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摘 要】漢語字詞是進行語文學習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的第一階段就是要做好學生識字的工作,在學生從低年級走到高年級的時候是為學生鞏固拓展詞匯,教師在這個階段需要注重教材內(nèi)容的選擇,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增加詞匯量,保證字音、字形的準確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漢語字詞 讀音字形 掌握訓練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57
字詞是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字詞也是語文教學的入門階段,漢語詞匯量就如同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走出的學習之路的地基,詞匯的多少決定了學生語文之路的寬窄,決定了學生在知識路上能夠前行的距離。識字任務需要教師尤其重視,隨著我國普通話的廣泛推行,學生的字詞發(fā)音的準確、普通話是否標準已經(jīng)成為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標準,這就注定在教學中對學生的發(fā)音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小學低年級從教學會第一個字的時候,教師就要將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貫徹到底,保證學生的拼音不會成為學生學習語文中的短板。本文就簡要談了做好小學語文字詞教學的教學方法:
一、教材的合理選擇,保證學生基礎
小學生的知識獲取主要來源是靠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自學擴充知識只能作為對知識的復習鞏固,真正決定學生成績的還是教師的課堂講學效果。在學習漢語字詞時,要想有一個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如何安排教學內(nèi)容也是教學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一個重點?,F(xiàn)在的小學語文字詞教學要求不僅學生認識字詞,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能夠將增添語文魅力的內(nèi)容。比如:利用文章進行字詞教學,利用字詞在文章中的連貫性,利用整篇文章作為教學工具比單個地進行字詞講解的效果來得好得多。在字詞教學中,還可以使用一些《千字文》《三字經(jīng)》等古文作為教學工具,雖然他們已經(jīng)因為不再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逐漸地被教學淘汰,但是在這些文中漢字集中,文字編排朗朗上口,學生很快就能記住,學完一本學生可以直接認識兩千字左右,直接集中縮短了學生對漢字的認識進程。
在《三字經(jīng)》《千字文》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古代教學的模式,將課堂與古代私塾建立一些聯(lián)系,因為學生在平時看電視的時候能夠看到許多古代上課時的情形,教師可以利用這點在上課時為學生打造一個還原私塾的情景,讓學生體驗這種新奇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并且將注意力投入到課堂中。并且在一貫以來提出的新理念、新概念教學中我們也不能忘記文化的傳承,這些教材的使用不僅集中了許多漢字,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創(chuàng)造趣味課堂,還能為漢文化的傳承貢獻一份教學力量,可謂是一舉三得。
二、鼓勵閱讀,增加學生詞匯
教學雖然是漢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是還是需要讓學生有一定的課外閱讀,對課堂上沒有講到的字詞進行拓展。要讓學生認識記住那么多的單詞僅僅依靠課堂老師的教學是不夠的,一些課外閱讀教師可以當成課后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詞匯的鞏固。學習是一個學習——遺忘反復發(fā)生的過程,一個成功的字詞教學是學生能夠將字詞的聽與寫同時運用的,在剛學習字詞的時候學生只能聽,不能將聽到的正確的寫出來。雖然字詞教學的重點仍舊是課堂,但是學習字詞是個不斷反復的記憶過程,光靠著課堂的時間是無法做到重復的字詞訓練,故而學生的課外閱讀不能缺少。
教是一個很快的過程,但是要學會是很慢的,需要學生在閱讀中對一個知識點不斷進行復習熟悉,在文章中學生看見學過的字詞的同時,腦海里就會浮現(xiàn)對這個字詞的記憶,越是在文章中見到多的字詞學生越熟悉。只有在多閱讀的過程之后達到對字詞的聽寫與運用,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學會”。鼓勵閱讀也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語文的學習離不開閱讀,這是在為學生以后的語文閱讀與寫作的學習提前做準備。
三、靈活總結,幫助記憶
總結性的知識總是比散亂的知識記憶起來更容易,因為總結過后的知識具有系統(tǒng)性與規(guī)律性,學生能夠根據(jù)規(guī)律進行字詞摸索。將具有相同特點或者完全相反的字詞進行一個系統(tǒng)性的總結,比如:詞性相對。相反詞和近義詞在字詞教學中的運用是非常有效的,將不認識的字詞與學習過的字詞聯(lián)系起來,例如“富貴”與“貧窮”,“蜂飛”與“蝶舞”這樣的形式,既押韻,又好記。在漢文字的教學中,也有很多文字總結小游戲,比如“文字加減”,以一個簡單文字為基礎,從中加入或者改變偏旁變成另外一個字,向“木”字加入“白”變成“柏”,加入“人”變成“休”,加入“子”變成“李”等等,讓學生靈活掌握結構中有“木”字的字。“猜字謎”,這個游戲既是我國的一種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也是對學生的漢字詞的掌握的一種考驗,游戲中能夠完全將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對學生的思維鍛煉也有良好的作用。
四、篩選區(qū)別,鞏固教學
漢文字的形近字、同音字很容易讓人混淆,前者是容易讓人認錯,后者是增加聽寫的困難,導致學生聽寫錯誤。針對這類字我采用“篩選區(qū)別”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一般來說,漢字的讀音很多由字的部首決定,部首相同的字讀音相似,比如:部首為“青”的字有情、請、清、晴、箐等,對于這種發(fā)部首的音的字就屬于大多數(shù)可以歸為一類,但是有些字的部首是“青”,卻不是發(fā)“青”的音,這種字較少,可以與大多數(shù)的那一類進行區(qū)別記憶。比如:靖、崝?shù)龋瑢⑤^少的篩選出來放在另一類中,進行一個分類的鞏固教學就能認識帶有“青”的所有字。在漢字中很多字都能進行相似的分類,學生將分類以及在分類之外的都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區(qū)分,那么基本上學生的字詞學習沒有問題。同音字與形近字之間有字詞的交叉,但是在我看來同音字比形近字的掌握更難,但是一般在考試中兩個部分都有涉及,增加題目難度,比如:勁、頸、徑、莖的考察,在其中還有個多音字的存在更是增加了難度,更是要做好字詞的篩選組別工作,形成有規(guī)律的學習系統(tǒng)。
漢字詞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入門,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配合合適的教材為學生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積極鼓勵學生的閱讀學習,利用漢字之間的規(guī)律進行分類鞏固,適時開展一些有趣的文字活動增強學生對文字的運用能力,多種方法齊下增強漢語字詞的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利花.關于語文字詞教學的探索[J].中華少年,2013(17).
[2]畢海榮.淺談字詞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捕捉利用[J].教師教育教學思想論壇,2009(8).
[3]董志紅.小學語文教學嘗試[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