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靜
(西南大學 重慶 400700)
老王的“苦”與“善”
——從人物描寫方法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
魯 靜
(西南大學 重慶 400700)
楊絳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課文,塑造了老王這樣一個“苦”與“善”的不幸者形象,具有濃厚的人道主義思想色彩。文中運用了多種人物描寫方法,對于突顯老王的人物形象有著重要作用。
楊絳;老王;人物描寫方法;人物形象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講述了作者楊絳一家與孤苦貧困的三輪車夫老王交往的故事?!独贤酢纷鳛橐黄獌?yōu)秀的寫人散文,運用了多種人物描寫方法,有力地塑造了老王這個善良、高尚的人物形象。本文試從分析《老王》中的人物描寫方法入手,深入探究老王的人物形象。
首先,文章第三段寫道:“老王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便概括了老王身體的不良情況。有論者認為,老王有三重不幸:“首先,老王的身體是不幸的?!薄袄贤醯牡诙夭恍沂撬纳鐣匚弧!薄袄贤醯牡谌亍恍摇瘧?yīng)該是他沒有得到相應(yīng)的‘平等的尊重’?!鄙眢w的不幸是導(dǎo)致老王其他方面不幸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由于身體的不幸,老王不能從事更好的工作,只能靠微薄的收入過著貧困的生活;他也不能娶妻生子,因而又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而更為不幸的是,他還要面對他人的歧視和非議……因此,這一句簡答的肖像描寫,為后文寫老王各個方面的不幸作了鋪墊,開門見山地塑造了老王這樣一個不幸的底層人民的形象。
其次,文章精妙的肖像描寫在第八段,這一段話將老王臨終前病入膏肓的樣子描摹得淋漓盡致。其中,“鑲嵌”一詞的使用可謂別具匠心?!拌偳丁痹局笇⒁粋€物體嵌入另一個物體中,使二者固定。在此處,“鑲嵌”寫出了老王病入膏肓時萎靡、虛弱、僵硬、了無生氣的樣子,像一個沒有生命力的物體般,“直僵僵”地站在門口。這一描寫頗有擬物的意味,極富表現(xiàn)力,使讀者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一副鮮活的畫面。老王的這副模樣固然有些“恐怖”,但卻有這感人至深的藝術(shù)魅力:即便是在臨死的前一天,在自己已經(jīng)病入膏肓的情況下,他依舊硬撐著,為作者送去香油和雞蛋。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香油和雞蛋可謂是彌足珍貴的,而貧困的老王卻慷慨地將其贈與他人,并且不求回報,一方面暗示著他已經(jīng)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了,另一方面也彰顯了老王善良的品格。
文中關(guān)于老王的語言描寫共有五處,都具有簡潔明了的特點。
在第二段中,老王說自己“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感嘆自己“人老了,沒用了”,因此成了單干戶?!皢胃蓱簟笔钱敃r時代的特殊產(chǎn)物。老王因為自己身體的不良情況而成了“單干戶”,成為脫離了社會組織的“邊緣人”,因而“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在那樣一個計劃經(jīng)濟時代,老王是一個孤獨的個體,精神上沒有安全感和集體歸屬感,一方面因為他的孤苦伶仃、舉目無親,另一方面便是因為他是單干戶。此外,老王經(jīng)濟上的窘困也從很大程度上因為他是單干戶,得不到乘客的信任。老王的這句話,體現(xiàn)了他感時傷世、自卑、無奈的心態(tài),也從側(cè)面揭示出他貧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第四段中,作者用了三個形容詞來描寫老王的家:“荒僻”、“破破落落”、“塌敗”。由此,老王貧苦的生活再次一覽無余。當作者問及此事時,老王只說“住那兒多年了”。簡潔的一句話,表明老王一直過著如此貧困的生活,語氣中透露出傷感與無奈的情緒。
第六段中,老王送錢鐘書先生到醫(yī)院卻不要錢,作者楊絳先生執(zhí)意要給他錢,他問:“你還有錢嗎?”并且“拿了錢還不大放心”,都體現(xiàn)了老王善良、樂于助人、不求回報的高尚品格。老王的生活本身已經(jīng)非常不幸了,但他還處處替他人著想。與許多靠他人幫助和接濟過活的不幸者不同,老王雖然不幸,但卻從未怨天尤人,而是自力更生,并且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不求回報,閃耀著人性的光輝。這似乎是對中國傳統(tǒng)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思想的顛覆:正如老王那樣,無論一個人是“窮”還是“達”,都可以盡其所能地幫助他人,奉獻社會,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不平凡的光彩。
在老王臨終前為作者送去雞蛋和香油這一情節(jié)中,老王說“我不吃”,并且當作者要拿錢作為回報時,他連忙制止,說“我不是要錢”。兩句簡短的話,表現(xiàn)了老王堅決的態(tài)度。老王說“我不吃”,其實是因為他已深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了,所以他將其送給作者,表示自己對他們一家長久以來的關(guān)心、照顧、幫助的謝意。老王堅決的態(tài)度不僅在于做好事不求回報,更在于臨終前要用自己僅有的一點東西來向作者一家表示謝意的決心和深沉執(zhí)著的感情。
文中的動作描寫共有四處,其中尤以老王臨終前為作者送香油和雞蛋時的兩處動作描寫最為出色。
在老王臨終前為作者送香油和雞蛋的情節(jié)中,有兩處動作描寫,精準地表現(xiàn)了老王病入膏肓時行動不便的樣子。其中,“直著腳”表現(xiàn)出老王僵硬的肢體和行動的艱難,與“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的肖像描寫相照應(yīng)。這兩處動作描寫與這一情節(jié)中的肖像描寫緊密結(jié)合,互相映襯,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老王病入膏肓時虛弱、了無生氣的樣子。讀者不難想象,行動艱難的老王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來到作者家,又一步一步地回去的,這一定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綜上所述,楊絳先生的散文《老王》,運用多種人物描寫方法,在日常小事的平淡敘述中,全面而立體地塑造了老王的人物形象。老王的最大特點有兩個:一是“苦”,包括身體不幸、生活的貧苦和孤苦無依等方面;二是“善”,即老王具有善良、樂于助人、自力更生、不求回報等美好的精神品質(zhì)。或許從物質(zhì)層面來看,老王是一個底層的貧民;但在精神層面,他卻是一個真正的貴族,令人肅然起敬?!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痹谡Z文教學中,要注重傳達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懷。《老王》作為一篇具有濃厚人道主義思想色彩的散文,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德育意義。教師還可利用課文作為范本,向?qū)W生講解在寫作中應(yīng)如何有效運用多種描寫方法來塑造生動、立體、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而達到兼收并蓄的教學效果。
[1] [2][3]周小忠.“老王”的三重不幸[J].語文知識,2015(3):77.
魯靜(1993-),女,漢族,四川瀘州人,在讀研究生,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K833
A
1672-5832(2017)11-00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