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葉小文
白天走干講 晚上讀寫想
全國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葉小文
走干講,讀寫想,相輔相成。讀寫想是坐而思,走干講是起而行。白天光陰似金,最宜多干多走多講;夜晚沉寂幽靜,更適勤讀勤寫勤想。堅持走干講,才能讀得透、寫得深、想得遠;不懈讀寫想,才能走得實、干得好、講得準。
讀書;理論;實踐;干部素質
“白天走干講,晚上讀寫想”是我當干部和讀書的座右銘。2015年8月,《光明日報》在頭版開辟了《我的座右銘·當代國人的修身故事》系列報道專欄,第一期發(fā)表在頭版頭條的就是我寫的這個題目的文章。
白天走干講:走下去、干起來、講出水平。走,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說:“邁開你的兩腳,到你的工作范圍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學個孔夫子的‘每事問’。”走,不僅要開動雙腳,還要開動腦筋,不能走馬觀花,“葫蘆掉進井里,還是在水上飄著”。干,就是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干部干部,就是先干一步。講,是領導干部向廣大人民群眾講解、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動員、組織群眾的重要手段。能不能講,會不會講,往往體現(xiàn)出一個領導干部的水平。我們有的干部,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套話一說就完,主客便只好默默地相對,逐漸沉悶起來”,就像魯迅所諷刺的那樣。
晚上讀寫想:耐心讀、勤于寫、創(chuàng)造性地想。讀,過了學生時代,沒有專門時間讀書,也沒有老師督促你讀書,就看自己愿不愿意擠出時間來讀書。再忙,睡覺前總能擠一個小時吧?關鍵是耐得住寂寞,穩(wěn)得住心神,便可以進入另一個美妙的世界,從讀書中獲得心靈的充實和內心的愉悅。寫,是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和信息的創(chuàng)造性腦力勞動過程。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chuàng)造。鄧小平講過:“用筆領導是領導的主要方法,這是毛主席告訴我們的。凡不會寫的要學會寫,能寫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走干講,讀寫想,相輔相成。讀寫想是坐而思,走干講是起而行。白天光陰似金,最宜多干多走多講;夜晚沉寂幽靜,更適勤讀勤寫勤想。堅持走干講,才能讀得透、寫得深、想得遠;不懈讀寫想,才能走得實、干得好、講得準。
2003年的一天,我時任國家宗教局局長,美國駐華大使雷德來到我的辦公室。之前外交部特地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明天美國總統(tǒng)到訪,你可不要得罪大使啊。那好嘛,我就特意請雷德大使到我辦公室坐下,予以熱情接待。
雷德大使板著臉,“啪!”他把一張條子摔在桌子上。我斜著眼睛一看,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一串名單。
他說:“這是20個人的名單,都是基督教徒。你們怎么把他們抓了?!明天美國總統(tǒng)來,你總得放幾個,給點面子吧?”
我說:“大使,都是基督教徒被抓了?”
“是啊。”
“那就肯定是他們犯法了嘛。”
“他們犯法?他們是教徒?。 ?/p>
“中國是法治國家。教徒犯了法也得抓,不是教徒不犯法也不能抓呀?!?/p>
“那他們究竟犯了什么法,你去問一問,能不能放幾個呢?”
“我怎么去問?中國的司法是獨立的。我怎么去問呢?”
我這話把他給說傻了,他站起來就要走。
這不“得罪”他了嘛?我心想。于是我說:“坐下,坐下,慢慢談嘛!”這問題怎么談呢?我也不能放人吶。
“我們這里原來是清朝醇親王府,外面鳥語花香,漂亮得很。你先散散心嘛。這里走出去就是金碧輝煌的一座大殿?!?/p>
他就好奇了,說:“那進去看一看嘛?!?/p>
于是我?guī)M去,請他喝茶。我端著茶,他也端著茶,我半天都不說話。
他說:“你說話呀,你發(fā)什么愣呢?”
我說:“大使,你看那個屋檐?!?/p>
“屋檐那個木頭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呢?”
“有什么好看?看看那個牌子,這根木頭已經(jīng)有三百年的歷史了,不可以動。中國隨便找根木頭都比你們美國歷史長吧?你了不了解中國的文化?”
“我怎么不了解?!我在中國當了五年大使,有好多朋友,《紅樓夢》《三國演義》四大名著我全看了,我看了好多書。”
“哎呦!”我說,“你都愛看哪些書?我們來討論討論?”
“我看了《孫子兵法》?!彼隹诮o我背誦了兩段《孫子兵法》,背得很準確。
我接著背誦了下面的三段,說:“我是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這是我的強項,不談《孫子兵法》了,換一本書談吧。”
“換哪一本?。俊?/p>
我把《道德經(jīng)》說給他聽。當時美國在中東正囤兵三十萬,虎視眈眈,摩拳擦掌,馬上就要向伊拉克發(fā)起進攻了。
“我們不妨說一段老子的話:‘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本來專有管殺人的去殺人,那代替專管殺人的去殺人,這就好比是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那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的。小心砍傷你的手嘛!”
他哪里聽得進呢?美國兇得狠,跑到伊拉克把薩達姆從地洞里刨出來絞死,打了幾年,結果留下了三千具美軍尸體。奧巴馬一上臺,就說:“我們撤出伊拉克”。
這個大使前年又到北京來了。他喜歡宗教局醇親王府,曾經(jīng)開玩笑說要用駐華使館跟我換。我在接待他時說:“大使,咱們再談本書吧?,F(xiàn)在你看過老子的《道德經(jīng)》沒呀?”“看過了,看過了。真是很有水平,有水平!”
日本過去瞧不起中國,現(xiàn)在中國竟然要超過它,GDP都是它的兩倍了,日本心態(tài)就復雜了?,F(xiàn)在日本搞個民意測驗,80%以上日本人都不喜歡中國:憑什么你超過我?你算老幾。因此我們就要去日本講中國故事、發(fā)中國聲音,讓日本認識我們這個鄰居。當然首先就要跟日本政要講。只要看看皮笑肉不笑的安倍,就知道日本政要也不太好講,因此我們就要積極主動做工作。
我是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方委員,責任就是促進中日友好。2010年9月,日本在東海抓了我們的漁民,日本新任外相前原誠司向全世界宣布,日方要按照日本國內法律,對中國漁民進行處理。這太過分了!全中國人民都很生氣,好多地方都游行。中央領導人也很生氣,對日本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責令日方必須放人。后來日本政府終于頂不住,放了。
此后不久,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在日本開會,我在會上作了發(fā)言。我說,現(xiàn)在中日兩國關系起伏不定,各種矛盾問題集中爆發(fā)。有人固執(zhí)己見,蠻不講理,挑起事端,制造麻煩,把誤解夸大,把隔閡加深,把仇恨煽起,把怒火點燃,把事情搞砸,甚至放言不惜打一仗。韓國學者早就指出,日本當年襲擊美國珍珠港的念頭來自剎那間一舉取勝的劍道和相撲,但太平洋戰(zhàn)場太大了,每當把盆景樹木移植到廣闊的平原時,日本總是要犯大錯誤——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右翼勢力走極端,軍國主義膨脹得沒邊了。美國學者說,日本患有一種“勝利病”——什么仗都敢打、什么國家都敢侵略,結果吃進去的東西都被迫吐了出來。我說,日本不要總幻想在各種形式的動蕩和地緣政治沖突中火中取栗,不要幻想美國重返亞太,狐假虎威遏制中國,不能身體進入21世紀,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脫亞入歐、以鄰為壑的昔日美夢里,停留在殖民擴張、霸權主義的舊時代里,停留在冷戰(zhàn)思維、零和博弈的老框框里,停留在要么就當世界老大、要么就當亞洲老大的瘋妄臆想里。今天中國在快速發(fā)展中,不會也不可能選擇日本走過的軍國主義道路,因為中國有明智的戰(zhàn)略定位,就是“安定和平,發(fā)展為本”,希望日本也能夠找到自己的戰(zhàn)略定位,安享和平,務實為本。
一說喝酒,他來勁了,說:“這位先生我看你很沉穩(wěn),你好像吃飯有什么心事嘛?”他來挑我。
我說:“怎么沒心事啊?!我回去我老婆孩子都會罵我,說你在日本找不到飯吃了?找個抓中國船長的人去吃?你還跟他喝酒!”
“那你吃不吃呢?”
我說:“我當然吃嘛。你‘很有水平’,我愿意跟你吃嘛?!?/p>
“那好,喝酒?!庇谑呛退槐槐秃壬狭?,兩個人臉都喝紅了,話就多了。他說:“哎呀!咱們談點自己的話,不要談客套話了嘛?!?/p>
好,我又不代表誰了。我說:“外相,我一來日本,看到一萬日元上面有福澤諭吉頭像,是你們的民族英雄,——他不就寫了本書,叫《脫亞論》嘛。他里面有段話,你們現(xiàn)在還講嗎?——‘對待支那、朝鮮的方法,不必因其為鄰國而特別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對他們的態(tài)度方式對應即可。與壞朋友親近的人也難免近墨者黑,我們要從內心謝絕亞洲東方的壞朋友’。我們還是你的‘壞朋友’嗎?”
他說:“這不都不是了嗎?現(xiàn)在是好朋友了。我們是誰也搬不走誰的鄰居了,好朋友了?!?/p>
我說:“好朋友就講點心里話了,我可不可以提個問題呢?”
“你問嘛,什么都可以問嘛?!?/p>
3.2 根據(jù)分析的果汁香氣成分和含量配制香精配方A,感官評價表明配方 A,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香果果汁香氣,但是不能體現(xiàn)百香果果汁香氣的天然香氣,且調配出來的香精化學氣息太濃,香氣分散,不宜作為食品香精使用。
“你不生氣我就問你?!?/p>
“那你問嘛?!?/p>
“外相,那個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什么時候成了日本的?你給我說一說呀?”
“那你看怎么辦呢?”
“怎么辦?不是鄧小平跟你們說好的——擱置爭議留給后人去解決嘛,你們同意的嘛?!?/p>
“我們是同意的呀。你看我們兩個是不是鄧小平的后人了呢?”——他這可是反應快,“你們中國發(fā)展快,我們也是高興的。不過我們要告誡你們,我們日本就是在快速發(fā)展中不慎走錯了一點路,你們要小心啊?!?/p>
“你就放一百個心吧!中國怎么可能走軍國主義道路?中國又沒有武士道文化,中國從來就是以和為貴,我從歷史講到現(xiàn)在,中國侵略過誰呢?”
“那你們的軍費增長那么快是干什么的?”
“外相,中國是個大國嘛!經(jīng)濟增長,軍費就要增長一點,但是它是用于自衛(wèi)嘛。 我就給你打個比方,中國過去很大,很窮,比如他一大片菜地,菜園子,他扎個籬笆錢都不夠?,F(xiàn)在富起來了,第一件事是不是把籬笆扎好啊,過去誰都可以進來偷個雞,摸個狗,現(xiàn)在不行了,你從正門進來呀,要青菜要蘿卜就給你唄,進來,從正門進來商量嘛,就起這個作用。中國沒有針對誰嘛,你們日本就不在我們考慮范圍之中嘛?!?/p>
“誰知道你們考慮誰呀!你們的軍隊都不透明?!?/p>
“軍隊不透明是個國際慣例嘛?”我說,“給你打個比方,你們日本有種運動叫相撲,挑戰(zhàn)者出來了,很透明,把衣服一甩開,啪啪啪拍著胸膛。應戰(zhàn)者中國,是一個小姑娘,她不脫衣服,那她要不要過來?你說不要過來,要過來請你透明脫衣服。小姑娘不過來就算了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希望中國是個小姑娘還是到處透明的武夫呢?”
“我當然希望中國是個小姑娘?!?/p>
“對了嘛!你都希望中國不透明,中國就不透明了嘛?!?/p>
南懷瑾先生是著名的文化大家、國學大師,他的著述涵蓋儒、佛、道及諸子百家,“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他能立足時代,將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推進到一個新的文化層面,開拓新的學術視野。
大概由于我長期從事宗教工作,南老托人帶話,盼與我一見。于是,2005年底,我專程去太湖大學堂拜訪他。初次見面,卻也似曾相識,并無老幼尊卑的分隔,直言不諱,相談甚歡。南老開門見山地問我:“你當了十多年宗教局長,對宗教有何心得?”
我說:“宗教其實也是一種生命觀。基督教講‘永生天堂’,伊斯蘭教講‘再生天園’,佛教講‘無生涅槃’,道教講‘長生自然’,教教離不開一個‘生’字?!?/p>
他一笑,未置可否。我便心里打鼓:是否班門弄斧,失之淺薄???
次年,我收到他的來信。信中說,他立志“以傳統(tǒng)書院之傳習為基礎,配合現(xiàn)代前沿科技研究方法,希望綜合同志者之力,發(fā)掘固有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在認知科學、生命科學主流方向上有所貢獻,以冀為人類文化之前行,探尋一條正途。”原來他的思慮與抱負,并不限于宗教的生命觀,而是志在“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以后我再去看他,便以“儒釋道相通之要義何在”為題,向他請教。
他卻反問:“你考我?。磕阍趺纯茨??”
在這個平易近人、不端架子的大學問家面前,我也就“童言無忌”,“拋磚引玉”了。我說——
現(xiàn)代化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卻缺少了關照。現(xiàn)代人擁擠在高節(jié)奏、充滿誘惑的現(xiàn)代生活中,人心浮動,沒有片刻安寧。欲望在吞噬理想,多變在動搖信念,心靈、精神、信仰在被物化、被拋棄。大家好像得了一種“迷心逐物”的現(xiàn)代病。如果失落了對自身存在意義的終極關切,人,靠什么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即“生命的安立”,作為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話題,不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儒釋道的通義。這一話題可演繹為關于生命的三條約定:熱愛生命,追求幸?!@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約定,也是現(xiàn)代化的動力;尊重生命,道德約束——這是追求幸福的集體約定;敬畏生命,終極關切——這是追求幸福的未來約定。現(xiàn)代化和市場經(jīng)濟不斷放大、滿足著安身立命的基本約定,但也難免刺激、放任個體對物質享受的過度追求,不斷洗刷甚至消解追求幸福的集體約定和未來約定。于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近利遠親、見利忘義、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甚至“要錢不要命”的道德失范現(xiàn)象,反而在促進生活提高、人類進步的現(xiàn)代化浪潮中沉渣泛起。
“人,在發(fā)覺診治身體的藥石業(yè)已無效時,才能急著找出診治心靈的藥方?!崩?,儒釋道都贊成“孝道”。繼承和弘揚孝文化之合理內核,有助于找回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這兩條約定,治療迷心逐物的現(xiàn)代病。孝的本質之一是“生命的互相尊重”。孝文化所倡導的“善事雙親”“敬養(yǎng)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僅要求我們尊重自己父母的生命,也要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從而擴展為對上孝敬、對下孝慈、對親友孝悌、對國家孝忠,將“親其親、長其長”的家人之孝升華為“助天下人愛其所愛”的大愛。
孝的本質之二是“敬畏”。人不能沒有敬畏之心。宗教的原理是敬畏神,孝文化的原理是敬畏人——敬畏父母、敬畏長輩、敬畏祖先,“家有近祖,族有宗祖,慎終追遠,直至始祖”。如果說金錢、利益可以洗刷和消解人倫道德,誘使民德“變薄”,那么,“慎終追遠則民德歸厚矣”。
亞當·斯密寫過《國富論》,也寫過《道德情操論》,意在市場經(jīng)濟必須有道德約束。但如何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克服迷心逐物的現(xiàn)代病、喚回人們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始終是一道未解的難題。今天,我們正多方努力,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妨打開視野,有容乃大,包括回首孝文化,肅清其附著的污泥濁水,找出其相通之普遍價值,發(fā)掘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和和諧社會建設需要的可用功能。愛鄉(xiāng)方愛國,盡孝常盡忠,“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我講了這許多,先生都耐心地聽著,還不時點頭稱許。
等我說完,南老畫龍點睛了:“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說好,西方文化的貢獻,促進了物質文明的發(fā)達,這在表面上來看,可以說是幸福;說壞,是指人們?yōu)榱松娴母偁幎β担瑸榱藨?zhàn)爭的毀滅而惶恐,為了欲壑的難填而煩惱。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這物質文明發(fā)達和精神生活貧乏的尖銳對比下,人類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危機。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馬首是瞻,人格養(yǎng)成沒有了,都是亂得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販賣知識,這是根本亂源,是苦惱之源。只有科學、科技、哲學、宗教、文藝、人格養(yǎng)成教育回歸一體,回歸本位,均衡發(fā)展,才有希望?!?/p>
我?;叵胂壬@些透徹精辟之語。我們討論的“生命的安立”問題,其實也就是一個民族現(xiàn)代化過程中“精神的安頓”問題。在一個信仰、信念的荒漠上,立不起一個偉大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一個民族的崛起或復興,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復興和民族精神的崛起為先導。一個民族的衰落或覆滅,則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頹廢和民族精神的萎靡為先兆。精神是民族的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在現(xiàn)代化的艱難進程中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則要靠民族精神的堅實支撐和強力推動。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傳統(tǒng)是民族的本。時代精神強調時代的理性認同,而民族精神卻立足于民族的情感認同。民族認同不是邏輯推理或理性構造的結果,而是民族傳統(tǒng)中長期的歷史和文化積淀的產(chǎn)物。現(xiàn)代化呼喚時代精神,民族復興呼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張揚,民族精神就要從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積淀中重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xiàn)實基礎”“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白天走干講,晚上讀寫想,積以時日,我就寫出了若干短文,拿去發(fā)表。我出了一本書,梁衡給我寫了題為《當干部與寫文章》的序。序中說:“葉小文同志長期任國家宗教局長,現(xiàn)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是部級官員。但是,與為官生涯并行的是他的寫作生活。他長期在人民日報海外版開專欄,他不斷在報刊上發(fā)表文章,這更難能可貴。葉小文同志的文章,常從工作出發(fā),表達憂國思想。我曾和他長談過文化、宗教政策,我看過他寫的《論縣委書記》等等,都能切時弊,有獨到之處?!?/p>
“官員寫作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人說為官就不要為文,有借權發(fā)稿之嫌;有人說這是私心重的表現(xiàn),既要官位又要虛名;有人說言論自由,不管誰有話都可說、有才盡可發(fā)揮。其實官員寫作已是一種客觀存在,不但現(xiàn)在有,自古就有。唐宋八大家,哪個不是官員?問題是為什么寫、寫什么?”
“一個官員為什么還要寫文章?因為,文章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常說創(chuàng)作來自生活,官員的工作和生存狀態(tài)也是一種生活。這生活自然應該有所反映。允許作家去虛構官場小說,為什么不許官員說出他自身真實的感受?說出來至少可以推進工作,活躍思想,繁榮文化。這也是一種責任,一種貢獻。相反,有的官員無思想不會寫,有的怕招忌不敢寫,有的雖寫了但不合文章的美感,這都是一種遺憾。一個好的官員,如果他真的把工作當成一種事業(yè);真的想為社會、為百姓干一點事;真的想探尋真理,研究規(guī)律,那他最后必定是一位政治家、專家、學者、思想家和文章家。不可想象,毛澤東只批文件而不寫文章??上?,現(xiàn)在只會寫批示而不會寫文章的官員為數(shù)不少?!?/p>
“寫什么?當然應該寫自己工作生活的所感所悟。這考驗官員的兩個能力。一是政治思考力,二是藝術表達力。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如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如毛澤東那些大氣、深刻又幽默的文章,都是文隨事出,情隨理現(xiàn),自自然然?,F(xiàn)在的問題是官員中不會寫、不敢寫的不寫;而愛寫的人中又有一部分重形式而無內容,無思想。有的嘩眾取寵,只顧給自己造勢,不管讀者的感受。比如用詩歌體作工作報告、搞新聞發(fā)布,寫口號式文章等等。這就壞了官員寫作的名聲,招來更多的仇官心理。官壇之文壇,浮云神馬常亂人眼,干癟教條又使人生厭?!?/p>
“官員寫作也有一個思想解放的問題。首先要肯定,為官又為文是對的,以文輔政有何不好。諸葛亮、魏征、范仲淹都相當于當時的國家級行政首長,他們的文章直接議政,影響到當時的政策,又為后人留下了永遠的思想財富。存在決定意識,實踐出思想。只有他們那種特殊的廟堂之位、職責所在、憂國之心才可能出這樣的好文章,只‘文’而不‘官’的人是寫不出來的。所以,今天的干部倒是應該充分利用為官實踐和高位思考這份人民賦予的特殊資源,為社會留一點好文章,也是給納稅人一份答卷?!?/p>
“我盼政壇重抖擻,不拘一格出文章。在這樣的情況下,果然一本好書出現(xiàn)了,這就是葉小文的《談中國文化》。這個題目文化人談得過多。但他是官員,自然不俗,其中有許多真知灼見……”這是梁衡為我這本書所寫的序。
2008年我出版了《小文百篇》;2013年我出版了《望海樓札記》,是李瑞環(huán)同志題寫的書名。梁衡作序、2015年出版的這本是《文明的復興與對話——葉小文談中國文化》。中央黨校的同志又讓我寫一本《做“四有”縣委書記》,我沒當過縣委書記,非要讓我寫,就寫一本。主要還是講中國破解宗教問題的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探索。
《小文百篇》出版以后,楊潔篪同志專門給我寫信說:“你論龍年文化,滿懷對華夏民族的自愛,人在其中;論復興中華,洋溢著對偉大祖國的祝福,意在其中;論中美關系體現(xiàn)對中國外交的深刻思考,智在其中。小文小文,善莫大焉,望能常讀到你的大作?!崩钊瓠h(huán)同志給我送了一幅墨寶:“言之高下在于理,道無古今唯其時?!眲⒃粕酵緦iT給我批示:“小文小文,勤勉好文。坦蕩無忌,磊落光明。學者風范,可貴精神。”馬凱同志給我來封信:“小文大作,每每拜讀,感慨良多。言簡意賅,有彩無華,實不多見。還望能堅持下去,一以貫之。我常想‘是大家常說家?!?,也一直想找到一對,終不得,求教為盼。另送線裝《心聲集》請雅正。”我立即給馬凱同志回信說:“人民出版社為我出過一本《小文百篇》,其后我又發(fā)表了近百篇。擬湊夠250篇之數(shù)后,再集一本,或名《小文二百五》,既有‘小文的250篇小文’之意,也想說明:學海無涯,天外有天;佳作無窮,讀之汗顏。我雖筆耕不輟,雜論一番,其實捉襟見肘,敗筆時現(xiàn)。充其量,還只是個‘二百五’而已。唯有學習再學習,努力再努力,突破‘二百五’,進入新境界?!碑斎?,畢竟沒人喜歡“二百五”,人民出版社出的是《小文三百篇》。著名導演陳燕民先生讀后,贈詩一首:“薈萃集三百,勤耕蘊生花。快語推潔儉,箴言顯通達。落筆皆有眼,成章卻無華。莫道千字少,小文乃大家。”這是他鼓勵我,我還沒有那么好。
馬凱同志信里給我留的作業(yè)題——“大家常說家?!边@是下對,要我尋個上對。我對了七八個,他都不滿意,最后還是他自己對出來的,叫“凡才子夜讀子夜,是大家常說家常?!?/p>
“夜讀子夜”,不就是“晚上讀寫想”嗎?“常說家常”,不就是“白天走干講”嗎?這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學一做”要求——基礎是學、關鍵是做,還是很吻合的。所以,《光明日報》在刊出《白天走干講,晚上讀寫想》文章時,特別加了一篇評論員文章《座右銘照見氣節(jié)和風度》。文章說:“著名學者葉小文的座右銘來自于一位基層干部,內容簡簡單單——‘白天走干講,晚上讀寫想’。但這里面,卻濃縮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懷、‘沛乎塞蒼冥’的正氣和‘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勤勉,簡單卻豐富,直白也深刻。短短幾個字蘊含著豐沛的情感,這正是‘座右銘’的神奇所在?!?/p>
白天走干講,晚上讀寫想,周而復始,煩也不煩?其實進入這樣一種生活方式,便會生出一番快樂的味道。享受工作,一心一意,忙并快樂著;享受生活,一茶一書,閑并快樂著;享受天倫,一生一愛,愛并快樂著。
白天走干講,晚上讀寫想,夜以繼日,累也不累?其實進入這種生活方式,便不難體會孔夫子的那股豪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根據(jù)中國干部學習網(wǎng)錄音報告整理
責任編輯:詹燦輝 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