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純
感悟·感動·感恩
◎黃海純
三年前的那一幕,是埋藏在我心里的一個難以抹去的烙印。
那天下午,天氣格外炎熱,我跟著師傅們出車剛剛回到館內(nèi),便接到接線員電話,要我們馬上趕到郊區(qū)的交通事故現(xiàn)場收殮遺體。師傅們不知道現(xiàn)場情況如何,考慮到我才剛開始實習,又是個女生,沒有經(jīng)歷過慘烈的場面,便告訴我可以不必跟車。我拒絕了師傅們的好意,因為一開始我就告訴自己,既然是選擇了,無論多難也要去嘗試,去習慣,去努力做好。
看到現(xiàn)場情況,我明白了師傅們對我的擔憂并不是多余的。大型混凝土車斜橫在路邊,來往的車輛疾馳而過,塵土飛揚,久久不能落定。我清楚地看到大車底下有個女子倒在血泊之中,頭發(fā)散落,遮住了面容,旁邊電動車的零件散落得滿地都是。和交警溝通好后,兩位師傅鉆到了大車下面,要將遺體抬出。由于遺體的整個上半身都在車輪底下,且腹部受到嚴重的碾壓導致內(nèi)部器官外露,大大增加了收殮難度。師傅們把收殮袋打開平放在車輛底下,一人拖住遺體的頭部和腰部,另一人拖住雙腿,弓著腰半跪著艱難地抬起遺體輕輕放到收殮袋中,然后小心翼翼地拾起遺體裸露在外的內(nèi)部器官,放回到收殮袋。平時短短幾分鐘可以完成的工作,他們在接近四十度的高溫下足足干了半個多小時,汗流浹背也全然不顧。我在一旁呆呆看著,不敢靠前,恍若一位路人,忘記了自己的使命。當遺體被緩緩抬出車底時,我聽到“咔”的一聲,站在我旁邊的一名男子正舉著手機對著遺體。從他的穿著和無所謂的面部表情可以斷定他既不是工作人員也不是家屬。不知哪里來的勇氣,我沖到他面前對著他說:“先生,請您不要拍照,這是對逝者最起碼的尊重?!蹦凶与S即收起手機轉(zhuǎn)身離開。到那時,我仿佛打開了自己心里的一道門,不再害怕,不再逃避,幫助師傅們一起將遺體抬上了車,盡管只是盡了綿薄之力。
一路上,車禍的畫面總是在我腦海里浮現(xiàn),揮之不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死亡原來離我們?nèi)绱酥O萝嚭?,我沒有立即回到休息室,而是先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喂,媽媽,你以后騎電動車千萬要離大車遠一點,要帶好安全帽,要保護好自己……”說完覺得鼻子一酸,不等媽媽回話便掛了機。其實,我還有好多話想跟媽媽說,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不想讓她為我牽腸掛肚。
從學習到工作,在與殯葬結(jié)緣的這五年里,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明白了人性在死亡面前的無能為力和無可奈何。生活總是存在著很多變故,明天或是下一秒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我們誰也無法預測,只有活在當下,珍惜眼前所有的愛與被愛,才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精彩,少一份遺憾。
作為一名殯儀服務(wù)人員,我無悔自己當初的選擇,因為這是一份有愛的職業(yè),是一份有償?shù)穆殬I(yè),讓我在默默付出的同時感悟了生命,收獲了感動,懂得了感恩……
(征文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