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
高昌地名的由來
馬龍
漢武帝非常喜愛汗血馬。他多次派使者去西域大宛國以金銀換汗血馬,但派出的使者有去無回。漢武帝大怒,令李廣利將軍率兵馬進攻大宛國。
李廣利的大軍進入西域后,卻遇到了糧食不足的難題。大軍途經(jīng)車師國東部,李廣利見此地“地勢高敞”,非常適宜種植莊稼,便想出“屯田”的辦法。他下令留下一批士兵屯田、建造城堡。史籍載“地勢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所以稱為“高昌壁”。
漢軍攻取河西后,設四郡,實行縣、鄉(xiāng)、里制。這里有一個傳說。李廣利率領大軍出玉門關進入西域后,突然茫茫戈壁上浮現(xiàn)一隊人馬。李廣利以為是匈奴兵,即刻下令圍殲。士兵很快包圍了這隊人馬。這隊人馬有百十來人,個個羊皮裹身,疲憊不堪。有一個人翻身下馬上前行禮,道:“軍爺,小奴,張石三,是漢人,敦煌人?!毙N景阉麕У嚼顝V利面前。李廣利盤問道:“你們是漢人,如何敢在西域行走?”張石三說:“五年前,我們被匈奴兵俘獲,押往浦類為奴,昨日逃出?!崩顝V利一聽“匈奴兵”,疑慮有追兵,即刻下令就地扎營。張石三要走,道:“將軍,小奴帶這些人回敦煌。”李廣利擺擺手,說:“不急,明日啟程不遲?!?/p>
天色已黑,李廣利令張石三入行營大帳。張石三戰(zhàn)戰(zhàn)兢兢入帳,獻上牛肉干、馬奶酒。一個侍衛(wèi)接過,向李廣利呈上。李廣利不言不語,漫不經(jīng)心,品賞牛肉干和馬奶酒。張石三有些恐慌,欲言又止:“將軍,小奴……”李廣利問道:“你可做過兵?”張石三道:“是的,小奴恥辱,沒能為大漢效忠?!崩顝V利接著問道:“你可知匈奴動向?”張石三細細道出匈奴人生活習慣,用兵之道。李廣利又問:“你可知車師國動向?”張石三:“小奴去過交河城,略會幾句車師語?!崩顝V利許久不言語。張石三等的緊張,頭上直冒冷汗。李廣利:“你會使刀嗎?”張石三:“略會幾下匈奴刀法?!崩顝V利拿起身邊一把刀,猛然間刀向張石三飛來。張石三老練地接在手里。李廣利:“看來是個練家子,張石三聽令,你們隨軍西行,你為參軍待詔?!睆埵虻匕?,道:“將軍,小奴上有老母,一家老小不知我死活?!崩顝V利語氣生硬,“退下。”
第二天,大軍開拔。李廣利把張石三留在身邊做向?qū)?,“張參軍聽令,帶路西行,留下二十人回去向你家人報信?!睆埵裏o奈,只有隨軍西行。一路上,大軍按照張石三的線路和辦法,吃飯,行軍,順利到達車師國東部。李廣利看到這塊人煙稀少,雜草叢生的地方,下令大軍扎營休整。進入西域后,李廣利發(fā)現(xiàn)大漠干熱,飛沙走石,一直擔憂糧草。解決糧草是大軍勝敗頭等大事。他問張石三有何良策。張石三道:“匈奴人用兵西域,給養(yǎng)隨身攜帶肉干、爐餅,大軍后牛羊隨之……”李廣利思謀,漢軍多次用兵西域,凱旋而歸,且西域各國反復無常,無法控制。他認定,漢軍必須在西域建有壁壘,即可監(jiān)視控制西域各國,又可屯田積糧。他想到了張石三,此人行伍出生,熟悉西域風土人情。隨下令,在此地留下五百士兵,筑建壁壘,開荒造田,任張石三為屯長。張石三接到軍令,不敢怠慢,向李廣利跪謝。李廣利問:“此地何名?”張石三思忖許久,回道:“將軍,士兵內(nèi)多有敦煌人,時常思念家鄉(xiāng)。卑職敦煌高昌里人,即為一屯之長,莫不就叫高昌?!崩顝V利:“此名響亮,就叫高昌?!?/p>
第二年,高昌壁修筑完成。張石三接來了老母、妻兒。一些士兵也陸續(xù)接來家眷。他們戍守、屯田,一代一代延續(xù)。高昌壁成為控制和統(tǒng)治西域的重要統(tǒng)帥中心。后來,這里出現(xiàn)了高昌國、高昌回鶻國。高昌地名由此延續(xù)下來。
責任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