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露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4)
大學生消費動機研究綜述
李 露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4)
消費動機是消費者受到某種刺激,其內(nèi)在需要被激活,進而產(chǎn)生緊張、不自在的情緒。大學生存在諸多消費問題,消費過多與經(jīng)濟能力不足的矛盾等?,F(xiàn)實迫切的需要對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予以關注,培養(yǎng)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及理財能力。
消費動機;理性消費;非理性消費;大學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消費人群中,大學生消費群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大學生群體年紀小,處于準備步入社會以及預成為薪金一族階段,他們有著獨特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大學生經(jīng)濟大部分來源于父母,在經(jīng)濟上沒有完全自給自足。大學生消費過多與經(jīng)濟能力不足的矛盾,因他們消費不理智。因此,現(xiàn)實迫切的需要對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予以關注,而培養(yǎng)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及理財能力。
消費心理指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活動時所產(chǎn)生的內(nèi)心活動或心理特征,它影響著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這些內(nèi)心活動受消費者的性格、感覺、知覺、聯(lián)想、記憶、想象、情緒等因素影響。即消費心理是消費讓個人產(chǎn)生某種心理活動的特點以及表現(xiàn)。
消費動機指消費者受到某種刺激,其內(nèi)需要被激活,進而產(chǎn)生緊張、不自在的情緒,這種內(nèi)在的不安情緒與可能解除生理缺乏的消費對象結合,演化成的動力。消費動機具有指向性、主動性、動力性、多樣性、組合性等特點。動機將消費者的需要行為化,消費者通常按照自我的動機消費。
2.1國外研究現(xiàn)狀。在國外關于消費心理學的研究很早就出現(xiàn)了,最早對消費者行為及消費心理的研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Sarah Penman等人通過對大學生的持卡和債務的態(tài)度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對債務和消費持輕松的態(tài)度[1]。美國的Melanie Wallendorf教授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美國大學生比較渴望獨立,他們很少從父母那里索取生活費,而是通過信用卡的透支消費方式來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這容易導致信用卡濫用,同時也使得美國大學生容易陷入負債的危機[2]。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時期個人的性格特征的發(fā)展與其它時期有所不同,在此階段,大學生由青少年人變?yōu)槌赡耆耍麄兇蠖鄷诖髮W時期制定關于自己的規(guī)劃,并在大學的學習和交流中逐漸形成新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而這種新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會影響他們以后的消費行為。通過調查美國大學生酒類產(chǎn)品的消費情況,指出大學生對酒精的過渡消費引發(fā)大學生健康、學業(yè)、暴力、犯罪等一系列問題,影響學校和國家的公共管理[3]。
2.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國內(nèi)對于消費行為的研究相對于國外比較晚,主要針對社會、學校、家庭和大學生自身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社會環(huán)境因素方面,姜薇薇的研究指出,社會上形成的不理智的消費觀,給大學生帶來了不良的影響,不正確的消費傾向養(yǎng)成了大學生高消費的心理[4];學校因素方面有研究發(fā)現(xiàn),高等院校對于大學生的消費觀念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導,高等院校的管理存在問題和疏漏是影響大學生消費特點的重要因素[5];家庭因素方面,李南希研究指出:生活中父母表現(xiàn)在子女面前的消費原則和消費立場是子女最開始的學習對象,因而,有些父母在消費原則和消費立場存在的問題會影響子女樹立正確的消費觀[6];大學生消費動機方面,楊劍、劉玉蘭、姜濤將高等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分為五類:身心健身動機、休閑娛樂動機、求知考試動機、社交表現(xiàn)動機、明星效應動機[7]。大學生消費動機問題的關注程度日益加深,相關研究也不斷出現(xiàn)。
我國大學生人數(shù)眾多,是年輕一代的代表,也是消費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消費行為也需要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認知過程。大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讓他們很特殊,以至于他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觀念比較特殊。他們作為我國主要的消費群體,影響著我國的大眾消費方向和消費觀念。良好的消費觀念可以催人上進,更好的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良的消費觀念容易使人墮落,成為金錢的奴隸。通過對大學生消費的研究,可以了解其消費的特點以及影響其消費的心理動機,從而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消費動機的原因。針對原因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方法,幫助大學生減少盲目消費、超前消費、攀比消費等不良消費習慣。對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以及理財觀念都有重要意義。
[1] Penman S, Mcneill L S. Spending their way to adulthood: Consumption outside the nest.[J]. Young Consumers, 2008, 9(3):155-169.
[2] Wang J, Wallendorf M. BEST FRIEND OR WORST ENEMY: DEBT CONSUM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J]. 2005.
[3] Shim S, Maggs J L. A Psychographic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Alcohol Consumption: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sumer Education[J]. Family & Con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2005, 33(3):255-273.
[4] 姜薇薇. 大學生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問題分析及對策[J]. 滄桑, 2008(3):197-198.
[5] 張謙. 高校大學生消費倫理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 2006.
[6] 李南希. 大學生消費現(xiàn)狀的研究及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3):162-162.
[7] 楊劍, 王玉蘭, 姜濤. 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的研究與分析[J]. 軍事體育學報, 2006, 25(4):103-106.
李露(1993.05-),女,漢族,重慶,研究生在讀,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認知發(fā)展與學習的跨文化研究。
R395
:A
:1672-5832(2017)09-0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