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暉
摘要:小學生文明有序地乘車關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反應了國民素質的高下,絕不可以說是小事。
關鍵詞:小學生;乘車禮儀;現(xiàn)狀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233-01
安全教育平臺關于學生安全文明乘坐公交車的知識講了以下幾點:
一、乘坐公交車時,一定要在站臺上候車。等車輛靠邊停穩(wěn)后,排隊上車,不要擁擠和追逐。
二、不能將頭、手伸出窗外,避免被其他車輛、路邊的樹枝等刮傷。
三、在車上要坐穩(wěn)或扶好扶手,不要和同學玩鬧、吃零食、亂扔垃圾。
四、上下車時,要先下后上;車輛停穩(wěn)后,確認后面沒有車輛駛來,才可以下車。
但是對照學生的行為,做到這四條很不容易,尤其是小學生。且先看候車。小學生安全意識差,經(jīng)常在馬路邊打鬧,看見公交車駛來,就跟在后面跑,生怕擠不上去。車還沒停穩(wěn),學生就亂作一團,一邊叫罵著一邊不顧一切地往前撲。有一次,一個小女孩看見公交車駛近了,就在車還沒停下時撲到跟前,司機一個急剎車才沒有碰到她,上了車被司機訓斥了一頓。在上車過程中有些大孩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回,一個大男孩左右揮肘,旁邊的少婦便被他搗在一邊去。那位少婦對這些學生的"英勇無畏"感慨不已:這些娃了不得,打得我差點閉了氣!司機看到這種情形自然要管了。有些司機關了車門,說:排隊!隊排好了再上車!有些司機則站起來大吼:不要擠!我看誰擠呢?擠的都下去!就這樣在混亂和嘈雜中,學生一個個擠上了車。
到了車上,就像麻雀窩里搗了一扁擔,學生們亮開了嗓門高聲說笑,吵得人耳朵里嗡嗡直響。司機大吼一聲:悄悄地!再吵下車去!學生的聲音稍微低一下,過不了一分鐘又恢復原狀。而那些最后面的孩子則跳上跳下地互相打鬧。有些學生一邊大聲喧嘩,一邊吃著零食,車上散發(fā)一股刺鼻的麻辣條的味道。麻辣條吃完了,手里的塑料袋往哪兒扔呢?正在猶豫,車在站點上停下,車門打開了,于是就在這一瞬間,那塑料袋就伺機飛了出去。
有些孩子的手并不抓扶手,在車上搖來晃去,有時剎車時便摔倒一大片。有的孩子在車廂中互相推搡,碰到了司機正在掛檔的手臂;還有的孩子不下車,卻背靠在后門上,司機一旦打開車門,后果非常嚴重。
到了站點,那些學生便又撲向空出了的座位,完全不像他們在作文里寫的,主動為別人讓座。等著這些孩子一個個下了車,車廂里空了,車上的人說:可下去了,最不愛跟這些學生坐車了,吵死擠死難聞死!現(xiàn)在這些娃娃沒一點素質,不知老師咋教著來!
雖然也有一個學校的學生表現(xiàn)較好,能排著整齊的隊候車,上車也能按次序上,不搶也不吵 ,但畢竟是少數(shù)。
小學生為什么連乘坐公交車這樣看似簡單的事也做不好?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周圍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
雖然說當今社會中國人的素質有很大的提高,有相當一部分人乘車都能做到整齊有序,但還有少數(shù)人總要擠總要搶。就是這少數(shù)人為孩子們樹立了壞榜樣,而且大人們的爭搶更加助長了孩子怕擠不上公交的恐慌心理。孩子身體單薄力量小,爭不過大人,只有拼了命一搏,這樣一來出現(xiàn)擁擠失控的場面在所難免。
2.車少人多的結果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乘坐公交車的人越來越多,而車次卻沒有增加。車廂內空間小,小學生的時間緊,學業(yè)任務重,動作慢一點就會坐不上車,等下一趟需要十幾分鐘。當然在2017年初,我市換了大容量的新車,車次增加了,這種狀況已經(jīng)有所改觀。但是在上下班的高峰還是很擁擠,希望公交公司能在這個點上增加車次,交警能在放學之際在站點指揮學生有序乘車。
3.重智育輕德育的結果
沒有人告訴過孩子們乘坐公交車的禮儀。在學校,考什么教什么,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和檢查,而如何乘坐公交車不在考試和檢查的范圍內,所以老師不會講,家長也不會重視。家長至多讓孩子們注意安全,但不會教給他們這方面的禮儀。他們更在乎的是孩子的成績,而不是孩子的行為習慣。
4.學校的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的結果
在學校周一的晨會上,筆者偶爾有一次聽值周老師講:乘坐公交車要注意安全,要把座位讓給大人們坐。 這些話和國旗下的演講一樣,只是一種教育的形式而已,對學生的影響微乎其微,沒有人會當真。我們的學生何其聰明,他們知道有些道理只是老師說說而已,作為學生只能聽聽而已,不必當真,誰認真誰就輸了。
5.公交公司和交警部門不夠重視的結果
筆者當老師的這些年,很少有公交公司和交警部門組織人員到學校,就學生如何安全文明乘坐公交車進行教育和培訓,即使有,也是一帶而過。而公交公司在公交車內也不曾懸掛乘車守則和宣傳漫畫,提醒大家安全乘車。
歸根結底,還是人們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認為乘坐公交車是一件小事,認為在這件事上較真就是自尋煩惱--小孩子嘛,亂一點吵一些正常--只要學習好了就是好孩子,完全不必在此事上上綱上線。凡是坐過公交車的人,都為學生的不文明行為感嘆不已。但一下車,都各忙各的去了,誰也不認為有去改變的必要。而筆者則認為德育教育,就是要從小處著手,從小事抓起。我們德育工作為什么總是收效甚微,就是我們的觀念里認為品德教育就是高大上。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孩子連乘坐公交車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又怎么能指望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文明有序地乘車關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反應了國民素質的高下,絕不可以說是小事。
參考文獻:
[1] 安全教育平臺相關知識endprint