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宇
我家的左右鄰居都各自養(yǎng)著一匹馬,左鄰的馬是一匹有點瘸腿的老馬,棗紅色,瘦瘦的,拉車走路晃晃的,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鄰居宋大爺花150元錢買來的;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很聽話,盡管腿不靈便,但是干起活很賣力,據(jù)說是從部隊退役的一匹軍馬。右鄰家也養(yǎng)著一匹同樣棗紅色的馬,那是我們生產(chǎn)隊里最好的騍馬,不僅干活利落,一年還能生一匹小馬駒。生產(chǎn)隊單干分生產(chǎn)資料,抓鬮的時候被右鄰的楊叔抓到了,我很難形容他當時抓到這匹馬時高興的神情,用興高采烈,忘乎所以不足以表達。
1982年開春,那年我剛滿13周歲,已經(jīng)開始幫母親干些農(nóng)活,耕地求人幫忙的時候,母親還犯了難,頗費了一番腦筋,張嘴求人也不容易,都是挺好的鄰居,究竟去求哪家呢?論輩分,母親管左鄰的宋大爺叫舅,宋大爺時年已近50歲的人了,拖家?guī)Э?口人,本身就很忙,再就是一匹老馬干起活來很慢,不好意思開口;而楊叔家只有5口人,小兩口只有三閨女,他家養(yǎng)的馬力氣大,干活快,再有就是楊叔這人喜歡喝點酒,母親思量再三,最后還是從實際出發(fā),請右鄰的楊叔幫忙。主意拿定之后,母親打發(fā)我去村里的小商店買上兩瓶蓬萊閣白酒,然后拿上這兩瓶白酒就去了楊叔家,不一會就回來了,母親就滿臉的高興,邊進門邊說:“你楊叔答應(yīng)明天下午就幫咱們耕地了,你再去買兩瓶酒,明天中午讓你爸回來陪人家喝點酒,人家?guī)驮鄹?,好好招待一下?!钡诙熘形?,當教師的父親也趕了回來。我清楚的記得母親做的下酒主菜就是蔥炒雞蛋,還有父親帶回來的兩個罐頭。母親對我和弟弟說:“你們出去玩吧,讓你爸爸陪楊叔喝點酒。”我現(xiàn)在真正體會到母親打發(fā)我們出去的目的,她是不愿意看到我們“饞”那些下酒菜的窘相啊。半個小時過后,我和弟弟回來了,小小的餐桌上酒菜已所剩無幾,楊叔已經(jīng)喝的滿臉通紅,弟弟的眼睛卻也是緊緊盯著盤中所剩的一點殘羹了。春天的下午,陽光把人照的懶洋洋的,有點醉意的楊叔打著酒嗝高興地要幫我們耕地去了,我也趕緊吃點東西跟在后面,因為我還有個重要的任務(wù),就是幫著楊叔牽馬。耕地的時候,一個人要在前面牽著馬,一個人在后面扶著犁,牽馬的任務(wù)歸我,扶犁的任務(wù)歸楊叔。地耕的好不好關(guān)鍵在扶犁的人,所以扶犁的任務(wù)很重要。13歲的我盡管年齡不大,但那個時候我個子在同齡人中已經(jīng)長得很高,或許因為感到新鮮,或許覺得能干這樣的活體現(xiàn)我也是個大人了,總之我是很高興的去了。耕地進行的比較順利,中間休息了幾次,馬兒也累得不輕,汗水順著馬背往下流,看得出來,楊叔是很心疼的。我隱隱覺得耕地過程有點快,大約有2畝多點的地太陽落山之前就收工了,回家之后,就聽母親自言自語說:“這么快就回來了?”第二天,母親叫上我到地里把昨天新翻耕的土地進行平整,平整的過程中問題出來了,有的地方深淺不一,有的地方還有“格子”,母親生氣地說:“怪不得昨天回家那么早呢,原來是偷工了?!蹦莻€時候的我,還不能深切體會求人的難處。在母親看來,這就是欺騙??!說實在的,到現(xiàn)在,我也一直對楊叔心存感念,也許楊叔有他自己的難處吧。母親對這件事的看法就有點上綱上線了,甚至質(zhì)疑人家品質(zhì)有問題。不管怎么說,忙是幫了,但不如意,母親說什么也不再求人家了。
其它的地還得繼續(xù)耕種。母親只好再另求于人。左鄰的宋大爺是個熱心腸的人,家庭很貧窮,老兩口帶著倆閨女四個兒子生活,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在我印象里,他們家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從沒見他們炒過菜,一年腌的咸菜也不夠吃,男孩子們永遠都是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服,冬天的棉褲檔里總會露出幾縷棉絮,我們同齡的小伙伴就會和他們開玩笑:“看看,你的屁股里有個小老鼠呢”。盡管生活艱苦,他們一家人生活的很有滋味,從沒見他們吵過架,拌過嘴,一家人總是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的。母親把幫助耕地的事一說,宋大爺很痛快的答應(yīng)了,不過丑話說在前頭,老馬干活慢你們可別嫌?。∧莻€時候能有人幫忙就感激不盡了,還能嫌什么呢?
老馬確實是一匹好馬!在我的印象里,老馬的左腿是瘸的,瘦得皮包骨頭,拉車走起路來頭也是一點一點的,看著就很可憐,在宋大爺手里使喚的卻非常順溜。耕地的事宋大爺盡心盡力的趕著老馬完成了,慢工出細活,宋大爺耕的地確實好,有時候叫宋大爺吃頓飯,他卻不肯,一直就說:讓我去吃飯就顯得很“虛”了。宋大爺家的二兒子寶軍和我同齡,因為沒有考上初中,早早就輟學了,耕地時候他也幫著牽馬。每到放學后或星期天,母親就對我說:“你看看人家?guī)驮蹅兏兀垡矝]有什么能幫人家的,給老馬打草的時候你也跟著一塊去吧”。這個時候,我就會叫上寶軍一起去給老馬割草,回來后再用鍘刀軋完,算是一種回報吧。
宋大爺在北屋和西屋中間的過道上搭了一棚子,給老馬安了家。每次干活回來老馬總是很安詳?shù)某灾喜?,慢慢咀嚼,老馬的眼睛是渾濁的,偶爾會抬起頭來張望一下,我總感覺老馬就像一個60歲的老人一樣,看透了人情世故,主人讓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永遠都是不緊不慢的。有一次,不知道什么緣故,老馬拉著車遇到一緩坡就不動了,原先到那的時候它從沒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宋大爺可能認為老馬搗蛋不賣力,就使勁用鞭子抽它,最后還用一根木棒打得老馬屁股都出了血。我看到老馬的時候它在喘著粗氣,腿不停的打著哆嗦,搖搖欲墜的樣子。眾人都勸宋大爺:別打了,這馬是不是病了?最后老馬也沒把車拉上坡。當天晚上老馬就病倒了,休息了三天才慢慢恢復過來。老馬付出的太多了!
1982年的秋天,是個豐收的好年景。高粱漲紅了臉,谷子笑彎了腰,棉花咧開了嘴,胖胖的玉米掛在有點枯黃的玉米桿上,風吹過來的時候,玉米須像老頭的胡子一樣在風中搖擺。我們家種的各種農(nóng)作物豐收在望,一年的勤苦終于結(jié)出了豐碩的果實,每每看到家里成堆的白花花的棉花,掛屋檐下金黃色的玉米棒子,母親臉上就會流露出難以掩飾的笑意。那一年的棉花收成很好,賣了700多元錢,父親新買了一輛自行車,母親又找人打了一張“三抽桌”,因為這張桌子,家里有一種蓬蓽生輝的感覺。父親也興致大發(fā),拿出了我爺爺做生意時留下的炸油條的一個秘方,第一次在家里炸了一籃子油條,那個香吆!后來,又買了一個平底的鍋,專門打水煎包,那個時候感覺生活一下子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面前展開了一副秀美的藍圖。
玉米稈既能做柴禾,也能做飼料,誰家也不舍得丟棄。秋收時節(jié)的一個傍晚,母親對我說:“明天是星期天,我和你宋大爺說說,讓他家的馬車把我們家的玉米稈拉回來吧,你也跟著去幫忙裝車?!钡诙?,是和我同齡的寶軍趕著馬車去的。經(jīng)過兩年的鍛煉,寶軍已經(jīng)是莊稼地里的一把好手,耕鋤耙犁種樣樣精通,馬車也趕得很好,因為老馬很老實很聽話,走路基本不用吆喝,我也產(chǎn)生了趕一次車的想法。當我從寶軍手里接過馬鞭坐在駕轅位置上,望了一眼坐在車后的母親,心里竟涌動著一種自豪和驕傲,我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駕著生活這架馬車往前走,一直往前走!玉米稈整整裝了一大車,回來的時候,因為要翻過黃河大壩,老馬拉著這車玉米稈就顯得非常吃力,但是,它依然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低頭拉車,一步一晃,奮力前行,我和母親趕緊跑到車后面,用力推車,盡管微不足道,但是我們就想幫它一下,以減輕壓在它脊背上沉重的負荷。
老馬死于1986年的春天,它真的是累死的。一個春天的午后往地里運肥料,走到半路就倒下了,老馬在草棚里躺了三天,我們輪流照料它,看護它,甚至割草去喂它,但是,它除了微閉著眼睛,喘著粗氣之外,什么也吃不下去了。老馬太累了,它奉獻了所有的一切,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一年后,父親調(diào)到了縣城工作,我們?nèi)乙簿透岬搅丝h城,從此告別了生我養(yǎng)我20年的老家,但是,家鄉(xiāng)一草一木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1997年的初冬,母親因病去世,她也像那匹老馬一樣,為家和孩子們奉獻了一切,自己終于累倒不起,帶著眷戀離開我們。在我印象中,她永遠都不想欠別人太多,但凡別人家對我們家有恩情,她總想采取一種方式予以回報,盡管方式看起來有點蹩腳。
很多時候,望著藍天白云的時候,望著燦爛的星空的時候,常常想起母親,想起那匹老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