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祥敏
論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羅祥敏
自2011年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改革以來,美術教育改革有了更加深入的發(fā)展,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逐漸提升為美術核心素養(yǎng),這點足以證明我國教育部門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就美術教育而言,教育部門則打破了已有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而是以美術課程目標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
所謂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就是在原有美術教育基礎上,重新尋找符合學生美術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從而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改變美術教師的培訓模式之外,還應挖掘一批當今教育模式的全能型人才,這樣才能符合當前教育部門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一個標準。
現(xiàn)就美術學科的教材編寫、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等問題來看,筆者認為,雖說一直提倡“雙基”教育,即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相結合,但到目前為止,真正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的卻是少之又少。最后筆者認為,要想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我們就應該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師師資力量以及學生自我發(fā)展等方面去改變。
在現(xiàn)在的美術課教學過程中,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來掌握基本的美術基礎,雖然說起來比較簡單可行,但實施起來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達不到這個標準的。例如:目前很多鄉(xiāng)村學校孩子的美術基礎就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所以我們就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教師有效教學的一個主要因素。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學生是學習主體,在教學內(nèi)容安排上要從學生自身條件出發(fā),根據(jù)他們的興趣愛好而制定教學計劃,而不是按原有的教學模式對他們進行教學。同時,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展開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還應關注班上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對每位學生進行觀察分析,看學生在學習時都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面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我們要去尋找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差,有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對而導致學習效率低:還有的可能是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走神,導致沒有學習美術的興趣;還有部分學生長期受到身邊人的打擊,導致對美術學習提不上興趣,所有這些都是教師在教學上應該考慮的。
由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占主導,學生為主動的教學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狀態(tài)做一個調整,使所授的內(nèi)容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能掌握,這才是適應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和知識結構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所以我們依舊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上課的話,那就無法兼顧每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對課堂教學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為現(xiàn)在我們提倡素質教育,那就應重視每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所以,我們需要從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別差異出發(fā),使每位學生都能獲得最佳的發(fā)展。
在我們的固定思維里,美術學科一直都是附屬學科,我們也沒怎么重視起來,所以美術教師隊伍在培養(yǎng)上也有所受限。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教育部門也制定了相應的制度來對美術教師進行篩選。比如:通過考試制度來進行人才的篩選,在經(jīng)過層層篩選之后,教師在入職前還要進行本專業(yè)的崗前培訓。除此之外,對在職的美術教師,學校及各地方教育部門還組織美術教師在寒暑假期間開展相關的美術培訓課程,通過一些專業(yè)課程學習來提升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因為只有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提升上去了才能影響學生的素養(yǎng)提升。在教師培訓時,可以邀請一些知名的教師來分享他們在素養(yǎng)提升教學中所遇到的教學案例,從而來啟發(fā)受培訓的教師們,我相信教師們在經(jīng)過這樣多次的培訓學習后或多或少也就增長了一些新知識。
除了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之外,學校還應不定期對教師專業(yè)作一些考查,教師通過一些具體的考查之后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從而反思在教學上是否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做到了提升,并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應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這樣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除此之外,學校應該對教師實行鼓勵和表揚來促進教師們對相關課題的學術研究,激發(fā)他們在學術上的不斷追求。
2011年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僅僅是內(nèi)容,更是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雖說現(xiàn)在美術學科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處于附屬學科,但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也有重要的影響。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我們的教育就應充分面向全體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從目前的美術教育格局來看,走上美術教育之路的一大批人基本都是在高中階段知道自己通過文化學習上不了一個好大學,但為了以后能找到一個好工作,所以最后想到了走美術這條捷徑,他們都是在高考的最后幾個月開始集訓高考需要考的課程。雖說這樣是走上大學很好的一條捷徑,但大家靜下來深思過沒有,他們對美術又有多大的興趣呢。所以我們應該改變這一思維,從現(xiàn)在起為未來培養(yǎng)具有綜合人才素養(yǎng)的美術教師做一個鋪墊,從小孩抓起,打破了很多對美術教師本來不喜歡但為了生活而走上這條路的學生。這樣的話,專業(yè)的美術院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才是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而學校的生源隊伍擴大也是因為學生自身的優(yōu)秀而進行的,學校的特色也會更加彰顯出來。
最后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還要樹立正確的評價體系,我們在教學時,不僅要制定學生適應的教學模式,還必須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因為這也是美術教師所具備的素養(yǎng)之一。如果一個教師缺乏正確的評價觀念,那么他就不能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則導致學生最后學習方向走偏。因此,教師在思想上也要不斷地深化,找出自己錯誤的觀念,從而進行有效地評價,進而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綜上所述,提升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在2011年新課標改革之下,要求教師對學生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這樣才能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進步。所以本文首先針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作展開分析,然后從具體的方面來提升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63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