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崇依
(南京大學文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6)
《隋代墓志銘匯考》第一冊補正
張崇依
(南京大學文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6)
《隋代墓志銘匯考》收錄隋代墓志643方,蔚為大觀。這對于研究隋代官職、世系、地理、書法、文字,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白璧微瑕,錄文偶見疏失之處,筆者不揣淺陋,針對書中文字誤識、標點錯誤、徑改通假字、應錄作正體字而錄作異體字等現(xiàn)象,略作補苴。
隋代墓志銘匯考;第一冊;補正
王其祎、周曉薇二位先生所著《隋代墓志銘匯考》共收錄隋代墓志643方(不含塔銘、塔記、磚志),是目前有關隋代墓志文獻最全面的研究成果。近讀《隋代墓志銘匯考》第一冊,獲益良多。作者曾在《編例》中指出:“俗寫、簡寫、別字、古今字等,皆盡可能按現(xiàn)今通行的標準正體字錄寫,通同字、假借字則照原刻字樣錄寫”①,“正字錄寫的基本依據(jù)姑且參考唐代顏元孫的《干祿字書》和唐《開成石經(jīng)》附刻的張參《五經(jīng)文字》與唐玄度的《九經(jīng)字樣》,并結合為現(xiàn)代閱讀理解所宜接受的通行正體字,因為《干祿字書》中的正字與今時通行的正字尚有不盡一致者,而且《干祿字書》中所謂‘并正’的字,本書通常要選擇今時通行的繁體正楷字及當時多行多用某字作為錄寫的原則?!雹诨谏鲜鲣泴懺瓌t,則偶見文字誤識、標點錯誤、應錄作正體字而錄作異體字、徑改通假字等疏失之處。筆者不揣淺陋,試作補苴,以求教于博雅君子。
臨終明了遺命,不須棺槨,祭奠率爾,勿用牲牢。
按:此處標點有誤,應標點為“臨終明了,遺命:不須棺槨,祭奠率爾,勿用牲牢”。全句意為,(高潭)臨終之時,神識清明,留下遺命,死后不須棺槨,日后祭奠之事隨心即可,不要用牲畜來祭祀。
俗多山水,民不樂安,始望塵飛輕為亂,君單車杖節(jié),示以威恩。
按:據(jù)文例及文意,“亂”字下應奪一字。全句標點應為:俗多山水,民不樂安,始望塵飛,輕為亂□。君單車杖節(jié),示以威恩。
門客大之,勒石云爾。
按:錄文在“大之”之下加人名專名號,誤。“大之”并非門客的姓名,而是門客在見到橋紹之子“孝心孔棘,柴毀骨立,不欲圖存”的孝行后,贊美稱揚這種行為,從而為橋紹撰寫墓志銘?!按蟆庇小百澝馈敝x,《史記·匈奴列傳》:“昔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北蔽横B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四》:“又東南徑司馬子長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p>
若使披錦煥爛,猶藉朱蘫。
按:“蘫”為“藍”的異體字。藍,《說文》:“染青艸也。從艸。監(jiān)聲?!彪S著后世音韻的變化,“監(jiān)”已不能正確表聲,故將聲符“監(jiān)”替換作能準確表音的“濫”。朱藍,指朱色和藍色,后引申為華采之義。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季伐彌飾,絢言朱藍”。墓志中亦有其用例,如北魏《元襲墓志》:“清風峻節(jié),秉襟獨遠,不假色于朱藍,寧資深與于羽括?!雹塾秩缢濉锻鯐\墓志》:“朱蘫表性,金箭在身?!雹苤档米⒁獾氖恰锻鯐\墓志》中的“藍”字亦寫作“蘫”。
赤野蘫田,其議斯在。
按:“蘫”為“藍”的異體字。說見上。赤野、藍田均指古代產(chǎn)珠玉之地?!豆茏印睢罚骸敖鹌鹩谌隄h,珠起于赤野。”尹知章注:“赤野,蓋在昆侖虛之西?!睗h班固《西都賦》:“陸海珍藏,藍田美玉?!蹦怪局幸嗫梢姸~,如唐《「(張)公諱綱字遵詳白水人也」》:“荊山之玉,垂寶胤于無窮;赤野之珠,繼夜光而不絕?!雹萦秩缣啤丁?董)夫人姓任西河汾州人也」》:“夙著英姿,珠生赤水;挺質(zhì)松桂,玉產(chǎn)藍田?!雹薮颂幊嘁?、藍田對舉,借指赤野、藍田之玉,用以譬喻王乾緒才質(zhì)華美,溫其如玉?!俺唷?、“藍”相對,亦是“蘫”為“藍”異體字的旁證。
祖欽,文昭武穆。
按:錄文“文昭武穆”之下均加專名號,誤。文昭武穆,我國古代宗廟位次,始祖廟居中,父子遞為昭穆,左昭右穆。周文王于周為穆,武王為昭。后引申為子孫繁衍,如南朝陳徐陵《勸進梁元帝表》:“其文昭武穆,跗萼也如彼;天平地成,功業(yè)也如此?!碧茥罹肌短朴覍④娢赫苌竦辣罚骸拔恼盐淠拢今{齊驅;公子王孫,朱輪華轂。”墓志中亦見其用例,唐《大唐故左光祿大夫蔣國公屈突府君墓志銘》:“文昭武穆,祖德所以郁興;繼世象賢,家聲所以靡墜”⑦。此處即是用其引申義。
雖鄧女六歲,而通孝經(jīng);甄后八年,而布仁義。了慧為擬,今古相儔。
按:此句標點誤。應當標點作“雖鄧女六歲,而通孝經(jīng);甄后八年,而布仁義,了慧為擬,今古相儔”。本句意為,縱然鄧女六歲通孝經(jīng),甄后八齡便能敷行仁義,但是鄭令妃的明悟聰慧足以與她們相比擬,今人(鄭令妃)、古人(鄧女、甄后)亦能匹敵。全句是假設關系。如若在“仁義”之后施句號,則文義不暢。
[1] 施安昌。顏真卿干祿字書[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0。
[2] 郝本性。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河南卷[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注解:
①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志銘匯考》,線裝書局2007年版,第1冊,第17頁。
②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志銘匯考》,線裝書局2007年版,第1冊,第17頁。
③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95頁。
④ 郝本性主編:《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河南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頁。
⑤ 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頁。
⑥ 同書第78頁。
⑦ 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頁。
張崇依(1986-),女,浙江杭州人,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隋唐文字、敦煌學。
K05
:A
:1672-5832(2017)09-0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