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顯宏 (彝族)
姑娘房永遠是一個琴聲悠揚、歌聲動聽、有說有笑熱熱鬧鬧的地方。每當夜幕降臨,姑娘們結(jié)束了一天的勞作,吃完晚飯,梳妝打扮一番,拿著手電筒,就會陸續(xù)來到姑娘房娛樂,等待著小伙子們?nèi)宄扇簛泶媚锓俊?/p>
這是一個滇中高原的夜晚,天上掛著一輪明晃晃的月亮,恰似為彝家山寨點亮的一盞燈。月光如水,照在姑娘房上,照在彝家少女和小伙子純真的臉上,浪漫而溫馨。姑娘房里響起叮叮咚咚的琴弦聲,悠揚的彝族小調(diào),你唱我和,妙趣無窮,在姑娘房上空飄蕩。
男:瞧著你來愛著你,請個畫匠來畫你。
女:把你畫在飯碗上,端起飯碗就親你。
男:把你畫在毛巾上,天天洗臉得擦你。
女:把你畫在鏡子上,梳妝打扮得見你。
男:把你畫在枕巾上,每晚睡覺得靠你。
女:把你畫在被窩上,一蓋被窩二蓋你。
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這塊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最神秘、最令人好奇的民族風情就數(shù)這彝族的姑娘房了。在南華的岔河咪依嚕風情谷,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每個村子都還有姑娘房的存在,彝族青年男女在姑娘房里談情說愛,訂下終身,然后從姑娘房出嫁。就是到了今天,在岔河丫口村和起家大院,還有幾格垛木房是當年彝族姑娘房的遺跡。那些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一輩子,如今已是七老八十的老人,都還能說得出年少的時候,那些自己留宿于彝族姑娘房談情說愛的浪漫故事。
岔河秘境,神秘彝寨,八十四歲的永秀 “衣者”,是我們的活字典。攙扶著她走出那間昏暗的廂房,來到陽光溫暖的院落。我聞到她身上淡淡的煙草味,胸前的衣襟下,露出一個煙嘴,竟然藏著一枝煙鍋。她一邊吸著嗆人的草煙,像是享受靈丹,一邊給我們講述姑娘房的故事。
傳統(tǒng)的姑娘房是專門為彝家未婚男女青年社交、娛樂及談情說愛提供的活動場所。大凡是彝族村寨,過去每個山寨都有一兩處 “公房”作為姑娘房,供村中未婚女子居住。姑娘房大多位于村邊一隅靜謐的地方,以防 “擾民”,也有的姑娘房建在寨子中心。彝族有異性之間不能在長輩和家人面前有親昵舉動和打情罵俏的禁忌,但是為了方便外村或外姓的小伙子來串門,也為了男女雙方交流思想感情,姑娘們就相約住到了一起,相沿成習,就有了后來“姑娘房”這種奇特的彝族風俗。
舊時的姑娘房大多為垛木房,這種房子是由一根根粗圓的木頭壘建而成的,冬暖夏涼?,F(xiàn)在的小岔河村,還保留有一處連片的垛木房,但不是供人居住,而是村里用來關牛羊的畜廄房。姑娘房內(nèi)一般搭有多張床鋪,挨墻的兩邊,一張挨張連在一起,小的姑娘房放三五張床不等,大的姑娘房有十多張床可住十余對人。在南華岔河咪依嚕風情谷12個自然村中,過去村村都有自己的姑娘房?,F(xiàn)在岔河丫口村的 “夫妻樹”旁,還保留著一格用木頭搭建起來的垛木房為姑娘房。在南華咪依嚕風情谷,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談情說愛姑娘房,冬暖夏涼垛木房”。姑娘房其實質(zhì)內(nèi)涵就是彝族原始 “公房”的一種演變,這里的彝族至今還保留著 “舅舅為大”的民間習俗,是彝族母系社會男方走婚制的遺跡。
彝族少女在進住姑娘房時,有一個非常隆重的成年人洗禮儀式。就是彝家姑娘到了十五六歲的時候,請畢摩選擇良辰吉日,由母親或家族中的女性長輩作主持,在同村女伴們的陪護下,挑來清澈的山泉水為女兒洗澡凈身,在祖宗靈牌位前點燭、燒香、叩首,然后幫她換下孩提時代的童裝,即白褶裙,穿上標志彝族成年女性的黑裙子或黑褲子,邊換裙子邊說些祝福吉祥贊美的話語。
彝族少女成年禮換裙儀式,彝語稱為 “撒拉火”,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俗稱 “換童裙”。換裙前的彝族少女梳單辮、穿耳線,著紅、白兩色兩截裙,裙邊鑲有一粗一細兩條黑邊。換裙后的彝族未婚少女不勞動時一般頭戴紗帕,紗帕上插彩色絨球或花朵,胸前系花圍腰,后頸掛銀質(zhì)梅花鏈,兩耳墜銀耳環(huán)、雙手戴銀手鐲,穿黑色褲子或黑裙子。
彝族少女換裙儀式只邀請女性參加,不允許任何男子在場。儀式的主持人是村里被認為是無災無禍、人財兩旺的老年彝族婦女,彝語稱這位德高望重的彝族婦女為 “衣者衣莫”。彝族少女舉行換裙儀式的這一天,家里就像過年過節(jié)一樣喜氣洋洋、熱熱鬧鬧,富裕人家要殺豬宰羊,大宴賓客,貧困人家至少也要殺只雞買些散酒招待族人鄰居。彝族少女舉行完成人儀式后,由眾姑娘攜帶著床鋪、被褥、木凳、柴火等,簇擁著送姑娘到專門為她們建蓋的姑娘房中去居住,也意味著從這天起,彝族姑娘就可以在姑娘房里與小伙子談情說愛了。
姑娘房永遠是一個琴聲悠揚、歌聲動聽、有說有笑熱熱鬧鬧的地方。
對小伙子們而言,哪村哪寨的姑娘房在什么地方,姑娘房里住有多少姑娘,他們心中是最清楚的。如果這個寨子的姑娘房里住著6位姑娘,一般你只能邀約6位小伙子一起去串姑娘房。如果多出一兩位,就會被調(diào)劑到別的姑娘房,實在調(diào)劑不了,跳腳對歌結(jié)束后,不論路途遠近,姑娘們都會送他踏上歸程。
彝族姑娘夜晚雖然都集中居住在姑娘房里,但白天則各自回到家中跟父母兄弟一起勞動,一起吃飯喂豬,做家務活。晚飯后再相約集中到姑娘房里住宿,在一起做針線活、繡花、聊天、唱山歌。外村外族未婚男青年結(jié)伴到本村串姑娘房時,這些小伙子就在姑娘房外與姑娘們對歌,對歌對出感情的就可以進姑娘房,姑娘們會準備一些香煙、瓜子、糖果之類的小零食招待。也有對歌時姑娘們故意刁難,小伙子們一時對不贏甚至對不出來的時候,就只好厚著臉皮往姑娘房里闖。假若門里進不去,也有的會想著法子從姑娘房的窗子爬進去,這可是有些 “本事”的技術活,到了這一步,姑娘們就會百分之百讓小伙子們進姑娘房了。
在姑娘房里,小伙子們彈月琴吹笛子,姑娘們吹樹葉或唱彝族 “調(diào)子”,大家一起自由的玩耍,結(jié)交朋友,交流思想感情。更多的時候,主要是在一起跳左腳舞,可以在屋內(nèi)跳,也可以在屋外的場地上跳,還可以約著到山上去一起跳。跳腳地點的選擇,以不打擾村子里的人休息為準。跳左腳舞時,冬天會燃一大堆篝火取暖,眾人圍火成一圈跳。如果在其它季節(jié)沒有月亮的夜晚,也會燃一堆篝火作照明之用。
彝族男女對歌,只有固定的唱腔(調(diào)子),沒有固定的歌詞,所唱內(nèi)容往往是根據(jù)情景和氛圍即興創(chuàng)作,出口成章,俏皮睿智,充滿情趣。
男:為花死來為花活,要死死在花樹腳。死要和妹在一起,生要和妹坐一桌。
女:莫把舊花看走眼,新的好看舊的香。花戴兩朵我不看,路走兩條我傷心。
有一首 《讓哥上樓細細說》的彝族山歌就是描寫小伙子到 “姑娘房”尋找心上人的,歌詞這樣唱到:
去年花開妹相約,今年花香來找著。
哥是蜜蜂繞著來,采得鮮花心才樂。
小妹若是有情意,讓哥上樓細細說。
過去的彝族男女,大多只讀過一兩年小學,甚至不識字或半文盲,對歌很少用到現(xiàn)代漢語,而是用生活中的事物比興或雙關,是一種沒有文化的文化現(xiàn)象。如 “白是白成雞蛋殼,嫩是嫩成芭蕉心”, “想你想成黃菜葉,掛你掛成干板菜”, “想你不得搭你去,愛你不成做一家”等等。
最奇特的是,夜深了,來到姑娘房串門的小伙子,會被姑娘們留宿在姑娘房里,即相互有好感的一對男女青年一對一同床,和衣而睡,相擁而眠,談情說愛。他們彼此相互尊重,用真情維系著純真的感情和友誼,從來不會越雷池半步。就這樣,千百年來,彝族少男少女在姑娘房里自覺接受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道德約束,成就了一莊又一莊美滿的姻緣。在姑娘房里成就的婚姻,幸福指數(shù)相當高,離婚率非常低,成為中外民俗專家學者研究的對象。
其實,姑娘房也不是姑娘小伙們談情說愛的惟一場所,到了當?shù)氐奶枞铡②s街日、趕會日,這些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除進行物資交流外,還兼有娛樂和提供男女談情說愛的功能。就是在田頭地腦,山野林間,彝族男女青年也可對歌交流思想感情而成就美滿姻緣的。記得小時候,我們村的一個美女與鄰村的一個小伙子,兩人在山上放牛時,隔山隔水對山歌,我唱你答,你唱我和,日久天長,唱出了感情。小伙子不僅嗓音好,還特別愛唱彝族山歌,這是兩人互相愛慕的原因。但就像今天的網(wǎng)聊一樣,也存在“見光死”的現(xiàn)象。終于有一天,兩人唱著山歌越走越近,見到了對方的真面容,卻使我們村的美女大失所望。原來對方小時候得天花,一臉的麻子,山歌雖唱得十分出色,但相貌卻無法令人接受,她用一句客觀真實的感受拒絕了這位山歌王子的追求: “聽你唱歌生吃得,見你人材發(fā)惡心?!?/p>
除了當?shù)亓鱾飨聛淼奶枞?、趕街日、趕會日外,每個月農(nóng)歷的初一、十五、二十三日,是我們這里方圓百里約定俗成的專門供未婚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日子,聚會地點在山梁上或山頂上,俗稱 “趕熱鬧”。每逢這種特殊日子,姑娘小伙就會精心打扮,包包里背上蕎麥粑粑或飯團、餅干、水果糖和小灶酒等食物,還有手電筒,成群結(jié)隊到山梁上去 “趕熱鬧”。主要內(nèi)容就是在平地上圍圈跳左腳舞、對山歌,打情罵俏談情說愛,然后拿出各自帶來的食物大家一起分享,俗稱 “打平伙”。 “趕熱鬧”一般會延續(xù)到凌晨兩三點鐘,相互有意者,女方會送花鞋墊、繡花荷包等信物給小伙子;男方則會送梅花鏈、銀手鐲、手帕給姑娘作留念。只要小伙子愿意,姑娘們就會讓小伙子跟隨在姑娘房留宿,相互沒有感情的,則連夜返程回家。留宿姑娘房的小伙子,如果第二天還不想走,則會跟隨姑娘下田勞動。如果父母在,干活時,小伙子跟隨姑娘在田的一頭,父母或家人在田的另一頭,吃自帶的中午飯時也是如此。晚上收工,姑娘回家,小伙子回姑娘房,晚飯由姑娘送來。小伙子留宿姑娘房,一般不超過兩晚上,期間不得踏進姑娘家半步。在訂婚之前,姑娘仍有喜歡別人的權(quán)利,也有留宿他人的權(quán)利。如果姑娘不喜歡小伙子了,只需把對方先前贈送的禮物如數(shù)退還即可,如已消費掉的則買來補上。男方收到退回的禮物后,如果是吃的,就分給在場的人吃,然后一笑了之,不會記恨。否則,會被姑娘們看成小氣鬼,瞧不起,今后很難被其他姑娘看上眼。
彝族姑娘房是個神圣自由的地方,是未婚男女的自由天地,但也有著許多嚴格的禁忌和規(guī)矩。南華岔河咪依嚕風情谷的彝族,直到今天,通婚基本遵循的還是民族內(nèi)婚、支系內(nèi)婚、家族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優(yōu)先婚配的原則。姑娘房只準未婚男女青年出入!除此之年,已婚男女禁止進姑娘房,同姓同族的未婚男性也不能進姑娘房。在姑娘房中,若有自己的長輩或家族中人時,小伙子也不能進姑娘房。彝族男女青年在姑娘房留宿期間,一切均由姑娘們招待,做父母的也不能進姑娘房,最多只能在門外偷聽或門縫中偷看。最嚴格的禁忌是小伙子們在姑娘房留宿期間,絕對不能對姑娘 “動手動腳”,有非分之想或稍有越軌的小伙子,會遭到眾姑娘的拳打腳踢,甚至被驅(qū)趕出姑娘房,給他起個很難聽的綽號,從此壞了名聲,受到十里八鄉(xiāng)彝人的鄙視,今后任何姑娘都不會再與這樣的人談戀愛,一輩子的婚姻大事也就被毀了。故彝家小伙誰也不愿自己成為遭世人唾棄的人,絕對不會做出有違傳統(tǒng)道德的事的。這就是彝族姑娘房男女青年婚前同床動嘴不動手的奇特故事。
在姑娘房里留宿了一夜的小伙子們,不等天亮,就會早早起床,與姑娘們告別。臨別前,會相約再次來姑娘房的時間,然后悄悄的離去,姑娘們也各自回家參加勞動。如果第二天姑娘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帕、頭巾或其他飾物被昨晚來的小伙子偷偷拿走了,則表示這個小伙子看上了這位姑娘,下次見面時,小伙子也會回贈姑娘一件有紀念意義的禮物。如果姑娘對小伙子不滿意,那么下次他再進姑娘房時,姑娘身邊可能會是另外一位彝族小伙子,原先相好的小伙子就應該自覺而有禮貌地離去。
按照彝族風俗,小伙子在未看上意中人之前,是可以十里八寨隨心所欲去串姑娘房的,有時一晚上從這寨串到那寨,連串幾個姑娘房也不奇怪。但一旦選中了心上人之后,就不能移情別戀再去串其他姑娘房了,必須盡快告訴父母請媒人去提親。若是男方在一個月內(nèi)沒派媒人來提親,那就意味著婚事吹了。彝族男女青年在姑娘房中談情說愛時,女子有絕對的選擇權(quán)和決定權(quán)。男方來提親,女方有權(quán)拒絕,無論哪方愿意或不愿意,一切都在姑娘房里表達或解決。
每當夜幕降臨,姑娘們都會精心打扮一番,等待心儀的小伙子們來姑娘房約會。村寨中的姑娘房來的小伙子越多、越熱鬧,說明這個村中的姑娘漂亮、能干、人緣好,討人喜歡。喜歡姑娘的小伙子越多,做父母的就會越有面子,臉上會越有光彩。彝族少女就是這樣在姑娘房里選擇自己的愛情,定下自己的終身,從此兩個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姑娘房見證了她們忠貞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這樣,彝族青年男女通過姑娘房這個交流平臺,傳遞思想感情,直到雙方情投意合后,再請媒人說親。有些地方姑娘出嫁時也是從姑娘房出發(fā),姑娘房的所有姑娘陪同新娘一齊給父母唱哭嫁歌。結(jié)婚后的彝族姑娘就不再進姑娘房了。
多么美妙奇特的彝族姑娘房!假若有一天你來到了南華咪依嚕風情谷丫口村,一定要走進 “夫妻樹”旁的姑娘房看一看,也許你還能感覺得到空氣中彌漫著彝家少男少女的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