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文廣
【摘 要】目的:探討泡沫軸恢復性訓練后運動員的恢復情況。方法:16 名女子排球運動員隨機分為對照組(EP組)和泡沫軸訓練組(EM組),EM組每天訓練后針對腰背部、肩部、大腿部、小腿部肌群進行一系列恢復性訓練,訓練時間大約在20分鐘左右;EP組進行常規(guī)的牽拉訓練。參照年度訓練計劃安排,選擇訓練過程中某一大運動量次日晨采血測試尿素氮(BU)和肌酸激酶(CK),觀察訓練后的恢復情況。結果:EP組試驗后的肌酸激酶平為(269.68±188.87)U/L,較試驗前(274.68±188.87)U/L降低,但差異不顯著(P>0.05);EM組試驗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為(233.19±135.11)U/L,較試驗前(263.35±157.11)U/L降低11.4%,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EM組試驗后尿素氮水平為(5.36±1.46)mmol/L,較試驗前(6.19±1.30)mmol/L降低13.42%,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且低于EP組15.98%,差異具有及顯著性(P<0.01)。結論:泡沫軸訓練可以有效的降低訓練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促進訓練強度過大引起的疲勞恢復,同時泡沫軸訓練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訓練后尿素氮水平,促進訓練強量過大引起的疲勞恢復。
【關鍵詞】泡沫軸;恢復訓練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蘇州市備戰(zhàn)19屆省運會女子排球隊隊員 16 名隨機分為對照組(EP組)和泡沫軸訓練組(EM組)。
1.2 研究方法
(1)EM組每天訓練后針對腰背部、肩部、大腿部、小腿部肌群進行一系列恢復性訓練,訓練時間大約在20分鐘左右。
(2)對16名隊員進行生化指標測試,觀察不同恢復手段運動員疲勞恢復狀態(tài)。主要指標有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等。
(3)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顯著性水平為P<0.05,非常顯著性水平為P<0.01。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肌酸激酶測試結果
如表1所示,試驗前,EM組和EP組的肌酸激酶水平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P>0.05);EP組試驗后的肌酸激酶平為(269.68±188.87)U/L,較試驗前(274.68±188.87)U/L降低,但差異不顯著(P>0.05);EM組試驗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為(233.19±135.11)U/L,較試驗前(263.35±157.11)U/L降低11.4%,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且低于EP組13.38%,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2 尿素氮測試結果
如表2所示,試驗前,EM組和EP組的尿素氮水平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EP組試驗后的尿素氮水平為(6.38±1.66)mmol/L,較試驗前(6.26±1.64)mmol/L稍微升高,但差異不顯著(P>0.05);EM組試驗后尿素氮水平為(5.36±1.46)mmol/L,較試驗前(6.19±1.30))mmol/L降低13.42%,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且低于EP組15.98%,差異具有及顯著性(P<0.01)。
3 討論
3.1 泡沫軸訓練對大強度訓練后機體疲勞恢復的影響
泡沫軸作為放松工具,通過運動員自身體重進行外部施壓,達到加快局部血液流動、促進淋巴細胞回流,有效消除代謝產(chǎn)物的目的[1]。泡沫軸滾動加快訓練后恢復原理可能由于疼痛的降低和肌肉自我激活的增強,并且包含上述所提到的按摩特征的機制[2]。Jay MacDonald和 Pearcey驗證了泡沫軸訓練對大強度運動后緩解疼痛和其他指標效果,發(fā)現(xiàn)泡沫軸是一種有效改善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的方法,同時會漸減沖刺時間,爆發(fā)力、運動強度和耐力。肌酸激酶的活性可以作為評定運動員訓練強度和肌肉承受刺激的重要敏感生化指標。安靜時,肌酸激酶的活性范圍是男運動員10-300U/L,女運動員10-200 U/L,肌酸激酶越高提示運動強度越大[4]。本研究顯示,試驗前,EM組和EP組的肌酸激酶水平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EP組試驗后的肌酸激酶較試驗前降低,但差異不顯著(P>0.05);EM組試驗后血清肌酸激酶較試驗前降低11.4%,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且低于EP組13.38%,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說明泡沫軸訓練可以促進肌肉受訓練刺激之后的恢復,進而促進肌肉和機體的疲勞恢復。
3.2 泡沫軸訓練對大訓練量后機體疲勞恢復的影響
泡沫軸的作用是促進靜脈和淋巴回流,因此對代謝廢物的排泄有加速作用。Graham 等研究發(fā)現(xiàn)泡沫軸通過影響神經(jīng)反應和結締組織對治療運動性肌肉損傷(EIMD)起作用。尿素氮是一個反映訓練量生化指標,其值越大說明訓練量越大,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晨起血尿素值正常參考范圍為4-7mmol/L[4]。試驗前,EM組和EP組的尿素氮水平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EP組試驗后的尿素氮水平較試驗前稍微升高,但差異不顯著(P>0.05);EM組試驗后尿素氮水平較試驗前降低13.42%,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且低于EP組15.98%,差異具有及顯著性(P<0.01)。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泡沫軸恢復性訓練,可以明顯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促進訓練量過大引起的疲勞恢復。
綜上,泡沫軸訓練可以有效的降低訓練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促進訓練強度過大引起的疲勞恢復,同時泡沫軸訓練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訓練后尿素氮水平,促進訓練強量過大引起的疲勞恢復。
【參考文獻】
[1]張英波.軟組織延展性練習在身體運動功能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5(1):24-28.
[2]程剛,屈美麗.泡沫軸滾動效能之延遲性肌肉酸痛動態(tài)績效指標的恢復[J].體育時空.2015(12).
[3]JAY K,SUNDSTRUP E,SONDERGARD S D,et al.Specific and cross over effects of massage for muscle sorenes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Int Sports Phys Ther,2014,(9):82-91.
[4]馮連世,馮美云,馮煒權,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