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瀾月
高校學籍檔案利用中的個人隱私保護
潘瀾月
本文以此分析,從高校學籍檔案的隱私性、利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隱私侵權行為及原因分析,有針對性提出高校學籍檔案隱私泄露等問題的保護措施,加強高校學籍檔案管理人員的隱私保護意識。
高校學籍檔案 利用 隱私保護
高校學籍檔案中,主要由兩個原因導致檔案的部分信息成為個人隱私,一是高校學籍檔案記錄著個人的基本信息,這些信息能直接反應某特定人員的身份、電話、地址、圖像、學歷等,這些信息能夠識別某特定人員的個人隱私。二是學籍檔案中的某些信息不能對外進行公布,具有隱藏性,是檔案主體的私人信息。這些檔案不會與公共利益掛鉤,嘗嘗處于隱蔽狀態(tài),如果出現(xiàn)信息泄露,就會對檔案個人造成隱私損害。之外,個人檔案在不法分子手中具有一定的財產(chǎn)屬性,如果被倒賣,會給不法分子帶來一定經(jīng)濟利益。
(一)檔案管理制度和利用流程不完善
高校學籍檔案類型眾多,并且管理時間長,都存放在各個院系中。不同部門之間會對學生認定不同的學籍信息,不同部分之間在歸檔與移交過程中,都需要檔案管理部門有一個規(guī)范、合理的管理制度。檔案管理部門應該把院系、學號、班級等進行分類和排號,否則就無法對院系移交的材料進行合理歸檔。目前,高校學籍檔案的利用者多是就業(yè)、檔案管理相關部門。由于檔案中很多材料是學生的基本信息,如畢業(yè)設計、入團志愿書、畢業(yè)生自我鑒定表、高中學習信息、畢業(yè)設計成績鑒定表等。個人信息只是其中一頁中的部分行。如果利用部門在復制檔案材料時,會將同頁中涉及的其他內(nèi)容進行復制,這樣就容易造成個人隱私泄露。
(二)高校檔案部門隱私保護不夠重視
高校學籍檔案中不僅記錄有學生個人檔案,還記錄有相應院校的機密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就會給社會以及個人帶來壞的影響。由于人員管理的疏忽,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多是有學生助理擔任。遇到相關人員來查詢檔案的時候,常常學生助理代為查找,這些非專業(yè)檔案管理人員缺乏檔案保護意識,可能出現(xiàn)傳播與泄露他人隱私信息,對當時人造成不良的影響。檔案查詢完畢后沒有及時進行歸檔,容易被其他前來工作的人員看到,造成隱私泄露。
(三)網(wǎng)絡信息技術發(fā)展挑戰(zhàn)學籍檔案的隱私保護工作
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高校學籍檔案的利用迎來了發(fā)展勢頭,同時學籍檔案管理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進行檔案管理的計算機、軟件、電子設備出現(xiàn)漏洞及故障的時候,會直接影響到學籍檔案的安全,可能會出現(xiàn)檔案丟失、泄露等。尤其是信息化管理檔案的發(fā)展,紙質(zhì)檔案在掃描的時候,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清理緩存文件,就會給不法分析有機可乘,將這些個人信息進行復制,造成檔案信息泄露。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高校學籍檔案保密管理,有些院校為了方便管理,就把學生學籍檔案存儲在計算機網(wǎng)絡上。雖然能夠方便查詢,但是也面臨著學籍檔案個人隱私被泄露的風險。
(一)加強學籍檔案管理制度建設,規(guī)范利用流程
根據(jù)《檔案法》、《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檔案管理法規(guī)。高校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學籍檔案管理制度,完善檔案查詢、整理和利用流程,加強管理學籍檔案查閱、登記過程,確保學籍檔案管理的保密、安全。在記錄學生學籍信息時要做到信息準確、正確、完整,在信息整理過程中,對不同院系不同檔案進行標號、排序,加強統(tǒng)一管理。在檔案查閱利用的時候,根據(jù)查詢內(nèi)容的不同,建立不同檔案查詢審批流程。最大限度的保護學生學籍檔案的隱私。相關單位如需要查閱學籍檔案的時候,要求相關部門開具帶有公章的有效查驗證明,要有檔案當事人的授權與基本信息。同時,要求查閱單位不得私自涂改、勾畫、破壞學籍檔案,對檔案信息進行保密,不能向其他無關人員進行泄露,造成檔案當事人的個人信息泄露。
(二)加強檔案管理人員隱私保護與職業(yè)操守
高校學籍檔案利用中,人為泄露學籍檔案是造成學籍檔案泄露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高校應當完善學校檔案管理工作,在建立健全檔案利用流程中,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隱私保護與職業(yè)道德。檔案管理人員要做到公平、公正,對于檔案利用中可能發(fā)生的信息泄露情況進行有效預防,嚴謹使用自己檔案管理職權。正真做到不向其他個人或團體泄露檔案主體的相關個人隱私,切實做到本職工作。這就要求高校相檔案管理人員在學籍信息記錄的同時,做到真實、有效,切實保證不被其他利益所驅使,不泄露,不傳播相關學生的隱私,做好保密任務。
(三)強化技術方式,加強數(shù)字學籍檔案隱私保護
如今,很多高校將學籍檔案以數(shù)據(jù)庫的形式記錄在計算機中,從專業(yè)角度來說,學籍檔案管理人員能夠利用計算機加密技術、數(shù)字證書、防火墻等信息安全保護程序加以保護,使得學籍檔案不被丟失、篡改與清除等,切實保護學生檔案的權威與真實性。除此之外,也要做好計算機檔案管理工作,防止計算機被黑客攻擊、利用,造成學籍信息篡改、偽造等情況發(fā)生。另外,學籍檔案可以利用不同加密文件格式進行存放,利用高保密性、兼容性強的文件編錄方式,做好檔案信息不經(jīng)驗證就能獲取的情況出現(xiàn)。
綜上所述,高校只有完善學籍檔案管理制度,強化學籍檔案利用過程,較高隱私保護意識的檔案管理人員,做到公平、公正的檔案管理工作后。這樣才能有利于相關檔案查閱部門的查詢,提高高校學籍檔案管理水平,保證學籍檔案的隱私安全。
[1]奚金才,鄧蕊.檔案開放利用中的隱私權法律保護研究[J].檔案,2015(1).
[2]張雪.未成年人隱私權法律保護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2,04(下):283~284.
(作者單位:重慶文理學院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