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曉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商城幼兒園 河南 鄭州 450000)
繪本精讀《動物園》
張 曉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商城幼兒園 河南 鄭州 450000)
《動物園》是一本真正安東尼·布朗式的作品。之所以特別用了“真正安東尼·布朗式”,是因為可能很多中國大陸的普通讀者,對安東尼·布朗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我爸爸》《我媽媽》的溫暖,或者“威利系列”的狡黠。但是,讓安東尼·布朗作為“獨特的這一個”圖畫書大師而存在的,或許更多的是《我和你》《公園里的聲音》這一類作品,當(dāng)然也包括我們今天要談的《動物園》。
封面
就如同《我和你》一樣,如果沒有掌握到《動物園》的閱讀方法,你或許會覺得這是一本很晦澀的作品,可能會讀不懂;但是,如果你讀懂了這本書,體會到書中那種混合了壓抑、無奈、恐懼、絕望、嘲諷的復(fù)雜情緒——這種情緒不唯獨源于那些被關(guān)在籠子中的動物,更是源于被關(guān)閉在社會之籠子中的我們?nèi)祟愖约骸蛟S你就會明白為什么《動物園》被看作安東尼·布朗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了。
《動物園》之所以讓初讀本書的人有晦澀難懂的感覺,首先可能在于安東尼·布朗采取了不同于通常童書的那種明了、曉暢的敘述方式。
從正文第一頁到正文第四頁,可謂全書的序曲,講述了全家去動物園路上發(fā)生的事,以及參觀動物之前的各種繁雜之事;從第四、第五頁開始直到第二十、二十一頁,則是全書的主體部分,它采取了左邊頁碼講述全家人游園經(jīng)歷,右邊展現(xiàn)那一堆“無趣的動物”的雙線敘述方式;第二十二、二十三頁是全書的尾聲,以一個怪異的夢來結(jié)束全書。
閱讀障礙在于書籍的主體部分:這種一左一右的兩種畫面,它們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是什么?其實,安東尼·布朗就喜歡采用這種方式來講述故事,形成一種類似電影蒙太奇手法的效果,以前我給大家分析過的《我和你》是如此,今天與大家談?wù)摰摹秳游飯@》亦是如此。在這雙線敘述中,形成一種強(qiáng)烈的對比:人的喧鬧和動物的沉默。
產(chǎn)生晦澀之感的第二個原因,是作者采取了一種冷敘述的調(diào)子,講述了很多沒有邏輯關(guān)聯(lián)的瑣事:堵車、和售票員吵架、想吃東西爸爸卻不讓吃、我和弟弟打架、爸爸講述自以為好笑的冷笑話……這些事情猶如一地雞毛,沒有什么意義。然而,意義正是藏在這沒有意義中:在這些沒有意義的瑣事里,我們看到了人類生活的庸俗和無聊。如果說動物們被關(guān)在籠子里是可憐的,那么我們?nèi)祟愖约和瑯邮顷P(guān)在籠子里,關(guān)在庸俗和無聊的籠子里,而設(shè)置這籠子的是我們自己……
書名是《動物園》,在談?wù)摃械膭游镏?,我們先來看看書中的那些人吧?/p>
在正文的第一頁,是四格圖畫,每格圖畫里是一個人:我、我弟弟、爸爸、媽媽。不知道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雖然人物的衣服都很鮮艷(媽媽是個例外),可是在這些類似身份證件一樣的照片上,人物的表情都很壓抑、沉悶——可能只有最年幼的弟弟略有一點笑意,然而這點笑意看上去也是那么虛弱——,而人物背后的陰影則加重了這種壓抑和沉悶的氣氛;對著他們的眼睛看久了,你會產(chǎn)生一種哀憫之情。
說了書中的人物,我們再來談?wù)剷械膭游锇伞?/p>
在書籍的主體部分,與左邊頁碼全家人(可以理解為人類的代表)對應(yīng)的,是右邊頁碼的動物們。安東尼·布朗把這些動物的身體描繪得極其真實和細(xì)致;上文說過,“書中的動物是什么生活狀態(tài),我們?nèi)祟惥褪鞘裁礌顟B(tài)”,安東尼·布朗把這些動物畫得如此寫實,與其說他是在展示動物的生活狀態(tài),毋寧說是在反思我們?nèi)祟愖约骸S腥嗽谠u論這些動物的時候,采用了“被動的身體語言”這種說法。應(yīng)該說,“被動”這個詞非常好,只有真正讀懂了這本書,讀懂了書中這些動物的人,才會使用這個詞語。
安東尼將動物園里的動物描繪得極真實、細(xì)致,用它們沉悶、被動的身體語言傳達(dá)出令人不忍錯目的悲傷。同時,將動物的身體與它們所處的環(huán)境形成非常強(qiáng)烈的空間對比。
第一個就是陸地上體形最為龐大的哺乳動物——大象。畫面中大象身處的空間高大冰冷,通往外界的天窗離它是那么遙遠(yuǎn),角落里的大象顯得弱小無助。
接著是兩頭長頸鹿,雖然安東尼細(xì)致地描繪出了長頸鹿的每一塊花紋,然而立于屋前的長頸鹿毫無生氣地好像貼進(jìn)墻壁的剪紙。
再下一頁,一只老虎定格在鐵網(wǎng)的后面,安東尼讓老虎的頭尾都剛好卡在黑色的畫框邊緣,本該是在草原或林間奔跑的獸中之王,卻被無奈地卡在牢籠之中,失去了空間與速度的自由,老虎沒有了健碩的體魄,我們幾乎能感受到它松弛的皮毛,臃腫的腹部,貓科動物用于表達(dá)情緒的重要部位——尾巴,無力地垂在身后。
繼續(xù)看,我們就看到了犀牛。大多數(shù)人對于犀牛最深刻的印象,相信一定是它犀利的牛角以及巖石般堅硬粗糙的皮膚。但直入我們眼簾的卻是堅硬的墻壁和地上的兩塊巨大巖石,不僅從體積上對犀牛形成壓迫,就是表面粗糙剛硬的質(zhì)感也透出無比的堅不可摧。
一本好的圖畫書,在設(shè)計上往往會有著很多可以細(xì)細(xì)咀嚼的匠心之處,《動物園》就是這樣。
封面上那種斑馬條紋,既暗含“動物園”的書名,而那種黑與白的扭曲條紋又讓人感動不安,想到動物園里的柵欄,框中的一家四口似乎關(guān)在柵欄背后。忽然覺得,“動物園”這個書名實在有意思,我們?nèi)祟惡螄L不是動物園中的一種動物?
前后環(huán)襯的那種深厚的漆黑,營造了一種極度嚴(yán)肅的體驗感。是的,《動物園》不是一本輕松的書,它的嘲諷和批判都讓人沉重。打開前環(huán)襯,我們開始一段沉重的閱讀之旅;關(guān)上后環(huán)襯,我們留下滿腦子沉重的反思。
書籍中用來表現(xiàn)全家人游園經(jīng)歷的那些左邊頁碼,在文字和圖畫的配合上也非常講究——圖畫都很小,更多的頁面要么留給了文字,要么干脆留白。這樣的設(shè)計處理,既與右邊頁碼的全幅圖畫形成對比,又暗示了人類的生活的局限與壓抑……
整本圖畫書,整個故事是那么的夸張和諷刺,左側(cè)頁人們的躁動和麻木,右側(cè)頁動物們的不安和無奈,不需要再多的語言,我們已經(jīng)清晰地聽到了,那個警鐘在頭頂敲響,喚醒人們麻木的心靈,去保護(hù)動物,去尊重每一個生命。
張曉(1987-),女,漢族,河南鄭州人,中小學(xué)二級教師,本科,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商城幼兒園,研究方向:基礎(chǔ)教育教學(xué)研究。
TU242
:A
:1672-5832(2017)09-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