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棟
如何開好現場會
◎文/尚棟
組織好一次生動活潑的現場會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該如何開好現場會呢?
選出亮點,忌“相貌平平”。會議決定在哪里召開、參觀哪個地方,既是上級對該地工作的肯定,同時又是向各級領導、各位同行宣傳展示本地形象的好機會。因此,一定要根據會議主題,嚴格把關,把最具代表性的點選出來,讓大家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當然,絕不能弄虛作假,更不能勞民傷財搞所謂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查看路線,忌“怨聲載道”。所有參觀點初步確定之后,會議組織者要立即動手編制參觀路線圖,然后按照路線圖提前至少走上一趟,對途中限行、限高、易堵、顛簸路段以及影響行車的高壓線、樹木等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及時協(xié)調,加以解決,必要時可以調整路線,確保參觀安全、暢通、有序。
把握時間,忌“拖堂延時”。現場會議屬“野外作業(yè)”,體力消耗大,更需增強時間觀念,合理安排作息,保證大家參觀、開會時精力充足,既不能搞得像行軍打仗一樣緊張,也不能似游山玩水那樣悠閑,更不能任意“加塞”延遲時間,應該控制總時、科學安排、略微緊張、一氣呵成。
定了就去,忌“中途變卦”。被確定為參觀點之后,各有關單位都會高度重視,把功課做足做好,翹首以盼各級領導和同行蒞臨,如果突然通知不去了,大家會感到十分失望,嚴重的還會挫傷基層和群眾的工作積極性。所以,定點要慎,取消更要慎。
周到服務,忌“項目不全”。會議組織者要統(tǒng)籌兼顧,為會議提供全面、周到、熱情、細致的服務。一是確保交通工具狀況良好,駕駛員技術過硬。二是掌握會議期間天氣狀況,盡量避開雨雪冰雹等天氣。三是認真編寫會議指南,告知大家作息、就餐、集合、參觀等注意事項。四是隨交通工具配備飲水、雨具等物品。五是在各參觀點設置、標識衛(wèi)生間。六是搞好住宿、就餐、醫(yī)療、機票車票代辦等服務。因各地情況、會議性質、參會人員等不盡相同,現場會議服務內容亦有所不同,都要結合實際,把工作做細,盡量為與會者提供方便。
事前溝通,忌“不請自來”。參觀工廠、企業(yè)、機關或居民家庭等,都要提前做好溝通與對接工作,征得對方同意。參觀學校不能影響學生上課,參觀工廠不能影響企業(yè)生產,參觀黨政機關等單位要有保密意識,參觀制藥廠、食品廠、養(yǎng)殖場等要做好消毒、防疫等工作,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會議組織者要因“點”制宜,提醒與會人員遵守參觀單位的有關規(guī)定,做到文明、有序、科學地參觀。
緊密配合,忌“各自為政”。無論哪一級別的現場會議,參觀點最終都會落實到某系統(tǒng)、某部門、某單位,或某縣、某鄉(xiāng)、某區(qū)、某街道,需要得到各級、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會議主辦方要制定整體方案,加大協(xié)調力度,依靠當地政府和部門開展工作,承辦方和協(xié)辦方要自覺服從安排,抓好分配事項的落實。彼此之間要加強聯(lián)系、密切配合,絕不能不聽招呼、各自為政,更不能推諉扯皮、耽誤工作。
遵守規(guī)定,忌“規(guī)矩不嚴”。任何現場會議都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以會風的轉變促作風的轉變。一是切實提高辦會效率,可參觀可不參觀的地方不參觀,可講可不講的話不講,盡量簡化議程,開短會、實會。二是簡化現場布置,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人員迎送,不擺放花草等。三是厲行節(jié)約,會議必要的物資保障不可少,但不能鋪張浪費,不能擅自提高接待和食宿標準,更不能發(fā)放土特產、紀念品等。四是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避免擾民。五是減少新聞報道,特別是地方新聞單位,不能有會必報,而要根據工作需要、社會效果等決定是否報道。
本欄編輯/張麗萍 郵箱/gcdyzl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