光,有時恨不得將腹中的孩子硬拉出來,好盡快回到武館。2000年4月,勁芳的女兒出世了,父母、公婆非常理解她的心思,趕緊將撫育孩子的重任攬過來,以便讓勁芳早日投入到自己喜歡的武術事業(yè)中去。
女兒出生的那一天,“清東陵皇家武校”在名揚海外的馬蘭峪清東陵正式掛牌開館,可謂雙喜臨門。女兒滿月后,她將女兒交給母親,就投入到了皇家武館的籌建中,她把自己在大學學到的武術技能與管理學應用于開辦武館的實踐中,首先調動各種機器,廣泛宣傳,大規(guī)模招生。不到三個月時間就招生近百名,遷西、遷安、興隆、薊縣、山東、北京等多地學生來武校學習,皇家武校初具規(guī)模和影響,有教職工20余人,容納了一到九年級近200余名學生。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擴大了武館的影響力,開課后的第三年,唐山市體育局便慕名而來,正式掛牌為“唐山市跆拳道訓練基地”。業(yè)績代表著實力,2003年,張宏偉,石磊等同學就榮獲了省武術比賽銀牌;同年武術隊袁艷平獲省農運會武術全能冠軍;2004年“皇家武館”代表唐山市跆拳道隊,參加“河北省十運會”獲省級男子團體冠軍,一舉成名。隨后,捷報頻傳而來,唐山市“六青會”跆拳道男女冠軍、武術團體亞軍,幾年下來,獲獎牌200余塊,受到了組織、領導的高度贊譽,也迎來了家鄉(xiāng)父老的認可。2002年9月勁芳被唐山市跆拳道訓練基地聘請為教練員;2003年12月16日入中國武術協(xié)會會員并任遵化市武術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忙碌與悠閑,她選擇了前者,為了鄉(xiāng)親們的信任,也不辜負自己的青春好年華
勁芳的娘家、婆家的家境都不錯,再加上自己多年的職場拼搏,完成了資金積累階段的艱難,豐厚的物質條件,已經讓她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何況丈夫是獨子,家境豐裕,根本用不著她再風雨兼程地奔波了。公婆和丈夫開始勸她別再家和東陵兩邊跑了,在家安心休養(yǎng)一段時間,可她每次見到武館里那群孩子們期盼的眼睛,就會升起無限的遐想來:
“孩子們那么的需要我,孩子家長那么的信任我,我怎能為了自己享受,就放棄他們?”
“我才不到三十歲,正是青春花季,精力充沛的好年華。青春不能享受,要拼搏向上,創(chuàng)造業(yè)績,才不辜負自己人生中最美的時光。”
勁芳不僅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努力進取了。
2004年的深秋,遵化市區(qū)道路兩旁的樹葉已開始凋零脫落,秋風仍不解風情地吹得樹木不由自主地搖擺著,它們伸著手臂,仿佛在期盼人們的援助一般。行走在遵化市區(qū)街道上的勁芳,眼見著自己心愛的武術館校一派蕭條,生存舉步維艱,那顆心被狠狠地刺痛了。自己的理想愿望就這樣被無情的現實擊碎了嗎?不,我得撐起這片天!機遇就孕育在別人逃離的時刻。已經熟練掌握管理運營技能的勁芳,瞄準了市區(qū)武館的衰敗期,決心挺進遵化市中心組建大眾跆拳道館。父親拗不過女兒,也不愿放棄經營多年的皇家武校,無聲地默許了勁芳的選擇。當勁芳單槍匹馬殺進了遵化市區(qū),又少了老爸的指導和幫助,才知曉了創(chuàng)業(yè)的困惑與艱難。
時光瞬間即逝,轉眼進入2004年的寒冬,雪又開始紛紛揚揚地下起來了。由于要租賃場地,勁芳不得不頂著一頭的雪花四處籌集資金。親戚朋友特別是兩家人的援助,讓她終于湊夠了租賃費,建成了坐落在三間房小區(qū)、遵化第二實驗小學附近的跆拳道培訓中心,使用面積只有400平米,卻是當時遵化市區(qū)投資最高的跆拳道培訓中心。盡管當時資金緊缺,但她在教學設備上的投資卻毫不吝嗇,她將父母、公婆給女兒的壓歲錢都用上了,購置的墊子、地毯,腳靶護具等設備都是當時最貴最好的。那時,遵化武術業(yè)已瀕臨崩潰,原來的幾家武館倒閉的倒閉,搬走的搬走了,特別是外地人開的武館卷款逃走事件,讓學員家長對武館產生了恐懼,認為武館只會騙錢擄財。
此刻,她卻異常的冷靜,沒有走惡性競爭之路,而是始終堅持“你有我優(yōu)”的策略,堅持為遵化培養(yǎng)武術人才。她善于調查研究,發(fā)現問題和亮點。她這樣總結道,現在的孩子有“懶”“嬌”“自我”三大病,我們的應對策略就是“習武塑身、習武健身、習武防身、習武強心”十六字方針。鼓勵孩子堅持軍事化訓練,雕塑孩子的挺拔身姿,瀟灑體態(tài),高雅氣質。正確的辦學宗旨,贏得了家長孩子的心。
為了證明自己的誠信,勁芳采用靈活辦學的辦法,以跆拳道為主項從新開辟市場。她明白,開始學員少很正常,必須堅定信心,從零做起。即使只有一個學員,她也堅持到崗,親自教孩子學習,絕不讓家長花一分的冤枉錢。為了擴大影響,勁芳經常帶著僅有的幾名學生參加各種表演,學校、廣場、超市門前都留下了她和學員們訓練的身影。如此這般,不僅鍛煉了學生,更歷練了自己,學員的家長們服了,口碑也好起來。
那是開館還不足半年的一個上午,一個社會上的大青年帶著四五個小青年來挑戰(zhàn):
“一個女人敢來市區(qū)開武館?真是看遵化沒男人了吧!我們才是練家子,咱比試一下,看你的武術管用,還是我們的拳腳厲害?!?/p>
“習武德為先,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武術的形式體現在競技,表演,健身,娛樂和傳承上,運動員的舞臺在賽場,為國為己爭光,不是爭強斗狠,我們的宗旨是德武雙修。德修仁義禮智信,武練身法精氣神,尚武崇德是武者的靈魂也是我們的核心理念。學武之人寬廣和厚重,開朗和豁達才對?!?/p>
勁芳苦口婆心地勸說,仍改變不了他們好斗的天性。為了不傷到他們,又讓他們心服口服,勁芳不得已就先讓培訓中心的教練們練給他們看。他們仍不依不饒,非得和勁芳這個女人打一場不可。無奈,勁芳只得讓他們帶上護具,親自上陣與他們對壘。只一套組合拳打過去,他們就自動認輸了。這些人一般是只學了皮毛,全憑身高力大的蠻力贏了幾個小混混,就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
這次比武,并不是徒勞無功,他們心悅誠服后,不僅自己成了培訓中心里的學生,只幾天的時間就給勁芳帶來了十幾名新學員。自1995年7月,勁芳辭別了首都母校到2005年,10年的時間,勁芳從創(chuàng)業(yè)時期的艱難困惑中走出來,事業(yè)開始突飛猛進,步入了正軌。她創(chuàng)建的“飛龍”,在遵化已是家喻戶曉。那時,喜歡學武術的小朋友都會興高采烈地穿著印有“飛龍”標志的白色套裝,邁著矯健有力的腳步行走在通往遵化城北的大街小巷,不時會引來同齡孩子和孩子家長的一片喝彩聲:
“媽媽,我也想去‘飛龍’學武術?!?/p>
“爸爸,帶我去‘飛龍’學拳腳吧,我想做李連杰?!?/p>
孩子和家長的贊譽,讓勁芳無比的欣慰。她一到訓練場就會忘記自己是個女人,一頭扎進傳統(tǒng)武術的競技里,時常是廢寢忘食。
“飛龍”開辦以來,對于勁芳來講,雖然歷經艱難,卻也是其樂無窮。從小父母對她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精神的培養(yǎng),讓她在組建與擴建“飛龍”道館過程中派上了用場。為了強大自己,僅2007年3月,她就將五個響當當的獲獎證書收歸名下:第二屆香港國際武術大賽國際健身氣功展示會猿鷹連環(huán)拳FB3組、長穗劍FB3組第一名、56式陳式太極拳各第一名;“回歸杯”第五屆香港國際武術節(jié)套路比賽優(yōu)秀獎、拳術女子組第二名。當年的11月她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河北省會石家莊,參加河北省跆拳道裁判員教練員培訓班,以優(yōu)異的成績結業(yè)。勁芳經常說:
“強心就是精神強大,就是給自己不斷充電,讓自己堅不可摧。毛主席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只要有精神,什么人間奇跡都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人就是要活出精神來!”隨后,勁芳在短短的10年就拿下了20多個資格證書: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一級教練員;國家一級裁判員、長拳六段、四段考評官、初級瑜伽教練員、三級職業(yè)心理咨詢師、唐山市武術進校園總教練等資格證書,還有國際職業(yè)認證管理協(xié)會頒發(fā)的“一級注冊國際職業(yè)全能武術講師,并取得國際職業(yè)人才資格;“財富演講力”總裁特訓營證書。
面對擺在眼前一摞摞的紅色證書,我開始驚嘆起勁芳的毅力來。所以我一定要將勁芳這樣優(yōu)秀的女性推出來,這不僅是因為做了二十幾年的婦女工作,對女性的感情,最重要的是她的這種精神,這種對自己熱愛的武術事業(yè)持之以恒的執(zhí)著。如果沒有一點精神,在這樣高強度的職場拼殺中也許早就敗得一塌糊涂了。
2007年,勁芳的事業(yè)好像開了掛般神奇。就在這一年的輝煌五月,她的第二個跆拳道培訓中心在遵化市南部的時代廣場自立商城竣工開業(yè)了,延續(xù)了第一個培訓中心的模式,使用面積仍是400余平米,有長期業(yè)余訓練者近300名。這樣,路南路北兩個館,訓練館面積擴大了,學員也增多了。這年的6月,她的“飛龍道館”又承接唐山市“七青會”的跆拳道比賽,跆拳道隊取得了十二枚金牌,四枚銀牌,三枚銅牌的好成績,獲得唐山市團體冠軍;武術隊也獲取了四枚金牌和六枚銀牌,五枚銅牌。受到了唐山、遵化市政府的嘉獎。
榮譽與信譽,她兩個都要,因為她要讓自己活出精神來
勁芳經常說,原地徘徊千步,也抵不住邁出的第一步,心中想著無數次,也不如真正行動一次。
在勁芳精心打造經營下的“飛龍”,就如它的館名一樣,在遵化的上空騰飛起來了。勁芳懂得“飛龍”的飛翔過程,絕不會一帆風順,必須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市場需求,讓它自我完善,自我壯大起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勁芳開始研究起:競技體育只是少數年青少年的夢想,社會體育才是大眾文化,全民健身才是發(fā)展的主流。于是,她將自己的培訓中心分為青少年培訓和成人健身兩部分。在青少年培訓上以“培養(yǎng)性格,發(fā)展素質,發(fā)現人才”為宗旨,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科學發(fā)展,實施賞識教育,培養(yǎng)青少年的綜合素質。
成人娛樂健身培訓工作,主要以健身養(yǎng)生為主,緩解上班族工作上的疲勞,打發(fā)離退休人員閑暇的時光。她與遵化老年協(xié)會合作,對中老年健身提供指導,把太極拳,太極劍,養(yǎng)生功等適合老年運動的項目向大眾推廣。為了適應現代人的新要求,勁芳不惜重金完善教學隊伍,高新聘請體育學院的大學畢業(yè)生做教練,定期組織教練員學習交流,已達到對武學的精準、精煉、精通。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中國人對運動健身有了新的認識,他們不僅將自己的孩子送進了“飛龍”武館,自己也開始養(yǎng)生健身了。智慧的勁芳絕不會辜負時局賦予自己的時機。2012年5月,遵化“天之潤”小區(qū)寬廣的門市前,飛舞起“飛龍”鮮紅的旗幟,五顏六色的氣球盤旋于蔚藍的高空?!疤熘疂櫋?00平米“飛龍”道館在歡歌笑語中開館了。遵化市區(qū)四分之三的街道里都有了身穿“飛龍”道服的小朋友在大街小巷穿行了。四年后的2016年9月,遵化城東金鳳華府800平米“飛龍”道館也開業(yè)運轉了。至此,遵化全城普插“飛龍”的旗幟。如今四個直營“飛龍”校區(qū),常年學員已經達到了1000余人。興隆等地的八個加盟館開始運營。周邊各縣區(qū)人們對“飛龍”的信任,讓勁芳的武術事業(yè)如龍在天。
隨著事業(yè)的做大做強,榮譽也接踵而至。2008年8月被評為唐山市首批科學發(fā)展示范明星家庭;2008年10月1當選河北省婦女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婦女代表。2009年10月榮獲唐山市百萬群眾戶外健身活動“健身明星”;2010年4月榮獲首屆全國青少年跆拳道邀請賽優(yōu)秀教練員;2011年6月被評為遵化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2013年6月全國中小學生跆拳道邀請賽中榮獲“競技品勢組”優(yōu)秀輔導員;2014年2月榮獲2014年遵化市武術表演優(yōu)秀教練員;2014年3月命名為遵化市縣級菲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姚式太極拳”的代表性傳承人;2015年5月評為遵化市最美家庭;2017年1月被推薦為唐山姚式太極研究會副會長;2017年4月被選為遵化市姚馥春內家拳法研究會會長……。
在眾多的榮譽面前,勁芳并沒有停下她對武術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而是進一步總結教訓,制定計劃措施了。她在2017年家長座談會上這樣對學員、家長和教職工們立下了決心:
我們要以質贏人,一樣的道館比項目,一樣的項目比技術,一樣的技術比效果,比質量。“飛龍”不僅要堅持技術要精,拳腳功夫要硬,還要堅持傳藝育人的宗旨,通過拳腳功夫的訓練,一要修德立志,二要做有針對性的教育,使學員在成才路上健康發(fā)展成為精品。要堅定“塑身、健身、防身、強心”的八字辦學宗旨,精心打造“飛龍”的輝煌。
針對孩子的肥胖,坐姿不正等不良習慣,采取軍事化教學訓練。強調三聲,即“應答聲”、“發(fā)言聲”、“動作發(fā)聲”,聲聲干脆響亮。做到身姿挺拔、氣概威武、氣質高雅、體態(tài)瀟灑。
通過練筋、練骨、練肌肉,達到一生鐵錚錚,百歲不是夢。技要揚威懲惡,有能自救救人。
要培養(yǎng)一種精神,拼搏精神,競爭精神。要磨練一種意志,百折不屈,勇往直前。培養(yǎng)一種品質,孝親尊師,禮貌待人。將來一報父母恩,二報祖國情……。
2016年9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席發(fā)出“武術進校園”,“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指示,這個指示為勁芳吹起了進軍的號角,她積極配合遵化市教育局開展工作。四年間已經免費為遵化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實驗小學、石門、小辛莊、松棚營中學、遵化一中等10多所學校推廣武術跆拳道課程,普及中小學生2萬余名。被遵化市團委授予“公益課堂參與單位”、遵化市教育局授予中小學社團建設工作“特殊貢獻獎”、遵化市體育局授予“全民健身貢獻獎”。今年,她又當選了唐山市武協(xié)副主席、唐山市散打研究會主席、遵化市武術協(xié)會主席,職務就是責任,她說,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因為,我的內心承擔不起“辜負”二字。
運動與健康,才是現代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做為社會體育的傳播者,勁芳這個女人的確是活出了精神,每當看到她英俊瀟灑的丈夫跟在她的后面,為她打點武館,替她送來婦聯所需表報時,我就會由衷地敬佩她的能力,家庭、孩子、事業(yè)她都兼顧了,這個女人不僅是競技場上的冠軍,也是現實生活中的全能,讓我不得不豎指。
今年年初,她在遵化政協(xié)會議上這樣提議道:
遵化有兩寶,一是旅游之寶——清東陵旅游景區(qū);二是武術之寶——姚式太極拳發(fā)祥之地。姚式太極拳是可與陳、楊、吳、武、孫等著名流派媲美,且有著自身獨特習練方法和技擊、養(yǎng)生特點的優(yōu)秀太極拳種,其創(chuàng)始人民國時期著名武術家姚蘭(姚馥春)先生即是我市(姚家峪)人。上個世紀初該拳曾風靡一時,習練者多為高層軍政要員、社會名流。在武術界影響很大。時值今日,該拳在上海、山西、臺灣、港澳以及海外仍有著眾多習練者。姚式太極拳經典著作《太極拳講義》每次再版均被搶購一空。姚式太極發(fā)祥于遵化,根植于遵化,是有著巨大潛力的唐山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備受武林界矚目、備受太極拳愛好者推崇的珍藏瑰寶。習練者大都成古稀耄耋之人,需要年輕人傳承下去。河北打造百座特色小鎮(zhèn),馬蘭峪名列唐山首位。這無疑都為我們打造東陵旅游勝地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契機。今年,唐山市成立姚式太極拳研究會,去年12月,唐山市成立了由我市姚式太極拳二代、三代主要傳人參加的姚式太極拳研究會,決心要把姚式太極拳打造成象冀東三支花一樣的武術體育明珠。
作為唐山市姚式太極拳研究協(xié)會的副會長,遵化市姚式太極拳研究協(xié)會會長,勁芳已經把太極的挖掘發(fā)展與推廣,當成了社會體育的突破口,她要建立一支社會成人體育大軍,將健康、運動、養(yǎng)生、提素、長壽結合起來,打造出唐山以至于河北人民健康與運動為文化底蘊的名牌,讓為實現中國夢而拼搏的河北人在“擼起袖子加油干”時,意氣風發(fā),精力充沛地投入自己的事業(yè)。看到她的優(yōu)雅的身姿和談笑風生的舉止,我便會心生感慨。為此,我也曾參加了她為了推廣太極,免費舉辦的全民健身培訓班,通過十幾天的鍛煉,真的收獲頗豐。
她說,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長期恪守自己的人生格言。望著她一身正氣,精力充沛的樣子,我由衷地感嘆:人就是要活出精神來,特別是女人,現代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