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勇
摘 要:文章通過對14名古典跤運動員生化指標和力量進行監(jiān)測分析,隨著摔跤運動員訓練強度負荷的遞加,肌酸激酶值連續(xù)在升高,而血睪酮值相應的在減少,存在著高度的相關。需要注意摔跤運動員膝關節(jié)屈伸肌群力量的協(xié)調發(fā)展,即在加強伸肌群力量發(fā)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屈肌力量的發(fā)展。
關鍵詞:古典跤運動員 訓練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10—0090—03
摔跤運動是身體直接接觸、不斷克服瞬間變化阻力、具有高度應變性的格斗對抗性項目。專項力量特點可以概括為全面性、多元性、相持狀態(tài)下體現(xiàn)爆發(fā)力及在無氧狀態(tài)下發(fā)揮最大力量等特點。任何摔跤技術動作的完成都是建立在相應的力量素質基礎上,“沒有力量也就無所謂摔跤”。
隨著摔跤規(guī)則的改變,以及技、戰(zhàn)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力量素質日益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決定因素之一,而力量素質是建立在運動員充沛的體能之上的,通過生化指標對摔跤運動員不同訓練周期的運動強度進行訓練監(jiān)控,使教練員能科學控制訓練,在單位時間內動員更多的運動單位及能量儲備而達到訓練目標。從而使摔跤運動員的專項力量得以實質性的提高。[1]本研究針對古典跤運動員在大訓練周期從生化指標和主要關節(jié)肌群的變化進行分析研究,為古典式摔跤運動科學化訓練做一些有益的科技支撐。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14名優(yōu)秀古典跤運動員為研究對象(見表1),訓練等級水平均為國家健將以上水平,無相關陳舊性傷病。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測試法
(1)測試儀器:全自動酶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美國德普)、 CYBEX等速肌肉力量測試儀器(美國NONM)。
(2)測試指標:為了科學的反映和評定摔跤運動員的訓練負荷強度與訓練量,特選取血睪酮(T)、 肌清酸激酶(CK);對于力量測試指標選取摔跤運動員的膝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值。
(3)測試流程:實驗方案為在大訓練周期進行連續(xù)4周的跟蹤訓練生化指標的測試,每周一早上7點靜脈采血化驗;并分別在第一周與第四周訓練結束后進行兩次等速肌力量測試。
1.2.2 數理統(tǒng)計法
利用 Microsoft Excel和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包將測試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結果分析,包括平均值、標準差、T檢驗。
2 測試結果與分析
2.1 古典跤運動員在生化指標變化情況
2.1.1血睪酮的變化情況
血清睪酮有助于加速體內合成代謝,促進蛋白質、肌糖原合成,促進紅細胞增加等。摔跤運動員在訓練期血清睪酮值的升高,有助于加速疲勞的恢復進程,提高機體免疫水平。血清睪酮是古典跤運動員機能評定的首選指標之一。[2]
由表2可以看出第2周與第1周基礎血睪酮值相比較差異顯著(P<0.05),第三周與第一周基礎血睪酮值相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第4周血睪酮值相接近于第1周血睪酮基礎值,說明在大運動量訓練刺激后,古典跤運動員的內分泌系統(tǒng)出現(xiàn)很大程度的變化,在血液內蛋白質分解激素皮質醇顯著升高,具有蛋白合成促進作用的血睪酮值也較訓練前呈升高趨勢。通過比較每周期訓練后摔跤運動員的血睪酮值的變化特點,了解到古典跤運動員血清睪酮值相對于訓練前基礎值的變化,對教練員了解運動員在自身該階段訓練負荷的應激反應變化,對摔跤運動員的科學化訓練有著積極的作用。[3][4]
2.1.2肌酸激酶變化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第2周、第3周同第1周肌酸激酶基礎值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第4周通過適當的調整負荷肌酸激酶值又接近第1周基礎值。摔跤是屬于身體直接對抗性項目,突然的發(fā)力和快速而劇烈的沖撞會促使骨骼肌細胞的損傷,使進入血液循環(huán)的肌酸激酶增多。
古典跤運動員在訓練中有大量相持對抗,骨髂肌容易缺氧而產生大量乳酸代謝產物的堆積,自由基增加。在摔跤訓練中,器械力量的訓練和徒手對抗性訓練相輔相成,而在發(fā)展爆發(fā)力的器械訓練中和高強度實戰(zhàn)對抗中,在短期的刺激下,肌細胞損傷嚴重。大量研究均發(fā)現(xiàn),古典跤運動員高強度肌肉訓練刺激后,肌肉酸痛與血清肌酸激酶值上升存在高度相關。
運動員在周期性的不太適應性訓練刺激和階段性的適應訓練刺激下反復轉換。從而使摔跤運動員在實戰(zhàn)比賽中承受更大的訓練量和強度。定期檢測血清CK值的活性,可以使教練員及時掌握運動員肌肉對訓練負荷的適應水平和運動員機能狀態(tài),把CK活性變化作為整個訓練過程中調節(jié)的一個微觀依據,從而保證摔跤運動員的科學訓練和近期訓練計劃合理制定。
2.2 古典跤運動員力量特征變化情況
在古典跤比賽中,肌肉力量是決定運動成績的體能要素之一,是正確掌握運動技術和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基礎,檢查與評定運動員的肌肉力量訓練水平,是調控運動員訓練過程和實現(xiàn)訓練科學化的一個組成部分。[5]
通過對摔跤運動員膝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力量值的評定,是檢驗運動員在某一訓練階段的力量訓練水平,可為運動員有針對性地進行力量訓練提供科技支撐。峰力矩值是指關節(jié)屈伸運動過程中相應肌肉或肌群收縮進而產生的最大力矩輸出值,能真實的反映關節(jié)肌群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力量情況,反映該關節(jié)肌肉或肌群的最大肌肉力量。
根據肌肉收縮力學理論,慢速狀態(tài)下反映肌肉的力量速度,力值與等長收縮相接近,可反映肌肉收縮的最大力量。在快速測試狀態(tài)下反映肌肉收縮的速度力量,體現(xiàn)了快速狀態(tài)下肌肉的收縮能力。endprint
在本研究均為古典跤小級別運動員,體重級別相差不是很大,用峰力矩值以較為真實的反映出運動員的力量大小。對于峰力矩值一般在角速度60°/s反映膝關節(jié)的最大力量,30°/s反映肘關節(jié)的最大力量。[6]
2.2.1膝關節(jié)肌群力量變化特征
由表3可以看出通過兩次力量測試古典跤運動員的最大力量值有很大的變化,左右測膝關節(jié)伸肌群兩次比較差異顯著((P<0.05),而膝關節(jié)屈肌群則沒有明顯的變化。說明摔跤運動員通過連續(xù)四周的系統(tǒng)的訓練,膝關節(jié)伸肌群力量增幅較為明顯,這與運動員平時的專項力量課比較注重蹲杠鈴有關。[6]而對于膝關節(jié)的屈肌群的力量訓練增長不明顯,基本沒有變化。在力量訓練課中,在增加古典跤運動員伸肌群練習的同時,應進一步針對性加強對膝關節(jié)屈肌群的練習,從而提高膝關節(jié)肌肉群的屈伸力矩值的比值,從而避免關節(jié)肌群發(fā)展不平衡,造成運動損傷。
2.2.2古典跤運動員肘關節(jié)肌群力量變化特征
由表4可以看出古典跤運動員左右側肘關節(jié)最大力矩值比較,沒有較為明顯的變化。這是因為肘關節(jié)由肱橈關節(jié)、肱尺關節(jié)、橈尺近側關節(jié)三個單關節(jié),共同包在一個關節(jié)囊內所構成。由8個肌肉肌腱驅動器所組成,包括:旋前圓肌、旋前方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肱肌、肘肌、旋后肌和肱橈。肘關節(jié)后部關節(jié)囊及韌帶較薄弱,易發(fā)生后脫位。肘關節(jié)屈、伸肌群的峰力矩隨不同收縮方式的變化上符合一般規(guī)律,即離心大于靜力大于向心。肘關節(jié)肌肉群相對比較脆弱,在摔跤運動激烈的對抗中肘關節(jié)易發(fā)生扭傷,這就要求運動員平時在專項力量練習多注意肘關節(jié)周圍的小肌肉群的靜力性的練習,肘關節(jié)作為人體重要的力量傳遞關節(jié),是摔跤運動員重要的保護關節(jié)。
3 結論
(1)隨著摔跤運動員訓練強度負荷的遞加,肌酸激酶值連續(xù)在升高,而血睪酮值相應的在減少,存在著高度的相關。通過生化指標較能客觀準確的評價,能夠監(jiān)控到古典跤運動員的訓練階段的訓練狀況,從而更為科學有效的指導摔跤運動訓練。
(2)通過對摔跤運動員肌肉力量測試的評價了解到古典跤運動員在階段性訓練中的訓練效果,需要注意運動員膝關節(jié)屈伸肌群力量的協(xié)調發(fā)展,即在加強伸肌群力量發(fā)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屈肌力量的發(fā)展。并根據屈伸肌群的合理比值防止運動損傷,可以為摔跤運動員在下一階段的科學訓練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3)為了更好的科學化訓練,應該對古典跤運動員進行長期的各階段訓練變化的監(jiān)控,建立優(yōu)秀運動員數據庫,為教練員制定訓練計劃和及時調整訓練方案提供科學依據。對于摔跤運動員要進行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相結合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
參考文獻:
[1]馮連世,馮美云,馮煒權.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2] 李豐榮,朱仁康.摔跤運動員一個訓練周期中部分生化指標分析[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8(3):35-38.
[3]王瑞元.等速向心及離心伸膝時股四頭肌肌電和做功變化[J].北京體育體育大學報,1994(1):46-50.
[4]成鵬,徐偉.正常男性膝關節(jié)等速向心收縮力矩比較研究.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1999(2):164-165.
[5]潘慧炬.人體膝關節(jié)復杠桿模型的修正[J].體育科學,2000(3):88-90.
[6] 張 波,楊義光.摔跤運動員賽前的訓練特點[J].遼寧體育科技,2001(03).
[7] 王 煜,凌蜀琪,何春江.關于膝損傷患者伸、屈肌群力矩值及修正值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1):68-71.
[8] 趙青山,劉文娟,李曉平,等.關于希爾方程與爆發(fā)力練習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5):68-70.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Power Training Monitoring of Classical Wrestlers in the Grand Training Period
Qiao Yong(Shanxi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Taiyuan Shanxi 030012,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power training of 14 classical wrestling athletes,the study finds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raining intensity of the wrestlers, the CK(creatine kinase) value increases continuously, and the blood testosterone is decreasing accordingly, and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correlation among them.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wrestlers knee flexion muscle group, that is to say,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extensor muscle group, it cannot ignore the development of flexor muscle strength.
Keywords:classical wrestlers Training Application research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