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芝 李景鴻
轉型期普通本科高校推行導師制的重要意義
——以遼寧科技大學為例
林雪芝 李景鴻
目前高校實行的本科生導師制是伴隨著普通高校擴招后,針對如何有效的開展大眾化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上的理性回歸,是培養(yǎng)“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文章通過對導師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同側面發(fā)揮的作用研究,闡明了轉型期推行導師制的重要意義。
本科生導師制 人才培養(yǎng) 教書育人
2006年起遼寧科技大學在部分學院推行導師制,這是在學習、借鑒國內外其它高校成功經驗基礎上進行專業(yè)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希望通過此項制度的實施找到一個適合學生特點的培養(yǎng)模式。學校制定了具體的考核辦法,要求教師根據學生自身特長和社會需求,對它們進行初步的專門化培養(yǎng),以提高他們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處理并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該制度經過十余年的推進,愈加完善。至今,全?;緦崿F了班班有導師,本科生導師制對于學生成長、成才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本科生導師制可追溯至14世紀的英國牛津大學,被看作是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根本。[1]作為牛津大學的一種教學制度,其核心思想是:關注學生個體,強調個別指導和言傳身教;營造和諧、自由和寬松的氛圍;養(yǎng)成批判性思維。[2]19世紀末20世紀初,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將導師制引入本科生教育,建立起適合本校校情的本科生導師制。
1937年,竺可楨先生在浙江大學首推導師制。新中國成立后,高校按照蘇聯教育模式,本科生采用學年制,導師制僅用在研究生的教育教學上。20世紀90年代后期,高校普遍實行學分制教育模式,這也促進了本科生導師制的發(fā)展。[3]當前,各高校實行的本科生導師制是指在實行輔導員制的同時,聘請有經驗的專業(yè)教師,在師生雙向選擇的前提下,擔任本科生指導教師的制度。
(一)實行導師制有利于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
在高校,學生們有更多的自由學習空間,他們可以根據社會發(fā)展需要并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長制定自己的課程學習計劃,學生們專業(yè)知識、綜合能力及社會經驗有限,在選擇課程時,或者盲目跟從他人,或者過度迎合自己的興趣,或者選擇要求不嚴的課程,以致于學生們在構建知識結構時出現偏差。推行導師制可以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較好地解決學生們選課、制定人生發(fā)展規(guī)劃等問題,使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4]
(二)實行導師制有利于引導學生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
本科生導師制強調以生為本,重視對學生的指導。高校的學習方法和生活方式與高中迥然不同,大學更加強調學生在課下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巨大變化使得大一新生更不容易適應,尤其是多數學生對專業(yè)一無所知,個別又存在專業(yè)調劑,對專業(yè)的不了解、不滿意導致茫然失措。推行導師制,學生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了解本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計劃,縮短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適應期,使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三)實行導師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當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需求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推行導師制以后,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在導師的指導下,拓寬知識廣度,追求知識深度,參與導師的項目研究,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融會貫通,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力,在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創(chuàng)新的能力,最終實現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四)實行導師制有利于因材施教,開發(fā)學生的個性潛能
本科生導師制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搭建了一個新的交流平臺,導師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和人生目標來“因材施教”,為學生選課、專業(yè)學習和研究等方面提供具體指導,開辟了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途徑;同時,學生在導師的引導下,能盡早明確學習目的和發(fā)展目標,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行不僅適合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也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5]
(五)實行導師制有利于教師隊伍的自我優(yōu)化
本科生導師制是一個雙選模式,是基于導師和學生在研究方向和在學術上的興趣愛好而建立起來的。學生選擇導師,是對導師個人素質與能力的認可,這既是責任、信任,又是壓力、動力。導師指導學生學習,必將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主動學習、充電,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形成教風、學風相互促進的良好氛圍,同時對于現行的輔導員制度、班主任制度和教師聘任制度的缺陷有一定的彌補作用。
[1]何毅.學院制對英國大學制度的影響及成因[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9):41~45.
[2]范迅,常維亞,等.以創(chuàng)新教學為載體全面實施本科生導師制[J].中國大學教學,2015(8):26.
[3]魏志榮.本科生導師制:歷史、現狀與未來[J].山東高等教育,2015(10):65.
[4]高志凱,王定君.本科生導師制的淵源、內涵和實施意義——本科生導師制的理論分析[J].甘肅高師學報,2011(1):77.
[5]趙妍,王若蘭.高校本科生實行導師制的實踐與意義[J].中國西部科技,2014(3):122.
遼寧科技大學機械學院)
林雪芝(1970-),女,漢族,廣東博羅人,碩士研究生,遼寧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研究方向: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